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潔,同治癸酉科拔貢,曾任隆安縣學訓導。他一生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尤其是心胸寬闊、不計小過,與他的學生留下許多美好動人的故事。附近村的一舉人阿安,后任某縣知縣,是他的得意門生。
正值假期,時仲夏,南風撲面而來,阿安策馬悠然地向木屯村走來,未進村舍早有消息靈通人士報知他的師尊銀潔。得知自己的得意門生來訪,先生趕忙出到村東閘門來迎接。
阿安見到師尊,連忙翻身下馬上前叩拜,嘴里連說:師尊折殺學生了。銀潔說:“哪里哪里,學生功成名就,老師理應遠迎?!?p> 這時早有管家把馬牽去飼喂。師徒倆久別重逢,肚里都有說不盡的話題,免不了要對飲幾盅,把酒言歡。來到大堂,師徒倆自是談論世事時務,講在外官途任重,也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悟人生中的悲喜交集,感嘆人世間花開花落、變幻無常。
不一會兒,酒宴開席。人生幾何,對酒當歌,師徒賓主坐定,酒過三巡更是語重情濃,不免又要吟詩作對,乃是常規。只見銀潔用手理了理華發,隨即脫口而出道:“細柳垂絲春滿院”。說完拭目以待對句。
阿安提起酒杯禮敬師尊,神態中落帶自信地喝下了土茅臺,和上對句:“小荷露角月如鉤”。迎合得象天造地設一般。大家高興得連連打盞,痛快地喝下土茅臺。
正在這時,遠處隨風飄來了悠揚的笛聲,先生又吟了一句:“斜抱琵琶聲若雨”。
酒杯響起時又是茅臺下肚,弟子應上一對句:“精培桃李德如山”。
屋內氣氛特好,那丫頭呀書童呀個個贊不絕口,唯怕師徒倆醉得太快,自己少了學習機會。
熱天飲酒醉得比冷天快些,雅興之余見彼此都有點飄然若仙之感時,便只好作罷,入內室更衣就寢啰。
久別重逢,千杯嫌少,阿安一醉不輕,又因醉酒睡覺少蓋被子,待到五更醒來時小腹咕嚕作響,想是該上茅房之兆,連忙翻身下床欲出門方便。哪知只是一轉身工夫,夜香即噴涌而出,在油燈映照下,就像在墻上畫了一朵梅花。他心理非常難受,難以言表,心想丟面子到極點了。百般無奈的他靈機一動,提筆在墻上索性寫下四句七律:
昨夜同師共舉杯,哪知肚里動驚雷;
方才下地行三步,斜刷新墻一剪梅。
寫完了把筆一丟,急忙穿戴出門,徑直回家。怕吵醒眾人,連馬都不敢騎回去。
天亮時分,管家到得客房來,看到這不雅之狀,急忙報告先生。先生聞聽得這四句七律,暗暗稱奇。忙派人給阿安送去他的坐騎。怕他難堪,又讓他們勸慰阿安,“墻畫”已清理干凈,勿將此事記掛心里。

木屯拾遺
銀潔,同治癸酉科拔貢,曾任隆安縣學訓導。他一生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尤其是心胸寬闊、不計小過,與他的學生留下許多美好動人的故事。附近村的一舉人阿安,后任某縣知縣,是他的得意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