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島回到廣州,傅先生對寧芫說:“你現在做的事情,叫trade marketing,你以后就負責這項工作吧!”傅先生解釋說,trade marketing即通路行銷,不是直接去賣貨,而是通過組織營銷活動,建立渠道、促進賣貨。寧芫總結了前一段的工作:
第一步:在當地找到能替我們打仗的團隊-經銷商;
第二步:邀請當地主要零售、住宿餐飲、休閑娛樂客戶,舉辦高開高打的新聞發布會,一網打盡主要渠道商;
第三步:持之以恒地在零售網點組織變三種茶魔術的贈飲;
第四步:要在住宿餐飲和休閑娛樂客戶的場子里下手,做品牌營銷。這個步驟還沒開始。
?傅先生讓雷總給給寧芫配兩位助手-很快到位:一位是鉑艇退休領導于副總推薦的他的侄女于麗Judy,一位是寧芫大學的學姐、鉑艇綜貿十二部的易萍Spring。倆女孩個子都高,Judy超過一米七、Spring也有一米六五以上,Judy看上去大氣英武、Spring顯得開朗陽光,有了這兩位得力干將,寧芫如虎添翼。下一站去哪兒了?寧芫反復思考,覺得應該去杭州。
杭州的龍井,聞名天下,如果能把這場硬仗打下來,就沒有攻克不了的市場了。寧芫開始著手調查杭州人的生活方式。她在出差上海的時候,特意帶著Spring繞到杭州,跟著普通的杭州年輕人走,看看他們一天,究竟去了哪些地方。
很快,她就畫出了一幅作戰地圖:縱軸是時間線–一天之中不同的時間段,橫軸是他們去過的地方。很快,戰場鎖定了:零售以百貨、商超為主;餐飲休閑以四五星級酒店、卡拉OK、DISCO、酒吧等夜店為第一階段突破口,接著全面覆蓋所有餐飲渠道–連只有兩張桌子的大排檔都要上,再次攻辦公樓。
突破口找好了,借力使力的平臺–經銷商在哪里?正在這時候,廣州總部收到了一封信,這封信的字跡一看就是書法功力深厚的人寫的,這個人說他叫靳越,是一名退伍軍人,剛剛開了一家商貿公司,在找業務。
靳越說他在上海的五星級酒店,喝了一杯用一袋李普頓茶包沖泡的紅茶,要十八塊,然后他跑到進口超市一看,一大盒一百袋,只要六十八塊,意思是一個只要六毛八買到的茶包,到了酒店,就能賣十八塊!這是什么利潤空間?他驚呆了,所以他想當杭州代理商。而就在同一天,浙江最大的一家商貿國企-浙貿的業務負責人鮑曉旅也打了電話到李普頓廣州總部,申請成為杭州代理商。
既然這么巧,在寧芫正在找合作經銷商的時候出現了這么兩個人,那就一定要趕緊去!她向PT申請,由她帶上劍哥Jerry一起先和兩位候選人分頭聊一聊,評估一下他們的優勢和可能性,同時,讓PT授權她只要她覺得合適,就立刻按她的方案操作。
自從在青島PT突然問她為什么膽子那么大,自作主張給經銷商開新聞發布會后,寧芫也和PT分析了:既然傅先生和您都同意了成都的做法,那說明這種模式,就是可復制、可操作的,作為下屬,按照老板們畫出來的底線去做事,越線的請示,不越線的自己快速決策。
不過PT提醒得對:和老板多討教、多匯報,是作為下屬重要的工作任務,要讓老板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他的指示下去做的,事情做得好,老板面子上也很有光,老板對下屬的行動都了如指掌,也更有可控的安全感。
浙貿的辦公樓位于HZ市區最中心,雖然年代久遠,墻面涂料都有些脫落,但勝在寬敞。鮑曉旅雖然沒有獨立辦公室,但他的部門有一大片區域,只擺了三五張桌子,別說辦公、打球都夠。
鮑曉旅瘦瘦高高,眼睛細細長長,可能因為嘴巴實在太小能耗低、運轉快,說話特別利落。“李普頓這個項目,是我向領導打報告申請的,我們領導一下子就批嘞,領導一直都相信我的眼光?!?p> 當時他負責的部門,已經是好幾個國內食品、食用油的杭州經銷商。對品牌、渠道,已經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聊起來非常輕松。鮑曉旅說:只要李普頓的貨一到,他們就可以順著原有的渠道鋪下去,立竿見影。
靳越的公司,在極其偏僻的郊外,前店后倉。店鋪很小,同時進去五六個人就顯得擁擠了,后面的倉庫里放著兩張辦公桌,沒有人是固定座位,誰在誰坐,靳經理在的時候,基本上其他人都站著。
寧芫和Jerry一進來,他們趕緊到隔壁借了幾把椅子過來,重要的人坐在后面倉庫里,其他人坐在外面的店里把頭探進來聽。靳越拿出來一沓紙,對寧芫說:“這是我寫的計劃,怎樣快速提升李普頓在杭州的知名度?!?p> 寧芫接過來,一頁頁翻過去,是他從不同角度寫的文章,包括中西方茶文化的對比、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對喝茶的不同態度等。他的方法,概括起來:一是大量寫文章,找媒體發表,二是讓李普頓公司制作幾十個大一點、印著李普頓廣告異常醒目的袋子,他打算讓他的職工和家屬,每個人都提著這個袋子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走來走去,讓路上的人通過這種方式看到李普頓的廣告。
和這兩家談完,寧芫沒有當場表態說做還是不做。她答應明天會再和他們做一輪溝通,讓他們在今天交流的基礎上,再更新一下原有的想法。寧芫問Jerry:他會做什么選擇?Jerry毫不猶豫地說:“我肯定選浙貿鮑經理。他們實力雄厚,在做品牌代理上,已經有豐富經驗,渠道、團隊,都是現成的,一開始就有銷量。靳經理的公司,不用考慮,實在是太沒實力了,可以說要啥沒啥?!?p> 寧芫把兩家的情況整理了一張表,加上自己的意見,傳真給PT,讓PT確認是否可行,PT看了,覺得不大行,就去問傅先生,傅先生看了,笑了,他對PT說:“我覺得我們應該讓她去試,她總是可以看到我們發現不了的東西?!?p> 有了PT和傅先生的支持,寧芫第二天先約了靳越,在一家非常典型的大排檔見面。靳越都覺得很奇怪,雖然他自己一直在這樣的地方吃飯。寧芫問他:“你知道我為什么要約你來這里嗎?”
靳越十分慚愧的樣子,搓著手說:“寧小姐你是不是覺得我消費不起李普頓這樣的產品?”寧芫搖搖頭:“我希望李普頓可以在這樣的餐廳也流行起來?!苯絿樍艘惶骸安粫?,寧小姐,這樣怎么行?李普頓可是星級酒店的標配啊,怎么能賣到這種地方?”
“星級酒店也要,這里也要?!睂庈具€是那么平靜而堅定。她的眼神讓靳越居然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李普頓,要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只要有年輕人的地方,就要有李普頓。”
“你也說過,六毛八的茶包在星級酒店可以賣十八塊。我們賣給大排檔老板一盒S100的批發價格,還不到六毛八,我們推兩個服務:兩個茶包沖一壺,賣三塊錢一壺,給一桌子人無限續杯喝,還有一個單點一杯兩塊錢,你覺得年輕人能不能接受?老板開不開心?”
靳越還在思考,寧芫從包里掏出來一盒李普頓的S100,笑瞇瞇地走到大排檔老板面前,靳越眼睜睜地看著她對著那位老板說了幾句后,開始用他們的玻璃杯沖泡茶,那位老板眼睛睜得越來越大,居然很快就掏錢把這盒茶買下來了。
寧芫對老板說:“老板,您接下來只要打電話繼續找我們訂貨,我們就給您送帶我們李普頓標志的餐牌、玻璃杯,您也不用花錢自己買了,我們李普頓給你們包了,可好?”老板樂壞了:“還有這么好的事啊?我們餐牌用的量少,買起來很貴、也不好買。玻璃杯經常碎,用量很大,不小的開支呢,你們要是真這么做,就幫我大忙啦!”
“那我們送李普頓餐牌和杯子來的時候,麻煩老板讓我們掛一些吊旗、貼一些海報,這樣您的熱茶就更好賣啦。”
老板連聲說:“好好好,你們趕快過來掛、趕快過來貼,趕快把餐牌和杯子送過來吧!”
靳越的心,波瀾起伏,他真是萬萬沒想到,還有這種賣東西的方式。
寧芫把自己的作戰地圖拿出來:“靳經理,您以前是軍人,我希望您能來幫我們打這場仗,一場火速攻下市場的戰斗。我們不想簡簡單單、慢慢悠悠地賣貨,我們要火速讓全杭州城都知道李普頓來了!我們沒有很多人,只能靠動腦筋、想辦法、跑斷腿、流大汗?!?p> “您和您的團隊,只有這么幾個人,其實完全不符合我們優家選經銷商的標準,所以我們會選另外一家浙貿當我們零售和星級酒店渠道的經銷商,但我相信您,我希望您能執行我們的作戰計劃,拿下所有夜店、除酒店外的餐飲、辦公樓。”
“我知道您還曾經在部隊從事過宣傳報道工作,文章寫得非常好,一定會把握好話題的尺度,吸引眼球但不遭人反感,要以德服人、以實力服人地搶占輿論高點。您,愿意加入這場戰斗嗎?”
靳越的雙眼,幾乎噴出火來,他右手捏拳,錘著胸口說:“寧小姐,您放心,您相信我,我就不會讓您失望!只要我靳越在,我和我的人就會死拼,拿下這個市場!”
鮑曉旅聽說寧芫還選了另外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經銷商,要兩家同時做,心里很不舒服,但一聽她說渠道分配,就釋然了:另外那家做的,根本不可能是能賣東西的地方,肉都在自己嘴里,骨頭扔給那家,可以可以。
李普頓火速成立杭州辦事處,寧芫守在這里,帶著Jerry、杭州辦事處、Spring和Judy,打響戰斗。白天,他們跑商超、酒店、辦公樓,晚上跑夜店、餐廳。
最火的是Disco、卡拉OK,每晚零點的抽獎,成了李普頓的招牌活動,獎品就是品味的標志-李普頓紅茶。在昏暗的燈光下,你點的什么飲料是看不出來的,但如果點的是李普頓紅茶,無論光線多幽暗,李普頓的吊牌都是那么張揚,仿佛在對走過路過的每個人招呼:“看看,我多有品位、我多時尚!”
凌晨兩點多才回到住處、早晨八點多又出門,沒日沒夜、沒有周末假期,這是李普頓通路行銷、銷售和經銷商們的日常。
鮑曉旅團隊在李普頓辦事處零售組人員的帶領下,在商超里鋪市,做專架、堆頭陳列、贈飲;靳越團隊在辦事處用家組人員帶領下,在酒店、餐廳拼命推各種服務方案、掛吊旗、貼海報、送餐牌、杯子。
靳越的文章,話題性非常強、甚至引發媒體口水戰,但角度都是思想拷問、發人深省。他公司的人,個個都非常勤奮,按照寧芫和Jerry培訓的拜訪日程表,他們每天跟著Judy和Spring走街串店地開發客戶、完成POP布置,很快,杭州城,成了李普頓的天下,真正實現了只有兩套桌椅的大排檔,都在提供李普頓茶水。這種全城火紅,甚至引發了“李普頓入口、龍井洗手”的媒體大論戰。
茶葉的至高市場,終于打下來了!寧芫在辦事處辦公室,還沒來得及和杭州的伙伴們慶祝,就接到了廣州總部的電話,說是有重大人事調整,讓她火速回去開會。究竟是怎么啦?

千里鷹
第二部:入職外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