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石洞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洗干凈后穆老二挽起袖子吩咐道:“老婆子,你和念念一人拿個勺子負責舀栗子粉。大丫二丫你們兩個看情況給石洞里添栗子,我來搗錘。”
鄧玉芬幾人紛紛點頭同意,等穆念鄧玉芬兩人從廚房里拿出勺子和盆后,穆老二開始指揮大丫兩姐妹往是石洞里放栗子。
這一弄就是半個小時,錘到最后穆老二胳膊酸的抬不起來。鄧玉芬看到后便想拿過搗錘自己上,但穆老二沒給她,而是繼續堅持錘下去。
等栗子粉全部錘好,穆老二才放下搗錘做到一旁的石凳上休息。
“爺爺我給你揉揉胳膊”
“爹我也給你揉揉”
穆念剛才看到穆老二咬牙堅持很是心疼,只恨自己人小沒力氣,不能幫著爺爺做事兒。于是等穆老二放下搗錘后趕緊過來給他揉胳膊。
看到女兒孫女如此孝順,穆老二滿是欣慰。他想抬起胳膊摸摸穆念的頭,但他剛動下便感覺胳膊一陣抽搐。
“哎呀爺爺你別動”穆念埋怨的看著穆老二,讓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嘿嘿!剛爺爺是想摸摸你腦袋,這過個年你又長高一截了”
——
鄧玉芬帶著大丫把米粉和栗子粉加水混一起揉捏,等兩者完全融合,分不開彼此時就可以加糖了。
十斤米粉和八斤栗子混雜起來挺多的,大丫一口氣倒完半罐糖后嘗了嘗,覺得還是有些淡。于是又加了兩大勺進去,面粉的糖度才剛好適中。
米面揉好后鄧玉芬拿出栗子糕定型器具,這是一節節的竹子切割而成的小圓筒。
每個圓筒直徑大約五公分左右,高度三公分。竹子是穆老二特地去池塘邊找的,那里竹子最多,他找尋了好久才尋到顆大小適合當模子的翠竹。
穆老二拿鋦子鋸了了二十個竹筒,但他只拿出了五個出來。其余的十五個給鄧玉芬放在臥室當備用和替換。
大丫從堂屋端出兩根長板凳,對其相對半米擺放開。鄧于芬從院墻邊抱起做雞蛋酥的木板,她抬到水缸邊舀水沖洗干凈,接著和大丫一起把木板抬起放兩根長板凳上。
穆老二一把抓起栗子面團啪的一下扔木板上,穆念和他負責把大面團揉成一個一個的小面團。
二丫鄧于芬則拿起竹筒模子開始對著面團扣形狀,不一會兒一個個的圓柱形栗子面團挨著出現在面板上。
大丫全程守在烤爐旁邊,她在思考著怎么燒火。栗子糕的成分和雞蛋酥不一樣,厚度大小也不一樣,所以改用多大火侯烘烤成了一道難題。
鄧于芬摳出五個面團后就找來烤盤,她用手輕輕拿起面團,小心翼翼的放進烤盤里。
“大丫,這你別有太大壓力,前面幾次當試驗,你從中找尋適當烘烤火候”
大丫鄭重的從鄧于芬手里接過烤盤,她知道鄧于芬嘴上說沒事兒但心里肯定在乎的緊。這畢竟是白花花的糧食,浪費了就只能喂豬或者喂狗。
阿黃看到他們又開始嘗試新的糕點,興奮的呆在窩里不停搖晃尾巴!鄧于芬不知道它心里的想法,只覺得一只狗做出諂媚樣有些礙眼。
第一次栗子糕的烘烤還是失敗了,盡管大丫小心翼翼的看情況添柴進去,但她這第一次烘烤沒有經驗,所以烤出來的栗子糕太硬了,只得丟給阿黃。
鄧玉芬讓她休息了一小會兒后,又撿了五個面團放烤盤里遞給她。大丫在鄧于芬滿懷期待的眼神下接過烤盤放進烤爐,然后心懷忐忑的坐活烤爐前開始生火。
“老天保佑這次一定要成功”
穆念在心里默念,她雖然有些做糕點的常識,但燒火這方面怎么也比不上大丫這種從小在灶臺邊長大的人來的好。
所幸老天聽到了穆念的祈求,這次的栗子糕做的較為成功,但卻不夠松軟。所以這次的栗子糕進了穆家人的肚子,阿黃和豬圈里的豬無福消受。
有了第二次成功的案例讓大丫充滿信心,她坐在烤爐前閉著雙眼回憶前面兩次燒火過程,從中找到了一些訣竅。
什么時候要添材使火大些,什么時候讓火要小些,這都牢牢的讓她記在腦海里。
五人一人一個分完剛才的栗子糕,接下來鄧于芬又扣了五個雞栗子糕給大丫,這次她不在忐忑。
穆老二,穆念,鄧于芬二丫四人全都停下了手里的活,他們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大丫和烤爐,甚至呼吸都不敢太大聲,怕影響到大丫。
哐當……
大丫小心翼翼的拿下烤爐門,五雙睜大的眼睛直直的望著烤爐里的東西,當看到栗子糕烤的金黃發亮時,幾人不由自主的長舒一口氣。
栗子糕成功出爐,讓穆念再次感受到了剛做雞蛋酥時的滿足和成就感。能用自己腦海里僅有的知識帶領全家發財致富,這也許便是她來到穆家的意義吧!
——
穆記雞蛋酥上了新口味—栗子糕,這在普通老百姓里引起了熱議。
鎮上的幾家糕點鋪都走高端銷售路線,普通老百姓買不起也舍不得花那個錢。他們家里招待客人,或者走親訪友逗小孩時,都會選擇花個十多文買穆記雞蛋酥。
雖然穆記雞蛋酥便宜,但你吃個東西吃了半年不換樣肯定會厭棄。所以栗子糕一出后,雞蛋酥的生意極具下滑。
大部人愿意花錢買栗子糕除了它是新口味以外,還有個原因是便宜。雞蛋酥因為成本高所以賣價要貴些,而栗子糕除了糯米蔗糖要花錢外,栗子可是不要錢的。
在栗子糕大賣以后,穆老二帶著阿黃連著三天上山。他上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找兩顆小點的栗子樹。
找了三天,他鎖定了山南邊的兩顆碗口粗的栗子樹。第二天便叫上穆老三和穆青一起上山挖樹。
兩顆碗口粗的栗子樹他們來返兩次才搬回家,穆老二把它們種在院子外面。不占地方不說還能防止人偷,當然也沒幾個人想吃栗子的。
穆家兩兄弟挖栗子樹的動靜不算小,有心之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們偷偷找穆老三打聽了下原因,得知是穆老二要做栗子糕才移栽樹后,又忍不住心里冒酸水。
穆家這沒了兒子后,怎么日子越過越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