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最唐朝

第四十五章 發難與化解

最唐朝 紫霄星河 3095 2019-12-19 07:00:00

  二公孫的考驗方星河給出了完美答案,吳可思心下大喜就要下車,被公孫玉竹給拉住了,“再等幾天,等他安心參加完中秋詩會”

  “真是麻煩”,吳可思很不耐煩,不過想想自己要的裙裝還得好幾天才能做完,勉強應下了。

  幾天的時間一晃而過,中秋詩會這日天氣很好,一大早就顯出萬里無云的秋高氣爽,方星河來到州學灶房正好碰上蘭東海,“你怎么還穿這身啊?”

  方星河往身上看看,這是此次動身前方金氏為他新作的麻衣,穿著舒服,透氣性更佳,實是春夏秋三季之最佳單品,“怎么了?”

  “這可是中秋詩會,你看看別人”

  剛才早看過了,個個都像方之仕衣著錦繡嘛,壓箱子底的都掏出來了。方星河笑笑,“今天滿州學都去,再加上地方士林得有多少人?滿眼都是錦繡,則錦繡也難免泯然眾人,倒不如我這麻衣獨占風流”

  蘭東海知道他是在頑笑,“你呀,你呀”

  吃完飯,兩人隨眾動身出城,經漁梁渡過沔水上鹿門山,最終的目的地是鹿門山中鹿門寺。

  鹿門山是與峴山齊名的襄州名勝,峴山有六朝羊祜,鹿門有東漢龐德公。此人德行高標,屢拒朝廷征召最終攜家躲入鹿門山中歸隱,遂使鹿門成為隱逸勝地。

  鹿門寺建在山中風景絕佳之地,恰寺前又有大片空地就成了文人雅集的好所在,六朝以九品官人法選才時,中正官就喜歡把地方俊彥聚在這里,可謂其來有自。

  一路上人很多,大片的錦繡襕衫士子外,身穿各色間裙的閨閣女子同樣成群結隊,據說每次中秋詩會都能成就不少好姻緣。除此之外還有看熱鬧的百姓,乃至來進漆器的異族商賈,儼然成了老少咸宜,合城狂歡的盛事。

  人群里方星河看到了張家私學的隊伍,依舊是張玉池帶隊,他人在州學的隊伍不便上前見禮,兩人隔空對視,會心一笑。

  笑完總覺得有哪兒不對,扭頭去看卻沒發現什么異常。恰在這時,衛南山走了過來,面色嚴肅,“我剛聽到馮子青幾人對你指指點點像是不懷好意,你小心點兒”

  方星河沒去看馮子青,點了點頭。

  “按慣例,每逢中秋詩會州衙中的品官們乃至地方賢達都會到,詩會中一旦出丑成了笑柄,州試也就完了,你切不可大意”,衛南山反復叮囑后走了,方星河也沒了賞玩風景的心情,凝神準備。

  不一時大隊到了鹿門寺前,州學及各私學學子都被集中起來聽刺史訓話,訓話前,使君照例要在學子們面前走一遭以示親民重文教。

  方星河見聚集時馮子青與蘭子林刻意湊到自己身邊,早就提起十分小心,果不其然,正當陳使君走過來時,蘭子林驀然道:“星河學弟,你……怎么這番穿戴?”

  突兀的一句吸引了周遭所有人的注意,陳使君加快腳步過來,看到方星河身上份外與眾不同的麻衣后皺了皺眉頭。

  蘭子林見狀心中暗道馮子青說的果然不錯,強忍住被一州刺史關注的緊張與隱隱興奮,續又道:“中秋詩會乃我襄州文華盛事,就連州衙都份外重視,學弟家有良田,令尊又在樂鄉縣衙作吏,何至于就穿的如此……?難倒是想特立獨行,別樹一幟?”

  陳使君臉色越發的難看,蘭子林最初聽說要從方星河衣著上發難時的忐忑也徹底消失了。

  這個新來的陳使君果然是古板成性,最恨人,尤其是年輕人與眾不同。但凡誰在他心中留下這樣的印象,浪蕩子的烙印就再難更改,據馮子青說州衙中好幾個官吏就為此吃了大虧。

  方星河無論如何料不到他們會從這個方向發難,也想不明白這有什么好讓陳刺史不快的,唯一知道的是陳刺史確實是起了怒氣,自己必須馬上化解。

  思緒電轉中,方星河絲毫不理會身邊的蘭子林,上前兩步走到陳使君面前躬身一禮道:“學生如此穿著實有內情容稟”

  “你說!”

  讓說就好,方星河心底松了口氣,“學生斗膽以詩上稟,愿為今日詩會拋磚引玉”

  此言一出,周遭越發的關注,陳刺史上上下下又看了看方星河的麻衣后點點頭。

  眾皆矚目之中,方星河無比愛惜的撣了撣身上麻衣,目光由陳刺史到旁邊賢達,環視中朗聲道: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吟誦完畢,方星河深情聲道:“家母慈愛賢德,自學生襁褓以來所穿衣襪從未曾假手他人,至今已十六年有余。今日身上所穿便是學生來州學前家母親手縫制,因白日還需下田耕作,遂只能晚就昏燈,強忍睡意的穿針走線。

  在蘭學兄看來,學生所穿不過一有辱盛會的寒素麻衣,但在學生眼中,身上針針線線無不飽含著慈母拳拳愛子之心,只此一心便抵世間錦繡綾羅千萬”

  見陳刺史聽的認真未曾插話,方星河續又道:“猶記得臨行前夜,家母邊為學生試衣,邊問學生‘中秋能歸家否?’,蓋因自幼至今,學生每逢中秋從未離過阿娘。今日又逢中秋,學生為能參加詩會盛事歡欣雀躍之際,忽思前言,遂臨行更衣,以寄相思”

  詩是急就,詩后之言卻是再真不過的真事,包括臨行前夜方金氏的那句問話,方星河說著說著腦海中浮現出方金氏燈光下戀戀不舍的眼神,再想到她今天過節時對自己必然會有的思念,剎那間引動真情,語氣越來越沉竟有些說不下去了。

  陳刺史臉上的寒霜徹底化開,目光掃過其他學子,但見不少人都面有戚色,顯然是被方星河勾動了情腸,畢竟人皆有父母,值此中秋佳節之日孰能無念?

  眼神一圈兒之后轉到諸賢達身上,陳刺史問道:“此子適才那詩如何,還請諸位鑒之”

  刺史身邊眾人都將目光看向一白髯老者,老者亦不多讓,拈須的手一點方星河道:“你這六句倒把老朽數十年前到長安讀書的舊憶給勾了起來,彼時家母健在,某亦不過一青矜少年,每逢遠行,身上所穿,足上所踏,一針一線莫不是……”。

  言至此處,同樣動了情腸的老者已是語帶哽咽說不下去了,片刻后方向陳刺史拱手告罪,“向來多少游子淚,都染慈母手縫衣。老朽失態了,還請使君雅諒。

  此子六句無華詞麗句,亦不炫諸般技法,卻于淳樸之言中飽含三春之深情,濃郁之詩味。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此二句直可使人淚下,好詩,好詩啊!”

  這詩本來就好,且最能共情,一聽就知道好,再有本地詩壇泰斗品評定調,等他說完,賢達群中立時贊好聲四起。

  陳刺史聽完,看向方星河道:“哲翁高見,爾之所吟的確是首好詩,但比起詩,某更取你這一片赤子純孝之心。”

  被尊為哲翁的老者撫掌而贊,“畢竟是使君居高望遠,以詩論孝,淳化風俗于和風細雨,此所謂王道治政,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也!”

  又一片贊聲四起中,州學大執事衛南山上前湊趣,說起了數月之前方星河以論孝之言宣教全州的舊事,恰為哲翁評價陳刺史淳化風俗于和風細雨做了最好的印證。

  陳刺史一直古板板的臉上終于笑了,居然還挺好看,看向方星河的眼神中也多了欣賞與贊許,“此詩何名?”

  方星河張口就要說,名字都到了嘴邊驀地福至心靈,“倉促之間實難名之,還請使君嘉賜”

  陳使君看方星河越發滿意了,目光環視一圈后,自矜道:“既是游子感念慈母之作,又是當眾吟誦,就叫《游子吟》吧”

  方星河一愣,隨后拱手為謝,這個謝禮倒是情真意摯。

  一片贊好聲中,陳使君瞟了一眼哲翁,哲翁人老成妖,瞬間領會,當眾建言如此佳作應予懸幡。

  這個略顯突兀的提議讓場面安靜下來。所謂懸幡是因詩會人來的太多,詩作難以周知,遂借鹿門寺中經幡將上佳詩作抄錄后懸于其上以便周知傳唱。

  是以懸幡之于中秋詩會就如考生之于科考放榜,一詩高懸,經百口千口傳誦,不數日便能遍傳襄州,詩作者自然也就一夜成名,成為地方士林人盡皆知的后起之秀。

  但也正因為懸幡的影響力太大,所以歷來慎重,往往都是要到詩會行將結束時才會為之,且往往懸起的都是成名已久的詩客之作。

  像眼下這樣詩會還沒真正意義上開始便已懸幡,且高懸的還是一個從不以詩名之的少年之作,實為前所未有之舉,絕不絕后不知道,若真懸上去的話空前是肯定的了。

  一片安靜中,事情的決斷權最終還是落回到陳刺史身上,“哲翁提議甚佳,將此詩懸幡不僅為嘉其詩,更為宣化孝道,懸!”

  又是哲翁率先撫掌,繼而言說此詩不比尋常不可無題記,并毛遂自薦。僅僅一盞茶后,就在陳使君訓話完畢的同時,今年中秋詩會的第一幅懸幡已高高掛起,這前所未有之舉頓時引得圍觀百姓一片熱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险| 常山县| 沿河| 象州县| 洛宁县| 密云县| 军事| 古丈县| 驻马店市| 海门市| 报价| 文成县| 和政县| 荣成市| 阳原县| 黄冈市| 曲沃县| 灵宝市| 石河子市| 天门市| 临沧市| 辽宁省| 广丰县| 聂拉木县| 诸城市| 新密市| 延长县| 古交市| 崇明县| 巩义市| 延津县| 鲁甸县| 阿瓦提县| 元朗区| 焉耆| 福贡县| 榆林市| 盱眙县| 梅河口市| 沭阳县| 深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