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六點準,李思源就已經醒了,平常的晚上得給立力講故事,待得孩子睡了之后,要洗衣服,收拾家里,好不容易睡下,還得時不時驚醒著立力是不是蹬被子,所以每天早上都是在一大堆瞌睡債中醒來,從來沒有這么高質量的睡眠,此刻覺得神清氣爽,精神抖擻,偶有雞鳴聲,狗叫聲,在這寧靜的山村中更覺得生機勃勃。
李思源決定出去走一走。
在一樓院子里遇到老板娘,老板娘熱情的招呼著,并告訴李思源去后面的金光山山頂上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興復,還有號稱“小三峽”的培湖六峽,既然這樣,那就應該把相機背上,不枉這美景。
通往山頂僅有一條鄉間的小路,走的人并不多,所以路上野草眾多,野草上沾染著清晨的露水,并不好走,但是難得的是空氣清新,吸進去的全是樹木的味道,偶爾夾雜著一絲絲好聞的炊煙。
山林靜寂無聲,卻并不讓人害怕,相反,這是難得享受的靜謐時光,只是越往山頂,李思源越覺得累,背上的相機背包和手中的腳架也變得越來越沉,到了山頂已經氣喘吁吁。
山頂是一片開闊的空地,走過去才發現,老板娘所言非虛,培湖六峽就在山的這邊,蜿蜒的湖水繞過一座又一座山,像是姑娘腰間的輕紗,柔柔地向著前方而去,薄薄的霧氣自湖面升騰,給這一座又一座山蒙上了神秘的面紗,更絕的是晨光從薄霧中透射出來,直撤在金光山上,大概金光山便是這樣的來歷吧,不過這培湖六峽更不負小三峽的稱號。金頂山的背后,便能看見整個興復的美景,炊煙裊裊,湖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蘆葦將這興復映襯得更像一個世外桃源。
果然,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李思源發現,從金頂山上拍興復更能達到她心中想要的效果,而不同的角度,就能有不同的畫面來體現興復,李思源很為自己早起這個做法感到英明。
李思源都不記得自己拍了多久,反正最后端相機手都酸了,看了一下記錄,大概都有兩百多張,足夠了。
將相機收拾好,琢磨著這樣的美景,是不是該來幾張自拍,只可惜沒有自拍桿,不過相機的延時拍攝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照著剛才拍照的角度,給自己也來臭美幾張,雖說一個人在架好的相機面前不停的自我調整角度顯得很好笑,但勝在沒人,可以盡情的比剪手,前面,后面,左邊,右,右,右,等等,鏡頭里自己的背后分明還站著兩個人,李思源以為自己眼睛看花了,重新看了看屏幕,還是有兩個人,她下意識地回了頭。
這一回頭果然看到陸離和張致亮正站在她的后面,兩人就這樣同時把李思源看著,李思源又驚又窘,自己剛才那些可笑的自拍行為,怕是都被他們看在眼里了吧,這陸離和張致亮什么時候站在她背后的,剛才不是一直都沒有人嗎?她只得不好意思地石化在相機面前,一張未施粉黛的臉上通紅,舌頭打結似地說道:“陸…局,張…主任!”
其實陸離和張致亮很早就過來了,只是他倆剛才站在山頂右邊一個較小的平臺,而那個平臺比山頂要矮一米多,雜草眾生,并不容易看到,加上李思源在那里忘我的拍照,一點也沒有留意到。
倒是陸離聽到咔咔的聲音后,走上來才發現李思源在那里專注而又忘我的拍攝,張致亮本來要喊李思源,但是又看到她在自拍,這下反而不好意思喊她了,就這樣,直到李思源的角度調整到右邊才發現。
張致亮很合時宜的打斷了這尷尬的氣氛,“李思源,今天早上應該收獲了好片吧?”
張致亮指的是李思源拍攝的題材型照片,而李思源誤以為是指的她自拍的照片,當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沒有,都是自己瞎拍的。”
“我們差不多下山了,你也一起嗎?”
李思源本來怕和他們一起,但如果不一起,會不會讓人誤以為她還要在山上自拍,當下趕忙點頭回到“一起一起”。
下山的路上,陸離和張致亮還在探討興復的扶貧方案,基本討論的就是生態旅游,放著這大好的風景不用,豈不是浪費,而交通顯然成了首要條件,他們兩人旁若無人的討論著,李思源都快覺得自己成了多余的人。
不過又感慨,陸離年紀輕輕就坐上了這個位置,也不是沒有原因,他的努力都是有目共睹,平常聽說他加班是常態,像今天,大伙兒都還在休息,他卻先于眾人一步實地勘察,這樣的做事態度,想不做出成績都難,不由得想到前段時間周方圓的小道消息,聽說陸離又要高升了,不知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