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澡回到病房,醫生剛好來查房。
“孩子大小便了嗎?”
“小便了,沒注意大沒大便呢。”
“尿不濕上沒有嗎?”
“也沒注意啊,換下來就扔了。好像沒拉吧。應該是沒拉”
“關注著點兒啊,出生后24h應該解大便了。”說完,醫生轉身出去了。
我瞅瞅時間,算起來這不馬上就24小時了嘛,怎么還不解大便。如果較長時間都不排便,就得考慮是不是腸梗阻,但是我家寶寶還經常放屁呢,腸梗阻應該不可能,那到底是咋的了?我很茫然。媳婦兒皺著個眉頭,“會不會拉了沒看著啊?”
“不知道啊,一直看他挺正常的,也沒特別在意。再說,他這老放屁,也不可能是腸梗阻啊。”
“會不會剛拉了,洗澡的時候護士給換了?”
“不知道啊,我也沒注意的,護士也沒說大沒大便啊。”
“快去問問,問問那護士。”我媽在旁邊,臉擰成了朵菊花,“去問問那護士唄。”
“好的好的,我這就去。”以為我心里不著急啊,我只是沒表現得那么明顯罷了。醫生沒來查房之前我還感覺挺好的,說了之后我也犯愁,咋這么久還沒大便呢,雖然我也學醫的,不過新生兒的東西我真不太懂啊。我穩了穩情緒,來到玻璃房門口,也不敢隨隨便便進去,就把腦袋伸進門里,滿臉堆笑的問道:“嗨,你好護士,不好意思打擾一下,我是702床剛好洗完澡的那個,我想問問我家娃洗澡前拉大便了嗎?我沒太注意。”說完便滿懷期待的望著她。
“沒有。”護士轉頭瞅我一眼,又繼續忙著手里的活計。
“哦”,“好的,謝謝哈。”
“嗯。”
來之前還抱著一線希望呢,多希望護士能給說:拉啦,拉啦,拉了好多呢。我也愁眉不展,這可咋整,不會有啥問題吧。回到病房,我收起愁容,“啊,護士說沒拉。”
“哦,那咋整啊,正常不都24小時就拉了嗎?”媳婦兒剛還滿懷期待的臉上瞬間暗淡下去。
“沒事,再等等唄,這不還不到24小時嘛,說不定下午就拉了呢。”我安慰道。
“那下午要還不拉呢?”
“還不拉我再去找醫生唄。”
媳婦兒皺著眉瞅著我,不再說話。而我媽全程不吱一聲,但那副苦瓜臉完全暴露了她的心跡。
我瞅瞅娃,腦袋偏著,小嘴微張,睡得不亦樂乎。“小東西啊,快拉粑粑啊,啥時候你能拉粑粑?”我在心里嘀咕道。我用手摸摸他肚子,又輕輕按了按,也不硬啊,“應該沒啥事,摸著肚子也不硬。”我對媳婦兒說道。媳婦兒瞅瞅我,沒吱聲。
接下來便是漫長的等待,從中午等啊等,熬到了下午,沒拉;又等啊等,等到了晚上,還沒拉。外面的陽光從和煦變成耀眼,又從耀眼變成夕陽無限,隨著又變得暗淡,再之后華燈初上,又一片光影闌珊。屋里的溫度脫去了燥熱,稍稍有點夜的微涼。媳婦兒她姐帶著我媽回家了,又剩下我,我媳婦兒,娃。
“拉了嗎?”
“沒有呢。”
“這都過24小時了。”
“是呢。”
“咋整啊?”
“我去問問值班大夫去。”
說著我便起身向外走去。走到醫生值班室門口,值班醫生是個挺有氣質的中年婦女,準確的說是中年美女,還很有氣質。額,扯遠了。值班醫生正聚精會神的忙著寫病歷呢,醫生確實挺辛苦的,作為同行,我是深有體會,總是有寫不完的病歷和簽不完的字。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值夜班不來急診,和吃飯的時候不來患者。當然,就算不是這樣也沒啥可抱怨的,每一個職業都有每一個行業的艱難,選擇了這一行,當然就得一起接受這行業的好與不好。我很理解他們的不易,所以心里也對他們很是尊敬,在就診的時候我從來沒主動表露過自己也是學醫的,怕那樣會影響他們的決策。我敲了敲門。
“你好大夫,我有點事想向你咨詢咨詢。”
“嗯?什么事?”
“我是702床的,我家娃中午就超過24小時了,到現在還沒大便,摸肚子也不硬”,“對了,排氣挺多的,經常能聽到放屁。”
“吃的多么?”
“每次吃不到30ml,餓了就喂,也不知道吃的算多不。”
“勤喂,要是明天還不拉,最好帶去新生兒科看看,看需不需要灌腸啥的。”
“那現在就是觀察著唄?”我心里仍然沒底兒,迫切需要一個肯定的答案。
“嗯,觀察著就行,明天再看看。”
聽了這番話我心里踏實還多,但依舊還是有點擔憂,“明天不會還不拉吧。”
這一等又是一晚上,每次喂奶我都翻開尿不濕搜尋,期盼著找到哪怕一絲絲便便的痕跡。而每次除了寶寶隔三差五放屁屁發出的卟卟,一無所獲。“寶寶,你的便便去哪里了啊?”我無奈的望著寶寶,他卻一臉單純,嘟著個小嘴,眼睛水汪汪的。
又到早上了,媳婦兒她姐帶我媽來得特早,進門第一句話就是:拉了嗎?回答她的是我無奈的搖頭。八點多,醫生查房如約而至。還是同樣的話:
“拉了嗎?”
“沒拉。”,“就偶爾放屁。”
“勤喂,再看看。”
“馬上都48小時了,不會有啥問題吧?”
“有沒有在出生的時候拉在臺上了?”
“不知道啊,助產士們沒有給我說啊!”
“有可能剛出生拉在臺上了,你可以去產房問問。”
“不過我見他肛門上有綠色的像便便的,但只有一點點。”
“那還是拉了嘛,勤喂點”
“我怕喂多了給喂壞了。”
“不會,你以為小孩兒傻啊,吃飽了自己就不吃了”,“勤喂點”。我還想問點什么,醫生已經轉身出門了。
“要不抱去新生兒科吧,怎樣?”媳婦兒試探性的問。
“嗯,我這就抱去看看。”說著我便包好娃,推著車去新生兒科。
新生兒科是個隔離病房,家屬與新生兒隔著道玻璃大門。新生兒都被放在保溫箱里,由護士照顧著;家屬只能在門外,從電視頻幕上看兩眼自己家的娃。每天就讓看一次,一次也就好像幾分鐘。我去的時候見有一對父子,應該是孩子的爸爸和爺爺,正央求著醫生,讓他們再看看自己家的孩子。醫生點開監控,找到他家孩子,放大,看著那娃躺在保溫箱里,戴著氧氣面罩,似乎身上還輸著一些液體。我看著都有點說不出的難受,而那對爺倆對醫生千恩萬謝后,神情專注的看著自家寶寶,眼神里全是疼愛。唉,全天下的寶寶都能健健康康出生、成長多好,就不用隔著個電視屏幕了。
我給醫生詳細說了病情,生怕遺漏點什么。醫生摸了摸孩子肚子,“也不硬,應該沒啥事”,“你啥想法?”
“我聽你們的,這個我不太懂,你們說咋辦就咋辦!”
“你這個是想要我們灌腸嗎還是再看看?灌腸肯定也有風險。”
“這個應該不像腸梗阻吧,他偶爾還排氣呢。”
“腸梗阻不太像,但是其他病也會這樣,像巨結腸。”
“那怎樣才能確診呢?”
“得做X線。”
“那有輻射啊,孩子才這么大點。”
“所以要不可以先灌腸,之后再觀察看看,要之后還這樣,那就再做檢查。”
“我聽你的,大夫。”
“不是聽我的,你自己決定,灌腸有風險,再觀察下也行。”
我心里沒底,太久沒拉也不行啊,先灌點出來吧。“那就先灌腸吧。”
登記完,簽好字,護士就抱著孩子和醫生進去了,我在門外面等著,門上還有扇窗,我隔一會兒就把頭伸進去,聽聽里邊的動靜。過一會兒就聽見里邊我家娃的哭聲,說不出的心疼,灌腸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還有一定風險。“娃啊,對不起,讓你受罪了。”
大致過了六七分鐘,護士把娃包好抱了出來,醫生對我說:“沒灌出多少,回去之后要勤喂,兩三天還不拉你就得過來拍X線片了。”
“好的呢,明白了,謝謝哈。”我抱過娃,娃又睡著了,剛在灌腸的時候還聽著他在里邊哭呢。“小寶貝,讓你受罪了,好好睡吧,爸爸抱你回去。”
抱回病房,媳婦兒,我媽,姐都圍過來問我情況,我給他們說完了之后他們也松了口氣,至少這兩天不用再擔心大便排不出來了,都已經給清洗干凈了。不過,這兩天過了之后呢?我又開始了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