十月二十日,早上七點鐘。
方華早早地起來了,今天就是提前招生的日子,他睡不著。
走到窗前,望著外面還未大亮的外面,心潮澎湃。
華京武道大學的正門前,已經站著好些等待的考生。他們或三三兩兩地講話著,或獨自站著沉思,或來回踱步。
這就是華國這一代精英中的精英,穿越之前方華曾經有機會和同樣層次的人相互較量,可惜他沒把握住機會。
這一次,他能把握住機會嗎?
......
方華站在華京武道大學的正門前,這里密密麻麻地站了很多人,除去一些老師和過來陪考的家長之外,考生大略數數竟然也有三五百人。
竟然這么強嗎,方華不由得在心底暗自感慨一番。
只站在這里的就要這么多人了,更不用說,還有一些學生沒有信心或者因為某些原因,沒有來參加華京武大的提前招生。
這樣一算的話,整個華國這一代氣血值達到150點以上的學生的數量,簡直恐怖!
方華自從穿越以來,一直待在樂南城,沒有出來見識過世面。
樂南城的情況是很清楚的,身為樂南城最好中學的樂南一中,如果不算方華這個使用了逆天作弊器的人的話,它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也就是之前韓姜兒的130點氣血值。
差距太大了!
人越聚越多,氛圍漸漸地有些火熱起來。
正門最前方,有六個穿著相同純白色衣服的學生,其中就有方華之前見過的卓賓,這六個學生來自哪里顯然再清楚不過了,他們就是此次來參加提前招生的天川七中的學生!
在他們右邊,站著二十多個穿著紅色衣服的學生,背后統一印著“華京中學”四個字,方華在酒店電梯里遇到的那五個人就在其中。
只不過這五個人顯然地位不高,只站在這二十多人團體的最外圍。
方華朝著最里面看去,這二十多個人圍著的核心處,是一男一女。
女生扎著后馬尾,站在原地不動,也不說話。那個男的居然也留著一頭長發,披散在兩邊,若不是這人的面孔有很明顯的男性特征再加上明顯的喉結,乍看之下,方華是絕對不會以為這人是男的。
天川七中和華京中學形成的兩大團體就這樣站在最前方,沒有其他人敢站在他們周圍,無形的壓力,使得正門附近形成了好大一片空曠的地方,與后面密密麻麻的人群形成鮮明的對比。
天川七中人數雖然很少,只有六個人,但是氣勢足以和華京中學的二十多人抵抗,甚至隱隱約約有些壓制的意思。
方華眉頭一揚,看出了點門道。
看來天川七中走的是精英路線,凡是過來參加提前招生的學生,實力極強,都有很大的概率進入卓越班。
而那些氣血值雖然達到目標,但是實力不足以在提前招生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都沒有過來。不知道天川七中用了什么方法,讓這些學生放棄搏一搏的機會。
華京中學顯然不是這樣,采取了以數量取勝的方法,凡是有希望的學生,都讓他們過來參加招生。
不過這樣的話,把太多精力放在了末尾的一些學生上,沒有集中資源在最前面的那些天才身上,這樣就導致華京中學最頂端的學生數量,比天川七中要少上一些。
這兩種思路誰好誰壞都很難說,天川七中更注重尖端學生的培養,這樣就造成了一種現象。
與華京中學相比,天川七中的最優秀學生的數量可能較多,但是處在中層學生的數量,又是華京中學占優勢了。
在穿越之前,方華所處班級正是天川七中這種情況,因此能考上清北的人數很多,但是在中層學生情況的話,卻又顯得很薄弱,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
高考之后,方華也多次怨恨過這種方式,認為正是這種教學方式,過多看重了最前面那些同學,而忽視了他們這些中下層學生的需求,一味追尋清北學生數量。
因此,即使華京中學的那五名學生前恭后倨的樣子,實在很令人討厭。但是方華的好感,還是偏向于華京中學。
方華更喜歡這種,照顧所有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有希望、有潛力學生的學校。
時間來到了八點,突然正門處出來了幾個老師模樣的人,填寫準考證的年征也在里面,此刻面色嚴肅的待在邊緣處。
喧鬧的人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眾人都望著前面,目不轉睛。
方華戴著黑色口罩,躲在人群的角落里,向旁邊望了一圈,驚訝地發現:屠君、劍嗜、蒲倩等人一個都沒有來。
之前他在報名的時候就發現了,在千寂秘境的那些強者,有很多都沒有來。他看見了幾個熟悉的面孔,似乎是被他搶劫過銘數的人,但是方華行動的時候要么蒙面,要么附身蘇昭林,所以這些人都沒發現是他。
原本以為在最后一天的時候屠君等人就會登場,沒想到這些人似乎都沒有來。
方華甚至詢問過幾個人,但他們毫無例外都表示不清楚這幾個人是誰,還反問方華道“這幾個人有名嗎”,方華不好太過招搖,以免被人察覺不對,只好啞口無言。
看來自己問的都是一些小人物,連屠君都不知道。
或許之后會出現嗎?還是要小心點。
“各位同學們,歡迎來到華京武道大學!”
正門中間一個精神矍鑠的男性老者,環視四周。
“又是一年一度的提前招生,我很欣慰華國的年輕才俊再次選擇了華京武道大學,我相信,華京武大,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p> 老者說到后來,聲音越加高昂,場上的氛圍也在此刻達到了高潮,陣陣掌聲如同潮水一般來回響徹,方華也被這氛圍所感染,熱烈地鼓起來了掌。
旁邊有兩條小道留出來給華京武道大學的學生出入,此刻,走在上面的學生們都向這邊投過來視線。
或不屑,或沉思,或激動,或感懷,或高人一等......
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在正門面前的眾多考生都感受到了這些,氣氛再度攀上一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