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陪黎傾羽和小芒守歲后,春生和夏生、秋生、冬生走在回住處的路上。
“公子這年禮送的,真是不知如何說是好。”春生嘆到。
“嗯,大概是和秋生呆久了的緣故。”夏生一本正經的回答。
“我都是直接送的。”秋生板著臉回答,示意這與自己無關。
狀況外的冬生眨眨眼睛,有些不明所以。
“你們在說什么,怎么感覺我是從爪哇國回來的?”
瞧著還有人不知道,夏生來了興趣,拿著扇子也不打開,就這么一下下拍著手,拉長語調說:“這件事情嘛,說來話長,且聽哥給你娓娓道來。”
“那就長話短說!”冬生熟知夏生尿性,沒好氣地催促。
夏生也不再耽擱,張口就來:“話說今年拓拔捷身體不適,自覺命不久矣,就想著要尋個由頭提前和大齊修好一番,為拓拔宣打個好的基礎。
正巧要過年了,拓拔捷就琢磨,不如學著民間的習俗,送批年禮去大齊,以示兩國親近友好之意。
拓拔捷又有些擔心,這樣是不是用力太猛了些,就向公子咨詢了一番。
公子當時就迫不及待地拍板同意,并接下了這個活計,親自籌備。”
“公子必然不會如你所說的這樣豪放。”冬生說。
夏生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說:“不錯,公子當時只是微微的斜了下手,略灑了幾滴茶水出來。”
“然后呢?”冬生問。
“然后公子就去籌備年禮了。”夏生本來還要再拿一拿架子,怎么一斜眼看見冬生袖子下面閃過絲光芒,像是手里捏著銀針,趕緊接著往下講。
“公子出錢給晉王府單備了份禮,后來又想著不大勻稱,就給其他兩位皇子也備了份兒。”
“這有什么問題嗎?”冬生不明白到。
“晉王府的禮多是嬰孩玩具和一些大齊不易得的吃食藥材布料,其他兩家,公子嫌棄帶的多了,到時候影響行程,就命人在路上隨意置辦些。”
冬生:……
“那送禮的小兵懂什么,想學著公子送些得用的物件,就找了幾個大齊百姓打聽各人的喜好。
打聽到吳王是打仗的,就撿著自家用過最好、最耐磨的粗麻布料子買了兩車送了去;燕王還沒有兒子延續香火,就買了一壇子虎鞭給他補身子。”
“噗~哈哈哈哈哈……”冬生沒忍住笑出聲來。
李宮和也得了一箱子禮物,都是些夏朝特有的小玩意,新鮮有趣,比較特殊的是幾副熊皮的護膝和幾雙厚實的皮靴子。
“公主,這靴子可真厚實,我剛才就比了比,剛剛合腳呢,這下奴婢可不怕您冬天出去凍著了。”巧云收拾著靴子說。
“嗯,還挺好看的,留一雙過兩天穿。”李宮和手里拿個木雕把玩。
“奴婢也覺得,這夏朝的刺繡圖案別有一番特色。”
皇后宮里
“這夏朝送禮還真是有趣,倒是都撿著各人所需送的,還真有那么些親戚家走節禮的意思。”齊皇今日心情格外好,大朝會上見過各國使臣就直接來了皇后宮里。
“朕倒是好奇老大和老四收到年禮后是個什么表情。”
“皇上您也是,哪有父親看兒子笑話的!”皇后嘴上這么說著,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臣妾看著清河與宮和的禮就很是不錯,都是平日里能用上的。”
“嗯,朕也覺得。”
說著,送禮的太監回來了。
齊皇自己沒好意思開口問,好在曹內管是個會體察圣心的,自個兒去打聽了,講給齊皇聽。
明明聽著兒子復雜的表情想笑,還要拼命忍住,做一副莊重不容侵犯的樣子,再裝模作樣地訓斥上曹內官幾句,趕他出去。
齊皇還特意命諸皇子公主備上一份回禮,和皇后準備的一起送了回去。
晉王府和永樂公主的被國師府劫了,換成了一車絹布,分給了宮里的女子。
至于李長和與李松和的“實用”物件,自然是分給了幾個王子。
正月都過了,兩國百姓還在爭論到底誰送的更好。
……………分界線……………
春生:公子,您吩咐的東西屬下都準備好了,今日便能送出,預計二十天后能到。
景云嫌棄地蹙眉道:嗯,還行
春生小聲bb:能不行嗎?一路上換馬換人不換車,還都是千里挑一的寶馬拉車,也就您還挑剔。
景云走了兩步,又叮囑一句:記得派人暗中看著他們查收了再離開
春生再三保證都叮囑好了,景云這才放心下來。
旁邊的幾個俏麗侍女裝模作樣地等二人走開,這才湊在一起,自以為隱秘地討論。
甲女:國師好嚴謹啊!
乙妹:前輩誠不欺我,果然是認真工作的男人最帥!
丙妹:以后誰對我說“記得查收”我就嫁給他,真是太帥了!
春生:……你××知道那是一車尿不濕嗎?
景云:咳咳……你們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