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昭幾人行至典海司署衙時,見門口聚了一群人,吵吵囔囔的。
聞昭好奇,不明魏鏡為何將他們帶至此處,又本著湊熱鬧的秉性,二話不說,走了過去,擠進人群。
卻見一矮矮小小身穿寬大袍服,腳著木屐的長臉男人趴在地上嗷嗷大哭,幾個官兵手提佩刀冷眼旁觀。
聞昭不明所以,問身旁人
“大叔,他這是怎么了?”
中年漢子看她一眼,淡淡道
“主人帶了一些不該帶的東西,貨物被押,主人被抓,他跪這求情來了。”
聞昭一滯,回頭,魏鏡他們已行至她身邊。
那人跪在地上,嘴里咿咿呀呀說著讓人聽不懂的話,抱著其中一個官兵的腿求饒,官兵不耐煩了,一腳把他踹開,惡狠狠道
“滾一邊去!若再煩擾,休怪我們手下無情!”
聞昭皺眉,有些反感他們的做法,見那矮人蜷縮在地,正欲扶起,魏鏡攔住她
“再看看。”
聞昭只好忍著。
正此時,署衙內有人走出來,徐州刺史柳文成在典海司寺官陪同下出來,見門外亂作一團,寺官正準備找人問話,柳文成眼尖瞧見魏鏡,走下
“岐王,王妃,你們怎么來了?”
又掃了眼那些兵士,低喝
“這是怎么回事?”
兵士看了眼魏鏡,心有戚戚,跪下解釋
“稟刺史,昨日有輛商船進入,我們在船艙發現十多箱鐵礦,經過盤問,知道是這些倭奴國人的。由于此物特殊,我們便扣了船物并將那幾人押回衙內審問,幾人負隅頑抗,拒不回答,關押到現在。這個人約莫是那幾人的仆人,因當時不在船上,我們便未緝捕,今來此是為其主求情的。”
柳文成點點頭,又看向魏鏡
“王爺,您來此處是——”
“因后日出海,想來了解些情況。”
魏鏡簡單說明,柳文成點頭
“如此,王爺請便,下官還有些公事未竟,便先行——”
“爹爹。”
一聲嬌喚打斷二人對話,眾人看去,只見一粉衣嬌俏女郎盈盈走到柳文成身邊,笑容明媚。
柳文成頓住,對魏鏡介紹道
“王爺,這是小女思芙,今日剛從她外祖家回來。”
又對女兒道
“思芙,還不快見過王爺?”
柳思芙抬眸,望向眼前水月觀音一般的男人,俏臉一紅,低頭,見禮,聲如出谷黃鶯
“思芙見過王爺。”
聞昭心中涌出一股別樣情緒,看看今日特地穿戴講究的男人,若有所思。
“嗯,柳姑娘有禮了。”
魏鏡拉過聞昭
“時候不早,我們便先進去了。”
柳文成連忙點頭
“是是是,下官疏忽,您們先忙。”
說著,對柳思芙使使眼色,柳思芙不情不愿行禮相送。
幾人在寺官帶領下進了衙內,聞昭睨了眼身旁人,揶揄
“怎么不多聊會兒?”
魏鏡想了想,誠實回答
“辦正事要緊。”
意思是如果不是有事,他就愿和那女子多待會兒?
聞昭咬牙,手握成拳,魏鏡早有先見之明,伸手握住她的拳頭,哼笑
“小心眼,有你這個話嘮在旁邊就夠受的了,我哪敢招惹其他人?”
聞昭……
魏書悅悶笑,蕭衡不屑撇開眼,切!說情話誰不會?
……
晚上,魏鏡叫來譚齊高詢,三人將從典海司帶來的往來船只記錄及近一個月來海域出現的劫盜事故和天氣狀況一一翻看,聞昭端著幾盤點心進來
“累了吧,來,嘗嘗祁姝剛做的桃花酥。”
譚齊接過,微微一笑
“謝謝王妃。”
說著拈起一塊遞給高詢,高詢抬手未接,卻是放在唇邊咳了咳,看了魏鏡一眼,對譚齊道
“啊,時候不早了,不如我們先帶回去,回屋看吧。”
譚齊拿著糕點,手腳無處安放,又見魏鏡埋頭書案,并未要搭理他們的意思,飛快將桃花酥放入口中,咽下
“好——嗝!”
一個響亮的嗝聲,魏鏡抬頭,譚齊尷尬撓頭
“爺,那我們、嗝,”
譚齊苦惱掩唇
“就、嗝、先回去了、嗝——”
魏鏡擺擺手
“去吧,回去多喝水。”
“嗝、是。”
譚齊說完,捂著嘴,逃般躥走,高詢憋著笑,抱走倆人要看的冊子,躬身
“屬下告退。”
“嗯,看不完也沒事,明天還有一天時間。”
“是。”
高詢一走,聞昭一屁股坐在魏鏡對面,拿起一塊桃花酥嘗了起來,魏鏡從書冊中抬頭瞥她一眼,揚唇,手下不停,拿著筆在紙上點畫。
幾個下肚,聞昭心滿意足舔唇
“祁姝的手藝就是好。”
魏鏡一頓,看著粉色的花瓣狀糕點,動了動唇
“喂我一個。”
聞昭正喝著水,聞言一頓,放下茶杯
“你喜歡吃?”
記得上次魏書格好像提到過一次,她一直以為像魏鏡這樣的是不喜吃甜食的。想著拈起一塊小一點的,遞至魏鏡唇邊
“吃吧。”
魏鏡眼不離書,就著她的手咬了一口,咽下,皺眉
“糖放多了。”
聞昭點頭
“我愛吃甜的,所以特意讓祁姝多放了。”
說著將手里剩下的吃完,魏鏡抬眸,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
聞昭后知后覺
“你說甜了,我以為你不會再吃了,所以——”
魏鏡不語,突然放下筆,對她勾勾玉指,聞昭不受控制,湊過去,魏鏡卻只在她耳邊輕聲
“去給我泡杯茶來。”
聞昭……
臉紅了一下,瞪他一眼,起身拿過茶具準備泡茶,這時門卻被敲響了,柳文成的聲音傳來
“王爺,您睡下了嗎?下官有要事相求。”
倆人對視一眼,聞昭打開門,柳文成披了件外袍站在門口,看見她,抬手
“王妃,下官有要事相告,王爺他——”
聞昭讓他進來,指指魏鏡
“在那呢。”
柳文成走到魏鏡跟前,突然跪下
“王爺,請您一定幫幫下官,救救小女。”
魏鏡扶起他
“刺史請細細說來。”
柳文成點頭
“今日小女回府后便一直在房中未出門,晚膳那會兒,她的貼身丫鬟說她睡下了,下官只當是她累了,也沒在意,直到半個時辰前,小女的侍婢海棠哭哭啼啼拿了張字條找來,說小女被人擄走了。下官就這一個女兒,無法,便過來煩擾王爺。”
魏鏡安撫他
“無礙,人命關天,此事本王定然不會袖手旁觀。”
柳文成感激涕零,連忙跪下磕頭
“下官謝過王爺。”
魏鏡再次扶起他,問
“那張字條呢?”
柳文成慌慌張張摸摸胸口,掏出一張紙
“您看”
魏鏡展開,只見紙上簡單寫著
“明日亥初三刻,淮江口岸,銀十萬”
魏鏡皺眉
“柳姑娘房中可有仔細搜查過?有無其他痕跡?”
柳文成搖頭
“海棠送信過來后,我便將府里搜了個底朝天,除了您這兒和西院,其他地方都查過,什么痕跡也沒有。”
魏鏡了然
“如此,一會兒本王將他們叫出來,你只管搜查。”
柳文成有些不好意思
“下官無意冒犯,謝王爺成全。”
魏鏡淡聲
“救人要緊。”
……
一刻鐘后
“所有人集合!”
“是!”
“柳姑娘失蹤,王爺有令,爾等房中需搜查,所有人,原地待命,等待搜查結果。”
眾人中有沒睡醒的,迷迷糊糊,嘟嘟囔囔
“真是,干我們何事,又不是我們擄走的人。”
高詢皺眉,眼神凌厲地掃那人一眼,身旁一兵士冷汗直冒,推醒那大漢,大漢對上高詢的目光,打了個激靈,歉然抬手,扇自己幾個嘴巴子
“小人知錯!小人該打!”
高詢冷然
“行了!我知道大伙兒有氣,可此事人命關天,輕慢不得!”
“是!”
……
柳思芙閨房,魏鏡在房中巡視一周后,來到房門口,問跪著的婢女
“柳姑娘回來后,你便一直沒有看見她?”
海棠低著頭,抽噎
“是,姑娘隨老爺回府后呆在房里,姑娘說她有些乏累,想休息一會兒,讓奴婢晚膳不要叫她,凈過身,奴婢便服侍她睡下了。半個時辰前,奴婢見時候不早了,想著姑娘該醒過來了,便進房中看她,掀開被子卻發現床上是空的,可她的鞋子和外袍還在。又在床頭看到這張字條,奴婢害怕極了,找來刺史將事情告訴了他。”
魏鏡觀察她的神色,見她低著頭,抽抽噎噎,身子一直在抖,顯然是被嚇到了。
魏鏡抿唇,環顧四周,突然問
“你剛進來時,可有發現房中有何異樣?窗戶什么的是緊閉的?”
海棠抽噎聲一頓,側頭想了想
“奴婢進來時房中未亮燈,待奴婢掌燈,床簾是放下的,屋內沒有什么異樣,窗戶,”
海棠朝房內看了看,小聲
“靠池塘那扇是開著的,擔心姑娘受涼,奴婢進來后便關上了。”
魏鏡指指床對面
“那扇?”
海棠點頭,魏鏡走進去,來到窗前,推開窗,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偌大的池塘,片片荷葉上幾株花骨朵立在上邊。
魏鏡垂眼,伸手,輕輕撫摸窗臺,用手指沾了點灰,放在鼻尖,片刻皺眉
“你進來時,可有聞到房中異味?”
海棠低頭,想了片刻,慢慢點頭
“您這么一提,好像是有點。小姐素來喜好清雅之香,當時奴婢進來聞到的似乎比平常要濃上許多,只當是小姐燃的,沒多在意。”
魏鏡淡淡點頭,看向柳文成
“刺史,我適才在窗臺上發現一些迷魂香的余燼,照海棠所言,令媛很有可能是被人迷暈,而后帶走的。至于時間,應該是天黑時,方便行事,”
魏鏡一頓,突然問
“池塘附近可有偏門?”
柳文成點頭
“有的,小女愛荷,下官便命人在其后院修了一個池塘,為了方便工程事,便在院側開了小門,欲等池塘建成再封上。后來,因公事繁忙,一時忘記了,難道——”
魏鏡點頭
“想必那人很是了解府內布局,要么是跟蹤多時,要么就是府中人或與府中人相熟。”
柳文成懊悔,拍拍大腿
“我的兒啊,是爹害了你呀!爹爹怎么對得起你死去的娘哦!”
聞昭不解
“若是熟人,為何要用迷香入室擄人?誘騙豈不更方便?”
看那柳思芙心思單純,不像是機謹之人。
魏鏡點頭
“不知池塘是何時建成?”
柳文成回過神來,回憶
“去年八月底吧,為了趕上荷花盛開好季節,我特意讓人加了工時,難道您懷疑是那些匠人?”
“一切皆有可能。對了,你們回來時,可有發現有人跟隨或者有什么反常的人或事?”
柳文成低頭凝神片刻,忽然一拍腦門
“啊,是了,今早那個倭奴國的仆人!我那女兒心善,見其被打傷,好心扶他起來,給了他一點銀子,您說,會不會是他見財起意?”
“這樣,”
魏鏡若有所思,片刻
“如果真是那樣,恐怕他們就不是見財起意那么簡單了。”
“您是說——”
“刺史,您現在就去派人暗中打聽那人的下落,然后通告典海司的人明日封海,但不要聲張,以免激怒他們。”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