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梅先生是臺灣人,普通話說得非常好,但前因后果、里面的關系門道太復雜,傅先生手頭在推進的合資項目,真的無法說放就放,他實在不能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李普頓。幸虧方舷早就不用操心、David干活雷厲風行、雷總學習能力極強、PT也漸漸找到方向,傅先生的心才稍微安定一點。
上海,傅先生和梅先生在一起吃飯,梅先生提到最近有一個臺灣品牌的水餃,火遍上海。一炮而紅的原因,是他們在上海找了一個特別厲害的團隊,設了辦事處。傅先生不禁心頭一動:李普頓也可以走這個路數來開拓華東市場?。「迪壬s緊讓梅先生引薦這支神奇的銷售團隊。
當傅先生見到這位邊連成的時候,心里有些忐忑-這人看上去太有氣勢了:牛高馬大、皮膚黝黑,如果不是戴著副眼鏡、西裝革履皮鞋大衣地強行增加一點文氣、單憑長相,簡直是現實版李逵,讓人望而生畏。但和他同來的副手陳陽青,有著上海中年女子特有的優雅:身材高挑纖細、說話慢條斯理、看上去像歌舞團團長那般外表出眾、氣質卓然,令人會不由自主放松對邊連成的戒備,反倒覺得他們這樣的組合,有了各種可能性。
陳陽青介紹:他們團隊剛剛為臺灣這個水餃品牌做好前期市場開拓工作,現在對方上軌道了,他們想再找個合適的品牌合作。傅先生想了想,覺得嘗試一把也沒有壞處,立刻決定接受他們整個團隊,在上海開設李普頓辦事處,邊連成任主任、陳陽青任副主任,他們還帶來了四位銷售員。
PT接到傅先生電話,說上海辦事處的邊主任從現在開始,匯報給他。PT還從來沒去過上海呢,想也沒想就說很好很好,開始排去上海的時間。
又過了幾天,傅先生又給PT打了個電話,說他在BJ也有關系戶給他推薦了一位合適的人選-翟磊磊,在BJ開設了辦事處,翟磊磊也匯報給PT。PT這次想了想,覺得再這么下去,傅先生得問誰是銷售經理了。他趕緊說很好很好,開始排去BJ的時間。
寧芫看到的傳真,是一份去成都開商品博覽會的邀請,后天就開,最關鍵是,展位不收費!寧芫從來沒去過成都,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商品博覽會,感覺應該和廣交會差不多吧。既然展位不收費,就應該去,說不定就有機會呢。
她想了想,把傳真拿給市場部Richard看,問他要不要參加,Richard一臉茫然。她又問Cathy,Cathy十分忙碌的樣子,說她正準備總經理在上海開會需要的文件,誰想去誰去。
寧芫問正插著褲袋轉悠的PT。PT看了一眼這張傳真說:“肯定是這個展會最后剩了幾個空位不好看,找人去補位的,那你去吧!”
寧芫一聽,高興壞了,完全憑著自己的理解,開始著手準備:
海報、吊旗、大大小小的LOGO……找遍公司,卻一張都沒有了。她問Cathy之前的宣傳物料呢,Cathy淡淡地回答:“我也不知道啊,又沒人交代我咯。”
如果后天就要開展,那明天無論如何就得到達成都,現在去印,鐵定來不及了。寧芫翻出自己入職那天帶來的隨身家當:廣告筆、顏料、各種大大小小的紙張,拿出自己大學時出黑板報的看家本領,開始自己畫LOGO,除了一個最大的,還畫了好多各種尺寸的,晾干后,一一剪好、收好。她記得四樓小倉庫里,有一卷黃色的布,也帶上。最重要的,還有這兩整箱茶葉!PT看著她進進出出,忙忙叨叨,也開始嘮嘮叨叨:
“你一個人拿得了這么多東西嗎?”
“不過你不一個人去,難道以后出差,公司還找人陪你去嗎?”
“你到了知不知道找誰???”
“不過你如果連找誰都不知道,那過去干嘛?”
寧芫看著PT自己和自己辯論,知道他是既想讓自己去開拓客戶、又擔心自己搞不定,于是問:“那您在成都有認識的人嗎?”這下把PT問著了,不過他飛快地反應過來,接連打了兩個電話,然后把手機遞給寧芫:“你來聽,她說的話我聽不懂?!?p> 對方是帶著濃濃成都口音的普通話,一個女聲笑得爽朗熱情。
“您好,我是李普頓的寧芫,您就叫我小寧。請問怎么稱呼您?”
“我是糖煙酒公司的范經理。”
“范經理您好,我要給您添麻煩了:我明天會到成都參展,想找您幫忙,不知是否方便到您那里拜訪?”
對方爽快地答應了。留了地址、電話號碼,第二天午飯時間一過,寧芫就到了范經理的辦公室。
范經理看著這個小姑娘,拉著這么大三個紙箱,嚇了一跳,不敢相信她是一個人從廣州來的。
寧芫問范經理能不能借兩位女孩子給她,一起工作三天。
范經理立刻在辦公室大叫:“來來來,姚瑤、曉蘇,你們快點過來!”
看上去老成一些的姚瑤和稚氣十足的曉蘇疑疑惑惑地走了過來。
“我看這個小寧和你們差不多大啊,說不定還小。”
扭頭就問小寧:“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二。”
范經理立刻音調更高了:
“你們看看小寧,比你們倆年紀還小,就敢一個人跑這么遠來開展工作。你們要好好向她學習!這幾天,你們就跟著她了啊,一定要聽她的安排,好好學點東西!”兩位小姑娘互相對視了一下,有些羞怯地低下了頭。
寧芫對她們倆交代工作安排后,問范經理是否方便把那三個箱子先放在她們那里,范經理連聲說:“來來來,就放在這里。小劉,明天你把箱子拉到展會啊,這種力氣活,還是讓小伙子干。”
寧芫直奔當地的百貨公司,買了三件最便宜最薄的黃色毛衣、三頂黃色的帽子,全部貼上她手繪的李普頓LOGO,瞬間成了專業制服。
第二天一早,展會現場,一個只有九平方的展位,黃色的布懸掛下來,成了最搶眼的背景板。手繪大LOGO居中,三位身著品牌制服的女孩子,熱情洋溢、朝氣蓬勃地為大家變魔術:
三個茶包:
加上熱水,就變成了溫潤透亮如紅玉般的純紅茶;
加上檸檬片、方糖,就成了檸檬紅茶;
加上淡奶、方糖,就成了奶茶。
旁邊圍滿了看她們表演的觀眾,發出一陣陣驚嘆。然后三個小姑娘用小紙杯倒一點點,遞給圍觀的人品嘗,每個人都點頭說好喝好喝,尤其是小朋友們,一次又一次地昂著小臉、舉著杯子說還要喝奶茶。寧芫想:“以后要是有機會做小孩子的品牌該多好??!多開心??!”
旁邊陳列整齊的貨品,一會兒就被賣光了。為了讓大家看清楚、記得這個品牌的產品長什么樣,必須保持展位上始終有擺放氣派的陳列,寧芫把第二批貨拿出來展示后,就不再現場給貨,而是讓客人交了錢,登記下來,告訴他們十天后,到糖煙酒公司去取貨。
糖煙酒是當地非常值得信任的大國企,大家也都欣然接受,還主動提出:反正是要去取的,不如多買幾盒。眼看接待量越來越大,寧芫立刻跑到旁邊公用電話,讓范經理派會計過來記賬、出納過來幫忙收款。
三天展會下來,三個女孩子,居然賣了一百箱茶,而且全部是預收款。甚至連她們仨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都有人要求買。如果不是因為上面的LOGO是臨時貼上去的,寧芫還真是想賣了換錢,哈哈……姚瑤和曉蘇,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么刺激的賣貨,一天比一天有干勁。第一天還有些害羞的曉蘇,第三天已經成了生猛的銷售干將,而姚瑤已經成了頭腦清晰、流程清楚、協調現場和糖煙酒公司的指揮者。
范經理真的驚呆了!她沒想到這個李普頓紅茶,這么受歡迎;這種向客人演示的方式,這么有趣;這種培訓人的方法,這么見效;更加沒想到,三天,就能提前收到這么多錢!理論上,這些收到的貨款,都是李普頓公司的,她只是幫忙,但腦子活絡的她,立刻嗅到了錢的芬芳。
她拉著寧芫的手:“小寧啊,我從來沒有看到過像你這么能干的女孩子。第一次和你通電話的時候,其實我也不知道你們是賣什么的。我在廣州的客戶廖先生說他在香港的供應商有事找我幫忙。沒想到,是個年輕漂亮的財神上門來了。”
“你讓我做成都的經銷商吧!我一定能做得很好!”范經理誠懇、自信。
寧芫雖然心里樂開了花,但不能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她淡定禮貌地說:“范經理,這次展會,全靠您的支持!這次賣掉的一百箱貨,您先按照我們經銷商的進貨價,把貨款打到我們公司,中間的利潤,答謝您和糖煙酒公司。”
“要成為李普頓的經銷商,有很高的要求,畢竟優家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公司。我建議您如果真的想做成都經銷商,就在這幾天,和團隊商量后,先寫一份計劃,尤其是如何開局的計劃,發傳真給我。我幫您去爭取。”
范經理不明白做生意還要寫什么計劃,寧芫就手把手地教范經理要從哪些方面入手。范經理又把姚瑤和曉蘇叫過來一起聽。寧芫確認她們大致聽懂了,又在本子上寫了個綱要,撕下來交給姚瑤,說希望能在兩天內,收到這份計劃書的傳真。寧芫強調:計劃不是寫在紙上看的,是幫我們理清思路,不打無準備之仗,最關鍵的,是寫在紙上的每一條,都要做到。
之所以要這么復雜,是因為寧芫在優家香港接受過培訓:作為品牌公司,我們帶給客戶的,不止是貨,還有理念和方法。
寧芫人還沒回到公司,范經理就把貨款打過來了,商務部立刻開啟了發貨流程,銷售的戰車,終于發動了!
寧芫在成都賣了一百箱茶,并且找了一家想當經銷商的客戶-連傅先生聽到這個消息都很吃驚–沒想到李普頓紅茶在中國生產后的第一筆大訂單,真是來自于自己一直看好和爭取的這個寧芫。傅先生覺得這第一家正式經銷商,必須隆重對待,趕緊飛回廣州,想親自問個清楚。
寧芫很快就收到了范經理發來的市場開拓計劃,按照寧芫建議的格式,詳細地介紹了賣什么、賣給誰、怎樣賣、誰來賣、賣多少等。他們居然還提出:想自費召開隆重的新聞發布會,擬邀請當地四五星級酒店、百貨公司、超市、夜店等所有潛在客戶、當地主要媒體,全都列得清清楚楚,品牌方只要派代表參加就行了。
傅先生頭一次看到這么有條理的候選經銷商,當場決定就讓他們負責成都,還拍板新聞發布會的費用由李普頓品牌方承擔。寧芫打電話問范經理,準備好新聞發布會怎樣執行了嗎?范經理在電話里樂呵呵地說:“我是聽一位電視臺的記者朋友說,這么做效果最好,怎么開,我確實不知道,不過,我們不是有你嗎?”
從來沒有組織過新聞發布會的寧芫,應付得來嗎?

千里鷹
第二部:入職外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