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猊劍丟失,并非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韓北狙其實也不怎么在意。
甘寧卻像一只斗敗的禿頭雞,無精打采。
在這個紅塵浮世中,從來就沒有誰靠著一把神兵利器闖天下的,重要的還是人。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甘寧暫時還不明白。
鳳昭勸甘寧,反正劍也丟了,還是自己弄丟的,也沒啥好抱怨。好在知道劍在誰手上,以后去蠻丹搶回來就是了。男子漢大丈夫,不要遇到一點小事就像個娘們似的。
甘寧想想也對,搶回來,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楚神機聽說了這事,表示很可惜。沒有赤猊劍,現在的甘寧就像沒牙的小狗,暴虐的戰場巨獸,一聲吼便可以碾碎他了。
每當楚神機和甘寧遇到大事,高興或者不高興,都會去山頂談談心。
今夜無風無月,只有一個傷心人。
“那個叫伏羅百剎的真有種,明知韓大人和鳳大人親至,還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樣。”甘寧回憶起當時的情況,還心有余悸,要是自己一人去,怕是明年的這個時候,墳上的草都有人高了。
韓北狙沒有指示甘寧夜襲的事需要保密,甘寧便全盤和楚神機說了。
他倆好的和一個人似的,說一下也不要緊,楚神機少言寡語,就和甘寧話多一點。也不怕口風不緊泄露出去。
說句實在的,即使出門到處說,誰信啊,一個年不過二十的女子,以一己之力對抗神策軍,好像還不落下風。
“伏羅百剎便是那日在亭中討茶喝的那個女人?還真是有緣啊。你以后怎么辦?”楚神機聽完甘寧的現場描述,問了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還能怎么辦,劍法不能丟,暫時先在兵器庫里選一把順手的劍用著。”甘寧哪有好辦法,這種思路很直接。
“可能劍丟了也并非壞事,自從你開啟了心識空間,能和赤猊初步溝通,但是一路走來,你太依賴赤猊劍了,劍以人為主,而不是劍馭人,正好這段時間,你多多涉獵一些劍道旁的東西,或許對你有好處。”
甘寧想想也對,鳳昭的冷鳶不就砍不動那個光頭,最后還是用手上功夫打平的,難道我甘寧沒了劍就要任人宰割。
“哎呀,小楚楚,別看你年紀不大,在武道方面心思還真不少,受教受教。”直到這時,甘寧才真正釋然了。
這邊兩人坐在山頂計較得失,整理心緒,而真正戰爭的靈魂人物也在復盤全局。
這場攻守之戰,便是老蠻王對陣殷鴻淵,老蠻王放任幾個兒子自由出戰,很少干涉,心寬的很。
而殷鴻淵則是謀定而后動,韓北狙夜探軍營是和殷鴻淵打過招呼的。
韓北狙狂歸狂,但是也不是個莽夫,那夜三人歸程的路上便有人接應,這都是提前計劃好的。
事情做得出人意料,不怎么合規矩,但是韓北狙也沒有完全自作主張,自己的上司還是要適當的尊重。
韓北狙敬重的人不多,而殷鴻淵則是其中之一。
巧的是,韓北狙和殷鴻蒙的關系也不錯,接應的人當中,正是殷鴻蒙領的頭。
雖說殷鴻蒙現在是國之棟梁,以前年少混江湖的時候,跳脫的事也做了不少。對于韓北狙的行為,殷鴻蒙是比較欣賞的。
首先一點,便是兩人都是膽大包天,肆意得很。
這群人,也只有老成持重的殷鴻淵壓著,才老實不少。
就在楚神機和甘寧還在聊赤猊劍的事,這邊在殷鴻淵的主持下,軍事會議也召開了。
到會人員是北境守軍真正的核心人物。
殷鴻淵、殷鴻蒙、神策十二衛、玄鐵軍凡是統領兩萬人以上的將領都在。
總共二十幾個人,殷夫人旁聽。
這種高級別的會議,楚神機和甘寧是沒資格參加的。
殷鴻淵很少說話,只是關鍵的地方發表一下看法,通常是嗯嗯啊啊。
說話最多的是殷鴻蒙,作為智將,大廳眾人對他的分析還是很信服的。
說道如今的局勢,就不得不談蠻王三子。
“蠻王提兵三十五萬,分成三部,好就好在分成了三部,三個兒子不爭氣,全都先要表現,以爭奪政治資本,對我們來說是好事。既然他們不是鐵板一塊,我們就有機可乘。”殷鴻蒙喝了口濃茶,接著說。
“我方連同神策軍在內,有二十萬,不論碰上蠻丹那部人馬,都是碾壓的局面。我方城池堅固,蠻丹這么多年一直在不懈努力,之所以毫無收獲,鷹愁關作了很大的貢獻。”
“這樣一來,地利、人和,我們就都占了,這個天時,似乎也漸漸向我們傾斜,天氣越來越冷,雪飄千里,這個時節,傻子都知道并不適合開戰,但是他們卻偏偏選在這個時候,這一點,我本人現在還沒想透。”
眾人聽聞,一陣議論,有人提出,莫非老蠻王年紀太老,這是他臨死一擊,又有人提出,蠻丹方面完全是虛張聲勢,用玄鐵軍來當他們三個王子的磨刀石,就純粹練練兵,并沒有具體目標。
這些都是將領們從戰場上的攻殺得來,有蠻丹的表現做佐證,似乎很有道理。
蠻丹蠻丹三部也就長子伏羅蒼鬼賣力點,每次攻擊都是全力以赴,雙方各有損傷。而次子伏羅道邪則陰的很,從來不正面交鋒,擅長旁敲側擊,每當看有機可乘,便殺了出來。
最小的兒子伏羅雪千秋,不知道是年紀太小還是膽子太小,完全一幅不作為的樣子,好像什么都與老-子無關,蠻丹右翼軍只有被玄鐵軍逼近,才會微微動上一下。
“大家或許不太清楚,蠻丹大軍三十五萬之外,還有一支很特別的軍團,之所以大家很陌生,因為這支軍團并沒有在正面戰場上亮過相。”殷鴻蒙神秘兮兮的說道。
“夜梟之名,在蠻丹也是很神秘的。”
“這個夜梟有什么特別的嘛?”一個玄鐵軍將領詢問。
“要說特別,也沒什么特別,據我們的探查,夜梟人數在五千左右,比神策軍稍多一些,蠻丹獨孤部覆滅便是夜梟的手筆,相信這件事這件事大家不陌生。”鳳昭說道。
“屠城滅國啊,五千人!”這時候眾將領才意識到這個所謂的夜梟軍團實力實力非同一般。
“正是如此,夜梟甚至和神策軍掰掰手腕。”韓北狙加上一句,“這便是這場戰爭最大的變數。”
“放任這么危險的敵人到處亂竄,我們卻知之甚少,實在不應該。”殷鴻蒙正經起來。
“現在我講一下夜梟的情況,大家心里有數。”
“夜梟軍團人數五千,建制接近神策軍,可以說便是模仿神策軍組建的。首領名叫伏羅百剎,實力不明,蠻王座下排行第三,年不過十九,手下近衛實力出眾著也不少,有一人光頭悍猛,一身硬功,可以和鳳昭開啟第四截的戰力一爭長短,真實實力不下神策衛,另有七人擅長聯手合擊之技,韓將軍也被困住了片刻。而且我們的探子最近都被斬斷了,現在并不知道夜梟的動向和目標。”
殷鴻蒙一口氣將夜梟的情況全部講了出來,大家一聽,韓北狙和鳳昭已經和夜梟領主交過手了,卻沒有任何實質上的進展,可見這個夜梟是相當可怕的。
“鳳昭和封昆岡去追尋夜梟的蹤跡,派上神策一個小隊一起,鳳昭閑著也是閑著。”殷鴻淵一錘定音,定下計策。
大家品了品,都覺得這個計策甚好,沒人反對。
接下來,便是城防方面的細節問題,一點點細細討論,一條條查缺補漏,尤其在對敵心態上,殷鴻蒙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輕敵,蠻王的三個兒子只要還沒有拼命,就不要輕視他們,只一個伏羅百剎便如此麻煩,或許他們現在做出的姿態都是假象。
最后,殷鴻淵總結道:“各位,當勉勵同心,不負國之所托。”
眾將稱是,便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