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時,柏景還以為自己看錯了。
因為眼前的這位典大俠,看起來卻是不怎么像一位俠客,而更像是一個溫玉書生!
不過略一思考,柏景便反應了過來。
這卻也正常。
畢竟這位典宗典大俠,乃是當下太子舍人何晏的門客。
那何晏又是一個頗為浮華之人,不但格外推崇那種清秀柔俊的書生之美,甚至其本人就十分俊美,平日里還頗喜歡修飾打扮,看上去面容細膩潔白,無與倫比。
以至于那位謚號為孝莊文皇后的公孫大娘,當年就曾對其頗為好奇,甚至還懷疑這何晏平日里是偷偷擦了粉。
而典宗能成為何晏頗為信賴的門客,放心讓其打理何家的產業,其人本身于形貌上,也必然是要過關的。
只不過柏景先前見了那典鐵牛,便早已經先入為主了,眼下再見這典宗這般模樣,倒也難免心中詫異了。
那典宗原本坐在席上,此刻抬起頭,見自家侄兒領著數人進來,當下先是一愣,便連忙放下手中原本在看的賬冊,目光掃視了過來。
“呵!”
待看清來人是誰后,典宗卻笑了:
“柏武,你這小子,不怕路上被差人抓起來,居然敢跑到我這里來了?”
“小弟想念您了唄!”
柏武見狀,也是笑著得意回應:
“再說,其實也沒什么危險,我來時便特意挑了條偏僻的路,那些官差平日里巡查的時候,向來可都是不看那邊的!”
“行了,你小子別貧嘴,說吧,這次冒著風險找上門來,又是為了什么事情?”
典宗當下站起身來,先笑罵了一句,隨后目光又望向了柏景,卻是好奇問道:
“另外,這位兄弟是?”
柏景聽這位典大俠終于聊到自己了,當下正準備答話,不料一旁的典鐵牛卻是已經率先嚷嚷了起來,大聲道:
“叔父,這廝乃是柏三哥哥的兄長,名叫柏景,平日里做生意的,好像說是有什么要事相商!”
“哦?”
聽了自家侄子的話,那典宗卻是好奇了起來,當下望向柏景,笑著問道:“你叫柏景?”
柏景見狀,連忙道:“鄙人正是柏景,字子青,平時都忙于行商,那鄴城南市的一笑樓就是我家開的,此番登門拜訪,卻是有事想請典大俠幫忙!”
典宗卻貌似對柏景的名字很感興趣,當下又笑著問:“我聽柏武說過,你們柏家乃是三兄弟,難不成另一人叫做柏文?”
柏景卻不知典宗問這個問題的意義何在,當下只得點頭回應道:“沒錯,是叫柏文。”
“沒什么,只是好奇罷了!”
典宗見柏景望過來的神色有些奇怪,當即便笑著擺了擺手,隨后卻又忍不住感嘆:
“說起來,你們家長輩起這名字的時候,倒也著實夠大氣!”
柏景雖然有些不明白這位典宗典大俠的意思,不過見其人心情不錯的樣子,當下便也抓住機會,一五一十地將那三百畝地的事情講了出去。
聽得那典宗卻是頗有些驚訝,最終也是沉吟了起來。
許久之后,那典宗笑了笑,道:
“能讓這三百畝荒地開辟出來,重新產出糧食,而不繼續荒蕪下去,到也算是一樁義舉,這個忙我可以幫!”
柏景一聽這話,當下心中便大喜,正準備感謝,不料隨即這典宗卻又道:
“不過……”
“不過,畢竟是和一位列候開口討要,因而哪怕看在你弟柏武的面子上,卻仍舊需要一些代價!”
“代價?”
柏文卻沒想到這位典大俠,居然會如此回答,當下也不由是一愣,隨后便忐忑了起來。
便見那典大俠笑著沉吟片刻,又道:“我也不要太多,就三百貫如何?”
“三百貫?”柏景吃了一驚。
畢竟這三百貫,雖說他們柏家倒是付得起,可卻也絕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典宗見柏景的神情,當下笑了笑,又鄭重承諾道:“三百貫,過幾天我去拜見那位易陽侯徐寵時候,便幫你們柏家把那三百畝地解決了,若是五天之內沒有結果,屆時這三百貫便必如數返還!”
“如何?”
柏景有些猶豫不決,當下看了自家弟弟一眼,卻見其點了點頭,一副頗認同典宗信譽的神情。
最終于柏景想到那三百畝地,也是咬咬牙,一狠心便同意了下來,當下卻是自懷中掏出了幾張紙錢,好奇問道:
“話說紙錢可以么?”
聽聞此話,典宗卻是皺了皺眉,沉吟了片刻,最終還是同意道:
“行吧,反正銅錢還是紙錢,拿來交稅時都一樣!”
說起來,這紙錢卻是早期那位公孫大娘創辦安利號時的產物。
那時候公孫大娘見四海商人大額交易的時候,隨身攜帶銅錢有諸多不利,便想出了錢莊這么一個機構,將銅錢存入安利號中,然后用作為憑證的銅票來交易,卻是方便了許多。
而那時候安利號富有四海,又頗有信譽,所以全天下的商人門,也都不會擔心那些儲存銅錢的安全問題。
而后等到本朝正式建立后,安利號所發行的銅錢被朝廷承認為法定貨幣,于是人們對銅票的稱呼也就逐漸成了紙錢。
只不過在本朝太祖公孫珣晚年的時候,太祖皇帝由于感慨安利號之日益強勢,擔心子孫后人控制不住這么一個幾乎壟斷了全國近兩成行業、并對其他行業影響力也頗大的恐怖財閥,便親自對安利號進行了一次拆分。
從此安利號一分為五。
而原先安利號下轄的錢莊,所有權也就被轉移到了財政臺的手下,由財政臺聯合一部分豪商,來負責紙錢的發行。
只不過自從錢莊轉移到了財政臺手下之后,這大燕朝的紙錢,卻是逐漸貶值了起來。
因為首先,這么一個富得流油的壟斷機構歸到了一幫老官僚手下,自然就難免會變得呆板、僵硬,甚至是被貪官污吏上下其手的。
畢竟上面雖然有規章制度,但人民的智慧卻是無窮的,底下自然也能想出應對之策。
就比如說,前幾年御史臺便查出了,有些錢庫的守卒在運輸銅錢的時候,居然會通過將銅錢藏進屁股中,進而偷錢!
以至于讓朝中一片嘩然。
因為用屁股藏錢這種事,實在是太過于匪夷所思了,簡直是突破了那些士大夫們的想象力和道德底線!
而另一方面,朝廷之所以要發行紙錢,本來就是有利可圖,本來在安利號時期,當時的紙錢就是超發的。
只不過貨幣發行權在安利號手中的時候,財政臺還可以監督一二,讓安利號不敢肆意妄為。
而當貨幣發行權在財政臺手中的時候么……
雖然當時擬定的是由御史臺來監督財政臺的貨幣發行,可是御史臺的人卻不懂貨殖啊,在財政臺的老油子眼中倒是十分好忽悠。
連帶著這大燕朝的紙錢,也都逐漸貶值了起來,近兩年通常一百貫的紙錢在市面上,僅僅有八九十貫的購買力而已。
至于為什么還能有八九十貫的購買力,卻是因為最初在本朝太祖時期,便規定了,朝廷所發行的紙錢,是可以用來交稅的。
再加上畢竟新朝興建不久,天下吏治尚清,財政臺那幫老油子行事也都還有底線,所以這紙錢雖然貶值了,可在日常中卻還能使用。
這也就是為什么典宗略一猶豫,便收下了的緣故,畢竟他打理的何家產業每年要交那么多稅,這三百貫的紙錢也是肯定能用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