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是每個人發自內心的追求,平靜的生活是在你經歷過風雨之后,你才能體會到它的可貴。
人生就是這樣,沒經歷過病痛的折磨,你不可能真正意義上的知道健康的可貴。
老祖母這場病,帶給初世民一家很多教訓,也帶給老祖母很多反思。
人要知足,現在擁有的一切要珍惜,不要把別人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
老祖母在女兒家住的這兩個多月,也算是自己用親身經歷詮釋著世態炎涼,自己的女兒當然沒問題,可是女兒的一家人就不一定了。
老爺子接老祖母回家,老祖母反而感覺輕松了好多,畢竟初家莊才是她的家。
初世民和李巧云把老祖母的房間收拾的干干凈凈,之后老祖母在也沒有提起生病時候說到的話題。
大姐夫的樓板廠現在是搞的風聲水起,每天初柯帶著兩個弟弟,在張師傅的帶領下全力生產樓板,大姐夫和猛子兩個人負責聯系業務,初政負責原料的進出。
老太太看到大姐夫的樓板廠步入正軌,懸著的心也算放下來,初世民和李巧云夫妻二人分家分了出去,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初世密和唐繼堯的婚事基本上也定了下來,現在就等唐繼堯的工作調動落實。初云芳懷孕,來信說一切都正常,也快要生了。初云敏大學也快要畢業了,聽說也在學校也談了男朋友。
總之一句話,一大家人中的每個人都在沿著正確的軌道生活著。
初一初二兩個小孩在學校里的表現喜憂參半,初一的每門功課都很好,在班級里歲數雖然最小,但是他的學習成績卻是最好,每次考試基本上都是第一名。初二就不行了,初世民就是每天回家給他輔導也沒有用,他的心思就沒有在學習上,家里的手表,收音機,這些東西到時初二的關注點,別看他歲數小,拆裝起來像個小大人似的!
初世民現在也管不了這么多了,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對孩子的教育就要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初一對學習感興趣,我們就往學習上培養。初二不喜歡學習,就不要強求,也不要用初一的標準來衡量初二!
既然初二天生喜歡和機器打交道,我們就最大限度的滿足他,動手能力強也是他的優勢!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初世民的這些想法最終就慢慢演變成了,他以后教育兩個孩子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