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個小村莊二道街上這戶人家,此時此刻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從外面看這家人的房子,在當時的農村,算的上精致了,院子不大,最前面是三大間房子的空間,大門在正中間,門頭很高,大木門,刷著紅漆,由于有些年頭了,顏色開始淡去,好多地方開始脫落。
在那個年頭,沒有幾家人給自己門上刷漆,基本上人家能有個門就不錯了,好多人家都是做不了這種門的,大多數都用一根一根的樹枝用鐵絲固定,自己做的門。
這家人的門上自己寫的春聯,由于剛過春節還很顯目。門還關著,還沒有打開,左邊是一大間房子,隔著一扇小窗戶依稀可以看見,放的都是雜物,雖然說是雜物,但是放的很規矩,一點不顯的凌亂,右邊也是間房子,大小上差不多,里面應該是住著人。
穿過大門,迎臉的是個是個屏風墻,左右都通,左邊出去,是廚房,一共三小間,做飯的一間,里面的餐具廚具放的整整齊齊,靠墻是一個農村最常見的用土和磚砌的大灶,大鐵鍋的鍋沿要高處灶臺很多,灶臺附近有一個爐子,在往一邊是個大水缸。
對面是一個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櫥柜,挺大的,基本上占據了整個一面墻,分三層,最下面一層里面放的全是餐具廚具,中間一層放的是一些做飯用的食材佐料什么的,看的出來,這家人應該生活條件還不錯。
中間的一間應該是全家人吃飯的地方,正中間一個大桌子,四面放著一圈板凳,高低不齊,大桌子旁邊靠門的地方還有個小桌子。第三間房子里面放了幾輛自行車,估計是專門放自行車的地方。
屏風墻右邊出去是個小花園,里面種了好多花花草草。由于春節剛過,也分不清楚種的什么東西,畢竟還是冬天。
小花園后面就是一個用柵欄圍起來的豬圈,圍墻邊上用茅草做頂,搭的一個棚子,里面還有幾頭豬在豬圈里的棚子下面睡覺,在往后是羊圈和雞窩,連在一起一直通到后墻院子里。
整個院子除去這些基本沒啥空間了,就剩下中間大概三四米寬的過道。穿過過道后面比較寬,一下五間房子一字排開,每間房子都很寬敞,正中間是大堂,一進門,就可以看的一幅大的中堂畫。
畫的前面是個很大的柜子,上面整齊的放著很多香爐等一些東西,左右兩邊放的全是木制長椅,正大堂放著兩個大堂椅。左邊靠大堂的一間房子住著兩個老人,邊上的一間也住著一個歲數更大的老太太,看來他們家現在已經是四世同堂了。
右邊的一間房子住著大兒子一家四口,還有一間住著家里的幾個女兒,家里的正大門右邊那間房子應該是住著家里的二兒子!整個院子其實在當時的農村來說不算大,但是屋里屋外,都透著干凈清爽。
此時此刻,一家人全在大堂!商量著明天辦孩子滿月的事。堂屋里洋溢著開心的笑聲,外面的小雨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們。兩個老人坐在大堂的堂椅上,老太太手里抱著初一,初昌俊懷里抱著初二。
這時候,老太太突然站了起來,把懷里的初一交給兒旁邊的大女兒,很有威嚴的說到。
“都別說話了,下面開個會,安排一下今天各自的任務。”
“今天主要是有這么多事要落實,一個是明天要用的菜和饅頭必須準備好,菜要去鎮上買,還要準備好煙酒,一共請多少人,安排多少桌,等下就算出來。第二件事就是安排好場地,如果明天繼續下雨,就要考慮好搭帳篷,不能淋雨吃飯!第三個事就是殺只羊,還有明天要用的雞,并且把肉要全部煮熟,明天做飯的廚師直接就可以用了。最后一件事就是通知一下各家各戶。還有明天需要幫忙的族人,比如說做飯的,上席的時候端盤子,端碗的,還有來客人以后做登記的,放鞭炮的,對了還要請個戲劇班子,熱鬧熱鬧,下面大家討論一下誰去干啥,然后今天務必都要做好。”
初俊昌說:“我下著雨就不出門了,在家里統計人數,算算各項開支,以及所用的東西。”
大女兒說:“去鎮上購買所有的菜我去,我們村上有戶人家在鎮上做蔬菜生意,我還能和他說上話,也許可以便宜不少!”
老二初世民說:“我在家里負責殺羊殺雞。”
老三初世密說:“我負責通知各家各戶,然后回來在叫幾個年輕人搭帳篷。”
女兒初云芳說,“我去聯系我的小學同學,他們家是常年在外面給人家紅白事唱戲的。現在春節剛過,應該不會太忙,就算有活要忙,我也要把想辦法他們請過來。”
小女兒初云敏這時候說到,“你們都把活分完了,我們干啥,我不能閑著啊!”
大姐笑著對最小的妹妹說到:
“就你這個瘦小的樣,一陣風把你吹跑了,我們還要去找你。”
初云敏聽大姐調侃她,故意轉過臉,笑著給老太太說到,“娘,大姐欺負我,你管不管啊!”
老太太這時候回過頭對小女兒說,“要不你跟著你大姐去買菜把,回頭你在廚房幫她收拾好。”兒媳婦李巧云這個時候從門外面也進來了,這幾天由于天氣原因,一直在房間里沒出門,聽到他們分配任務,自己也過來要點事做。
老太太笑著說,
“你現在是我們家的大功臣,你現在的任務就一樣,好好休息,把我的兩個大孫子帶好就可以了。”
初云敏看見大嫂進來,悄悄來到她的后面,一把抱住了她,說到:
“大嫂,我都沒分到活干,跟著大姐混混,你還想分啥活啊。現在外面下著雨,要不你在家里收拾收拾。”
就這樣,大家各自都領了各自的差事去忙了。
老太太也很滿意,一個人繼續坐在堂椅上,用手不停的搖晃著旁邊的那個躺著她的大孫子的大搖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