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錢莊的設想,其實以往在閑暇的時候也簡單思慮過,當然不止這一項,對于整個中央集權的建構她也有過探究的想法,甚至不僅僅停留于腦海,而是真的動手去寫了,不過也只是一些并不成熟的架構,說到底她畢竟也只是懂一些紙上談兵的東西。
至于為什么會去想這些,其實便是她自己也想不明白。盡管已經在這個異世界生活了一年之久,但這件事情說起來也著實是天方夜譚,無論對于哪一個時代而言,穿越時空都是一件難以讓人接受的事。但她卻又真真切切在這里生活了一年多,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鮮活真實的存在,如果說一開始的時候她還抱著游戲的心態,到如今,她沒有辦法再將自己抽離于這個時代去思考問題。
但問題也恰恰在這里,她既對這個世界充滿著不信任,卻又生活在她不信任的世界里。
朝夕甩甩腦子,無論如何,如今都是要按著劇本走下去。
三日后朝夕遞了帖子去見許有壬。對于許有壬的為人朝夕其實是不大了解的,她對這段歷史本來就知之甚少,穿越過來之后一直都在淮安,偏安一隅,到底眼界也不甚廣闊,第一次聽聞許有壬還是因為劉伯溫和宋景濂二人,據說他崇尚儒學,常常正直上諫,以此也能大概猜測此人的性格。
其實朝夕是想直接拜訪脫脫帖木兒,但苦于沒有門路,不好直接上門,如今有劉、宋兩人引薦許有壬,倒也是極不錯的選擇。
說起這個,淮安的相識不過是朝夕刻意為之,為的是以后有個萬一,也可以搭上劉基宋濂這兩人的關系,然而這兩人卻是真的對自己推心置腹了。都說文人相輕,以如今自己身上攤的事情,被抓住也是無法洗脫的朝廷欽犯,若是此行敗露,他們也將面臨政敵們或者是皇上的遷怒,然而他們還是在自己入京的第一時間便伸出援手,為此朝夕是極為感動的。
劉基給了她許有壬的府邸地址,朝夕兩人很快便找到了地方。朝陽上前敲了門,很快便有一童子出來詢問:“先生可是姓朝?”
“正是?!?p> “您二位快請進,大人已經等候多時了?!?p> “勞煩帶路?!背笆值乐x。
朝夕進了門一路目不斜視,徑直隨著小童往書房內走。
許有壬家的宅子和淮安那邊的宅在倒是差不多大小,只是更為樸素一些,清清靜靜的氣息縈繞其間。
約莫走了兩盞茶的功夫,三人便到了書房。朝夕一拐進書房所在院子的拱門便看到門前臺階下立著三個人,其中兩個年輕人是劉、宋二人,另外一位看起來瘦瘦小小,兩鬢微霜,眼睛卻格外有神,破有一股清高傲氣的老叟,大約就是許有壬無疑了。
如此禮遇,朝夕簡直嚇了一大跳。
趕忙加快腳步過來行禮:“在下朝夕,見過許大人?!?p> 許有壬摸著長須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她,動作卻是毫不遲疑:“果然是少年英才?!?p> “先生謬贊。”朝夕又一拱手。
許有壬原就因為年初地震時劉宋朝三人合著的那本賑災冊子對朝夕頗為好奇,又因為朝夕推辭為官而感到遺憾,只是沒想到她竟如此年輕,雖然劉宋兩人先前也曾提到過這個問題,但咋一看還是有幾分吃驚,仔細觀察一番發現她沒有年輕人的輕浮,倒是老成穩重得多,他也旋即收回了打量的眼光。
朝夕長相相對稚嫩,再加上畢竟是女孩子,平日里又刻意保養皮膚,看起來倒是比實際年齡還要小上兩三歲。以往做生意的時候就是為了避免欺生這樣的問題,她也是擅長幕后遙控,只有是在沒辦法的時候才會出面,第一次見到她的人無不為此訝異,她是早已習慣了。
許有壬將眾人迎進書房,便有仆從進來奉茶,許有壬端起茶來喝了一口,道:“朝兄弟今日前來所為之事老朽已經知曉,先前聽聞伯溫和景濂略提了一下你說的錢莊,不知小兄弟可有了具體的方案?”
如此直入主題,朝夕有些錯愕,畢竟以往人情往來,小到走訪親友,大到商業談判,開篇大抵都要一番你來我往的交流。這許有壬還真是個真性情的人!這樣也好,談起事情來也方便。
“許老叫我小夕便好。”朝夕微微一笑,“我這幾日花了一些時間寫了一份略為詳細的冊子,只是畢竟人生淺薄,所以還想勞煩許老幫忙參謀參謀。”
朝陽馬上將冊子遞上,朝夕接了過來遞給許有壬。劉基和宋濂有些激動,湊過頭過來一起看。許有壬還沒有打開,看著兩人這反應,有些失笑:“如此失態卻是為何?”
宋濂聳聳肩:“求知若饑,虛心若愚?!?p> 許有壬大笑著“啐”了兩人一口,這才打開冊子看了起來。
朝夕坐在許有壬對面,一直看著他的神情,覺得這老頭兒十分有意思,不過一炷香的功夫,這人的神情從面無表情到一本正經,再而瞠目結舌,時不時還會擊節稱嘆,最后又是一副復雜無比的神情……
朝夕這才知道原來人的表情真的可以如此豐富多彩,再看看自己身旁的這一位——朝陽同學,大多時候都是面癱一個。朝夕看看對面的許有壬,又看看朝陽,得出了結論:面癱之所以為面癱,是為了心機地保持自己的年輕美貌,畢竟臉部動作如果太多,很容易像許有壬那樣長皺紋的。
此時冊子已經從許有壬手里傳到劉伯溫和宋景濂手上。
兩人看完又是一番嘖嘖稱奇。
宋景濂驚嘆道:“我原先以為能寫出那本賑災冊子已是驚天之才了,沒想到你簡直是個寶藏,冷不丁就讓人驚艷一番?!彪m然賑災的冊子自己和劉伯溫也參與了修修補補的工作,但率先能將那份東西拿出來的卻是朝夕,這從根本上就是不同的。而眼前手里的這一份東西更是稱得上不世之功了,此冊一出,不管成與不成,都將使其留名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