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在背負巨債的壓力下注定是一個不平靜的春節,家文的抵押貸款之路并不順利,多家銀行給他的回復均不理想,原因是他家的返遷房雖有產證,但土地所有權卻歸集體所有,這種俗稱小產權證的房子不僅不能上市交易(就算賣的掉那價格也相當低廉),就是想在銀行做抵押貨款那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家文為著籌錢的事茶不思飯不想的,整個人都瘦了一圈了,彼時他已經搬回了父母家,欠下巨款的事當然也瞞不了鄭父鄭母了,兩個老人當時就急了,鄭母扯著嗓子喊道:“沒王法啊!這個錢怎么該你出啊,誰收的錢就應該找誰去要!找不到人那就去找警察,找政府才對啊,你才是受害者啊!一百多萬啊,這么多錢哪里去找啊!我老婆子一輩子也沒見過這么多錢啊。”
鄭父顫顫巍巍地問道:“報警了嗎?警察怎么說?找得到人嗎?”
家文先回父親的話:“早就報警了,警察說已經有十幾家去報案的了,估計涉案金額都達一兩千萬了吧,公安局也很重視這個案子,已經成立了專案組在追查,但目前為止還沒找到可靠的消息。”
“我的天!幾千萬!”鄭母驚得張大了嘴巴。
“媽,聚星欠我們公司的錢我們自然有權利去討要,但跟我們合作的供應商卻是跟我們簽的合同,貨也是直供給我們公司的,于情于理我們都要償清這些債務,沒有理由把公司的債務推到聚星那里去的。”家文又耐心跟老太太解釋。
“那可咋辦啊?咱家也沒這么多錢啊,這幾年收租的錢都拿去還債了,這才剛剛還清就又欠下了一大筆債,我們怎么這么倒霉啊!早知道就不要開這個公司了,錢沒掙到一分,凈添外債了。”
母親的責難讓本來心情就很郁悶的家文更加難過了,他滿面羞慚地低下了頭。
“對不起,爸媽!都是兒子不孝讓您們跟著受苦了。”
“好啦,別說了。”鄭父很快接受了現實,見一向懂事的兒子難過的樣子不忍心了:“兒子已經夠難了,你就不要怪他了,這個事又不是他的錯,怪就怪那個砍腦殼的拿著錢逃跑的人,咒他不得好死!”
又想到實際的難題,問他錢打算怎么籌,還有多少缺口,要不要向親戚們張口等等。家文說了自己辦抵押貸款受阻的事情,鄭母則問道既然自家的返遷房不能辦抵押,那為何不用他和王珍買的商品房辦貸款。
家文則表示那房子在他們離婚的時候就已經過戶給王珍了,現在跟他完全沒關系,再說他惹的麻煩沒有理由叫王珍陪他受苦,而且王珍的身后是他們的兩個孩子,任何可能會置他們娘仨陷入無家可歸境地的方式都是萬萬不能去做的。
事關兩個孫子的幸福這下連鄭母也沒話可說了,不過她又想到了:“房子不能動,那錢她總有點吧,就不能拿過來應應急?”
“她說了可以把店里的現金都給我,但我拒絕了,她的錢也不多,要周轉要生活,我把這筆錢用了,那店里的生意怎么辦?我的公司眼看保不住了,總不能把店子也搞倒閉吧?”
“哼!說來說去你總是心疼她,不舍得她受苦!你就只舍得讓你娘老子跟你受苦!”
“這是哪跟哪啊……”家文哭笑不得。
鄭父則叫兒子不要理他媽媽,兩個男人私下開始討論怎么解決事情。家文建議賣掉一兩套房子,雖然返遷房賣不到好價,但便宜點賣還是有人要的。鄭父有些舍不得,他的大家族思想是有難要靠家族里的人大家互相幫助度過,賣房賣地那是敗家子的做派,是一個家庭由興旺走向衰落的象征,尤為不可取。
“我一輩子沒求過人,現在就用我這張老臉去求求大家每家借我們一點錢助我們家度過這個難關,看能不能做到!”鄭父下定決心。
“可這不是一筆小錢啊,這可是一百多萬呢。”家文明顯信心不足。
“行不行的試了就知道了。”
鄭父其實心里也沒底,他從來沒有借這么多錢過,當初家里搞裝修的時候他也不過才借了十幾萬的外債而已。
鄭父是怎么開口跟親戚好友們借的錢,家文不得而知,只知道父親通知了大家除夕那天都到他家來團年守歲。鄭父說,能借到多少錢到那天就能見分曉了。
轉眼到了大年三十,一大早鄭家就有客人陸陸續續地登門了。最先來的是二叔一家,二叔一進門就拉住家文的手說:“你這個伢呀,公司出了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跟叔說說!當初你弟多虧了你幾次三番的教導這才有了一點點成才的樣子,難道你有事叔會不管不成?”
落后一步的鄭浩也道:“哥,你咋連我也不告訴一聲呢,你還把最后一個月的工資和獎金一分不差地發給了我,你要是跟我說一聲,我指定不能要這錢哇。”
“說啥呢,這是你該得的。”家文欣慰地一笑,有浩子這一句話那他前面的辛苦也都值得了。
二嬸走過來遞給他一張打款的憑證:“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是十萬,你叔剛去銀行給你打帳上的,你先拿去用,不夠再說,嬸再去給你借去。”
“叔,嬸,你們對我太好了!”家文接過憑證感動地無以復加,只覺得手上這張輕飄飄的紙條重逾泰山。
“這傻孩子!”二叔二嬸看著家文這傻樣都樂呵起來。
不一會兒,三叔三嬸一家人也來了,旺叔抱著他的老來子也過來了,堂伯堂叔來了好幾個,家文的舅舅姨媽們也來了,連鄭父的棋友(也是鄉鄰)也來了好幾個……
鄭家的屋子里塞滿了人,鄭家一家三口端茶的端茶,敬煙的敬煙,打招呼的打招呼忙得跟陀螺轉一樣。
最后來的人卻讓家文意想不到一一
王珍帶著兩個孩子回來了。
家文沒想到王珍會選擇在大年三十這天回來(明明他們說好要在外扮演一對離婚夫妻的),王珍更想不到的是打開門會看見一屋子的人,兩人都驚得目瞪口呆。
鄭母看見兩個孫子(女)來倒是歡喜地不行,趕緊招呼他們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