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我在趙國當官

第四十一章:詠梅者多矣

我在趙國當官 牧羊山人 2226 2019-11-10 00:00:15

  翌日午后,宋玄下了府學就帶著伍彥去城北最大的書肆購書。

  城北最大的書肆名為中林書肆,它就位于長街尾。

  他出了府學,直至月枕橋,從橋南走去,當街有出售水飯和鲊脯等吃食的。過了橋南,此處店面比較寬闊,多是錦帛、藥鋪和酒肆。

  最后,只需從街的東頭轉彎,往北走就能到中林書肆。

  此時,中林書肆生意極好,購書的人來往不絕。

  可劉鋪頭并不忙,他悠閑地靠在一張軟椅上,手里仔細拿著一卷華箋,正心神專注地欣賞著。

  不多時,他又端起案上的一盞茶輕啜一口,恍若至于無人之境。

  “師傅。”劉小瀾走過來,湊到他跟前細聲說了兩句。

  劉鋪頭,當即驚起,“可有得到他那篇文章?”

  話落,他當即醒神,示意劉小瀾隨他進里間說話。

  “小瀾,你且詳細道來。”回到里間,劉鋪頭在案前坐下,并將那華箋小心翼翼地放在案上。

  劉小瀾上前,說道:“師傅,那篇文章在縣令大人手里,我也無從探聽啊。”

  劉鋪頭目光一定,眼里盡是惋惜,“城北有在盛傳,府學出了一高才,他寫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出了,如何解決江下村黃瓜幼苗枯萎的方法。”

  “我們是知道那名高才名叫宋玄,他正是我們要找的那個人。”劉鋪頭一頓,又道:“可惜,沒能看到那篇文章的內容。”

  “他真是一個奇才,一篇文便能挽救一村之損,我們趙國又有幾人能做到。”

  劉小瀾見劉鋪頭搖頭惋惜,便從懷里掏出一張箋紙,翼翼小心地走到劉鋪頭跟前,道:“師傅莫嘆,小瀾雖辦事不力,但還是竭盡全力為您尋得宋公子的新詩。”

  “噢?”劉鋪頭眼底一驚,又泛出喜來,笑道:“快予我欣賞欣賞。”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劉鋪頭念著念著,眼睛頓時睜大,拿著小箋的手不覺微抖。

  他走到窗前,定睛一處,不覺吟詠道:“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此二句尤奇麗,趙國士子,詠梅者多矣,然未及宋玄也!”

  “宋公子可謂絕俗人,老夫要是能見到他的神清氣骨,也無憾了。”

  劉鋪頭又捏著小箋回到案前坐下,他又將這首詩反復吟詠。

  “他是把這梅的魂都寫活了,在他的詩中,我才得以欣賞到梅花的幽獨超逸。”

  說罷,劉鋪頭驟然回頭,“小瀾,快去備馬車,我要親自到府學拜訪他。”

  “是。”劉小瀾立即轉身出去。;

  劉小瀾出去之后,劉鋪頭將兩張小箋都擺在案上,眼睛定在箋上,宋玄的詩文,他看到的不單單是商業的價值,還有就是他的文章魅力是不可估量的。

  他又搖了搖頭,感嘆道:“可惜,可惜,若是能看到他那篇,關于‘嫁接術’的文章就是最好不過的。”

  然而,劉鋪頭心心念念的那篇時策,如今正在姚縣令手里。

  城北衙門。

  姚縣令坐在一海水朝屏風前面,案上常置文房四寶,除此之外左有令箭架,右擱黑折扇,案中整齊擺著一份文章。

  他的眼睛已沒有前些天那么多紅血絲了,且臉上有時還會掛著淡淡的笑。

  師爺元齊侍立一旁,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大約過了一盅茶的時間,姚縣令長長舒了一口氣道:“江下村一事,委實多虧了宋玄啊。”

  “府學有此高才,著實難得。”元齊連忙道。

  姚縣令伸手撫了撫頷下微須,拿起案上的那篇文章,忖思道:“這份時策非同一般,實屬治農妙方。”

  他心里清楚得很,趙國各地年年都有農災發生,而處理得當的又有幾件。如若處理不當,不止是一村一縣的損失,慘遭餓死的百姓何其多!

  這些年,他查遍關于農災的宗卷,并未能從中找到好的辦法。

  而此時,他手中的這張紙上,卻清清楚楚地記載了,如何解決‘連作’的農事問題。

  他還記得,那日,天下著細雨,江下村籠罩在雨幕中。

  村正家門前的大棚里升起了一堆篝火,他們圍坐在火堆前。

  火光映得那名襕衫公子奕奕有神,他不但將“嫁接術”傳授給村民,還提出治理東江的計策。

  那就是“因地制宜”,在江下村試行“基塘農業”。

  初時,大家都訝然難懂。

  不過,他極其有耐心,姚縣令在心里又得稱贊他一句,“對平頭百姓有耐心的讀書人,未曾見過如宋玄一般,他的話總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之感。”

  所謂基塘農業,據他所言,江下村地形低洼,且當地一年到頭降水頗多,這樣容易發生水澇。

  在如此條件下,想要將農事發展起來,可將低洼積水的土地挖成一個個水塘。

  將從水塘挖出來的淤泥,在塘邊填筑成寬平高亢的田地。

  然后,在水塘里養魚,或種菱、種藕。

  而在池塘上方的田地上,或是種桑,種甘蔗,抑或是栽種果樹……

  思至此,姚縣令抬頭,問向元齊,“元齊,上次宋玄所說的,在池塘上種桑的話叫什么?”

  元齊虛虛拱手道:“回大人,宋公子說,那養魚種桑的叫‘桑基魚塘’。”

  他見姚縣令撫須點頭,又接著道:“宋公子還說到,在池塘上栽種桑樹,還能以桑葉、蠶沙和蠶蛹等可作魚餌料,而塘中的淤泥也可為桑樹肥壤。”

  元齊說罷,姚縣令不由地點點頭,他眼神一定,道:“難怪揚刺史曾言,宋玄有濟世之才。”

  “他的‘嫁接術’能克服農事連作弊端,而‘基塘農業’一策更是因地制宜,改善低洼地區的農事生產。”

  姚縣令心中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他感慨道:“若是趙國其他地區,也能用上此計策,那將是百姓之福,趙國之幸啊。”

  此話一出,師爺元齊立即會意道:“大人,您是想將這份時策呈向洛陽?”

  “不錯!”姚縣令一頓,凜然正氣再道:“此策上奏朝廷,若是陛下采納,再推及郡縣,那將能造福百姓,興盛趙國。”

  元齊在姚縣令身側,為他斟了一壺茶,試探道:“如何上呈,可是隨著江下村處理情況的奏報一同?”

  姚縣令搖了搖頭,“不,你將此時策單獨傳給揚刺史,其他人我自是不大放心。”

  “我須得保證,這份時策一定能傳達陛下手中。”

  姚縣令站了起來,走到堂中,再回頭看向牌匾“明鏡高懸”四字。

  “新帝登基,陛下曾張榜招攬人才……”

  “一縣一郡,豈是他能伸展拳腳的地方?”

  話末,他走到門前,看向洛陽的方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险| 自治县| 同德县| 常德市| 子长县| 青阳县| 会昌县| 龙泉市| 澄城县| 民丰县| 南木林县| 鄂州市| 西和县| 德州市| 读书| 驻马店市| 民勤县| 兴化市| 石家庄市| 清水县| 新郑市| 昭苏县| 河南省| 亚东县| 南乐县| 准格尔旗| 江达县| 华阴市| 兰溪市| 安宁市| 龙井市| 思茅市| 榆中县| 额敏县| 浦江县| 雷山县| 塘沽区| 边坝县| 民丰县| 金川县|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