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等得就是你小子!”一金軍將領道。
陳月令老遠瞥見對面城墻上站著一個手持令旗的將軍。
于問則見陳月令趕到,心里松了口氣,馮慶和周弘身中箭傷勉強能站立,卻難以再和金兵交戰。秦憲的狀況則最為嚴重,基本已經無法站立,雙腿均被羽箭貫穿。
陳月令見到于問則等四人身受重傷,只覺得計劃恐難以實行,只能先救他們逃出五國城再說。
“王爺有令,凡是企圖逃離的敵人和戰俘,一個也不留!”傳令兵道。
這時,從天而降許多大網,將許多城內的俘虜困住。陳月令十分愧疚,認為是自己的行動將這些無辜的人牽累了。
無論如何,若要取得一線生機,只能擒賊先擒王,將城內所有能見到的將領軍官統統斬殺!
可是前來增援的軍隊越來越多,鐵浮屠在城內橫沖直撞,五國城已經成了屠宰場,放眼望去,盡是鮮血和慘叫。斬殺將官的想法難于登天。
一股前所未有的無力感涌上心頭,再不撤退,連他自己恐怕都要死在這,可如果他一人逃出了城,他又該如何面對將來的每一天。若回到大宋,該如何面對同胞百姓?
陳月令決定和城內的同胞俘虜共生死,他只覺血氣上涌,雙目赤紅,此刻的他眼里只有那些該殺之人。
“弓箭手,對準那個家伙!”一將領命令弓箭手朝陳月令放箭。
亂箭即刻射出,如同驟雨般朝著陳月令飛去。突然間,無數羽箭在半空中被定中,之后全都成了碎片。
城墻上的所有士兵頓感聽覺失靈,雙耳聽不到一丁點的聲音。
緊接著,一陣極強的音波勁力朝著四面城墻沖擊而去。
城樓霎時間,全是碎石破磚,以及殘存的金兵尸體。許多金兵被這股內力震飛到了城下。
城下的兵馬陷入了恐慌,因為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曾經見識過這股威力。他們猜到,曾經在某個小村落里,那個南朝武功高手,又出現在了這座城里。
鐵浮屠的帶隊將領認出了陳月令,雖然有幾分恐懼,但還是拔出戰刀,命令騎兵集體殺向陳月令。
陳月令也拔出承影劍,面對著來勢洶洶地騎兵,使出極快的輕功,一眨眼的功夫便躍至騎兵隊的頭頂。
不可一世的鐵浮屠馬上就陷入了劍氣漩渦之中。
于問則的傷比其他三人略微輕些,他將受傷的三人一個一個轉移至安全處。隨后他便看向陳月令。
他從未見過有如此功力的高手。他也曾走遍大江南北,數得上的絕頂高手也見過一些,即便是天下四絕也沒有此等卓絕的武功。
劍氣漩渦終于散去,百匹身著鐵甲的戰馬全都倒地不起,那些鐵浮屠士兵也托了戰甲的福,大多沒有死在陳月令的劍氣之下,但也大都身負重傷,無法再戰。
陳月令再次成了失去意識的紅眼魔人,他在城中大砍大殺,凡是穿戴盔甲、手拿兵器的人都沒躲過去。
鐵浮屠重新列陣,陳月令想要繼續殺過去,可這次卻被鐵浮屠的槍陣所阻擋,此刻,眼前的重甲騎兵如同一把尖銳無比的鋼刀,任你何種招式,都難以破其分毫。
陳月令先后用靈狐劍法攻了多次,連著用了七八種劍招,均被重甲騎兵抵擋。
他最終收起承影劍,深吸了一口氣,定了定神。那一雙赤眼的殺氣絲毫未減。
陳月令運轉真氣,幾套招式下來,他周身已是籠罩了一層深厚的勁力。
鐵浮屠戰陣也未敢輕舉妄動,他們也猜到陳月令下一步將要施展更強的進攻。
狴犴嗔目的內力如同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洶涌地沖向那群重甲騎兵。
排頭的幾十個騎兵的盔甲被震得變了形,隨后都跌落了馬下。但大部分的騎兵都維持住了原有陣形。
此招用罷,陳月令的氣力已經耗去大半,險些沒站住。
但鐵浮屠戰陣見陳月令已是強弩之末,便開始了新的進攻。陳月令挺住精神,再次亮出承影劍。
“等得就是此刻!”陳月令低聲道。
重甲騎兵浩浩蕩蕩地殺來,陳月令果斷使出連環劍氣,專攻戰馬的馬腿。重甲戰馬在靜止站立時,即便是凌厲劍氣也難傷其幾分,唯有戰馬跑動起來,才可暴露些許破綻。
陳月令的劍氣終于起到效果,將近一半的戰馬受不住劍招而倒地。
趁著敵方陣形陷入混亂,陳月令飛快上前,將近百人都被承影劍留下了劍痕。但他們依舊有重甲護身,想讓他們徹底無法再戰依舊困難無比。
其余的騎兵繼續圍攻上來,陳月令施展輕功,躍到五丈多高。赤影門劍法里有一招叫做“華蓋蔽日”。此刻陳月令已經難以使出厲害的靈狐劍法,只得先用赤影門的尋常劍法。不過,承影劍的劍氣威力無比,即便是普通劍招也可發揮出更高一層的威力。
圍攻上來的騎兵,面部和眼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劍傷,無法再戰。
陳月令也耗盡了最后的氣力,跌落在地上。
鐵浮屠騎兵也被陳月令擊垮了九成。但仍舊還有二十多人有可戰之力。
就在他們的長刀砍向陳月令時,一把飛沙突然襲來,這是周弘趁著他們激戰時,趕忙四處搜羅來的。勉強作為暗器一用。
馮慶抄起長棍,使出最后積攢的力氣,將三個騎兵擊落馬下。
秦憲揮舞著殘刀,也把一個騎兵給抹了脖子。
于問則沖到陳月令身前,快速將其拖走。
“得手了,周弘,動手!”馮慶道。
周弘手里還留有一殺招,就是在被敵人追擊時,可將隨身帶的煙霧彈擲出,爭取逃離的機會。
果然,這煙霧彈及時發揮了效用,四人帶著陳月令踉蹌著逃出了城門。其余被關在五國城的戰俘也順勢逃走了不少。
幾人拼命地奔逃,陳月令始終未能恢復神智。本來就身負重傷的他們終于跑不動了。全都倒在地上。
過了許久,陸庸平和風離愁駕著馬車趕到,幾人最終還是大難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