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太過自卑還是太過驕傲,面對喜歡的人,沈念永遠是“死鴨子嘴硬”不愿承認,只會逃避。大概是從沒有人教過她怎么去表達喜歡和愛,母親陳英從小告訴沈念的都是如果嫁錯了人會多么多么悲慘,要不就是嫁一個有錢人會多么多么幸福。一會兒跟沈念講女人要一個人過,男人指不上;一會兒又以羨慕別人的口吻說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沈念從小被陳英時時沖突的矛盾價值觀影響,即使長大了她也不清楚母親到底想讓她怎樣,她更不清楚究竟什么樣的婚姻和愛情才是對的。
當溫敬軒又一次送奶茶到廣播臺時,沈念拜托了體型高大魁梧、聲音充滿磁性的廣播臺臺長將溫敬軒擋在了門外。沈念不知道臺長和溫敬軒說了什么,總之這個男生便再沒有出現過。
學校的社團活動一個接一個,沈念不得不花很多時間和精力來應對,這樣她學習的時間明顯不足,考試的成績排到了班級十幾名。沈念很困惑,她不知道究竟是參加各種活動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積累人脈更重要,還是集中精力好好學習專業課更重要。她向班主任請教,她認為一位大學老師肯定會給出正確的解答。
班主任告訴沈念肯定是參加社團活動鍛煉自己更重要呀,畢竟以后到社會上就是在和人打交道,至于專業課只要不掛科就行了。沈念當時欣然聽從了班主任的建議,完全沒有想過考研的問題,只把專業課混到60分就滿足了。
直到畢業后參加工作,沈念才明白了當時那個班主任的解答是多么地錯誤,多么地荒謬,多么地沒有遠見,那些所謂的學校人脈到了社會上并沒有多大用處,真正能讓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是他自己的實力,要有一技之長,而沒有更高的學歷,代表著你會失去很多機會。
一個思想沒有遠見的老師,必然會誤人子弟。遇到一個有智慧的老師真的是太重要了,無論在任何年紀。可惜這樣的好老師在現實生活中少之又少。
時間一晃就到了大二,沈念在一個學姐的帶動下,一起參加了校外國際交流中心的韓國語培訓,在那里沈念見到了很多和她不處在一個生活圈子的有意思的人。
教韓國語的老師是一對美國國籍的韓裔夫婦,因為一次旅行喜歡上了高原上的這座城市,便帶著他們的兩個孩子來到這里生活和工作,他們的生活態度是那樣的自由和隨意。
來學韓語的人當中,有一個新加坡女孩叫甜甜,甜甜是韓語老師好友的孩子,父母在新加坡做工程師,趁暑假到中國來旅行和學習,甜甜已經去過了中國的很多個城市,她最喜歡的是上海。
“我喜歡研究歷史。”課間,甜甜和坐在旁邊的沈念聊天。
“歷史?”沈念不太理解,畢竟在學校的科目中,歷史的地位好像并不是很重要,考試的內容,也大多都是要死記硬背。
甜甜接著說:“因為歷史很豐富,你可以透過歷史去了解一個國家的民族和文化,了解這個國家人民的性格,探究歷史能讓你擁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學歷史對我來說真的是一件特別酷和享受的事情。”
沈念佩服地聽甜甜用有些生疏的中文講完這段話,她覺得這個有夢想和自己想法的女孩是如此地吸引人。
“那你大學打算學歷史專業嗎?”沈念問。
“是,我今年下半年就要去澳大利亞的一所大學專門學習歷史了。”甜甜開心地說。
“哇,可以去學習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真好,那提前祝你在那邊學習愉快啊!”沈念羨慕地說。
“謝謝。”
在上大學之前,沈念對中文是最感興趣的,她曾想象過在大學的階梯教室里,陽光透過大且明亮的玻璃窗投射在一張張課桌上和一個個學生身上,暖意融融,老師站在講臺上滿腹經綸,引經據典地向他們傳授專業知識,她可以像一條魚沉浸在文學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然而,這真的只是沈念的想象,現實是給他們上課的老師,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慢條斯理,讓學生做做筆記,寫寫讀后感,考前圈圈考試范圍,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