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燈火通明,劉健柏正將最后一個菜端上飯桌,看到劉夢柔,抬頭笑著說:“回來啦,吃飯吧。”
“好,我先放東西。”劉夢柔急匆匆地回屋,她心里有些沒底,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
正當劉夢柔糾結不安的時候,屋外傳來了劉健柏的聲音:“小夢,好了沒?”
“哦,好了好了。”
劉夢柔深吸一口氣,走出了房間。
餐桌上放了兩個碗,一個大碗,一個小碗,碗里都盛著劉夢柔最愛喝的紅豆薏米黑米粥,還有幾個菜,也都是劉夢柔愛吃的家常菜。
劉健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著劉夢柔。
劉夢柔走過去,假裝沒事地問道:“爸爸,你提前回來了怎么不說一聲?”
“我想給你一個驚喜嘛。誰知道……幸好趕上了。”
劉夢柔低著頭沒說話,只是不斷地用湯匙輕輕攪動著碗里的熱粥。
劉健柏看著她,半晌,深吸一口氣,愧疚地開口:“小夢,對不起。”
劉夢柔依舊低著頭,用湯匙攪動著熱粥:“都過去了”。
“對不起,我不是一個好父親,我都不知道你經歷了這么多,我不知道你小時候被人欺負了這么久,我……”
劉夢柔抬頭,看見她的父親已經淚流滿面。
劉夢柔慌了,急忙拿來紙巾,遞到劉健柏的手中,握著他的另一只手,輕聲安慰:“沒關系的,都過去了,我已經放下了,沒事了。”
“其實我早就應該發現的,你原來是多么開朗、多么愛笑的一個人啊,后來卻越來越沉默,眼里的光越來越少,嘴角的笑也越來越少。”劉健柏擦了擦眼淚,看向劉夢柔:“我懷疑過,也想找你聊聊,可是你那時已經不再信任我了,你不愿跟我聊天,也不愿與我談心,甚至不愿意見我,每天放學后都只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我只好問身邊的人,他們都說“孩子長大了都這樣”,我就沒再多想”,劉健柏眼里都是懊悔,他說:“我為什么就沒再多想想呢,我為什么就沒堅持與你聊天呢,我為什么……就將你一個人放在了那么一個陌生的地方呢?我……”。
劉夢柔依然握著他的手,小聲開口:“爸爸,我確實恨過你,在我被你騙到姥姥家的時候,我以為你也把我拋棄了,那時我恨過你;在我被他們欺負、排擠的時候,我一直很希望你能來接我,救我脫離這一切,可是你始終沒有來,那時我也恨過你;在我……”,劉夢柔的話語中逐漸帶了不可抑制的哭腔,她深吸了一口氣,攢夠勇氣,繼續接著說:“失去笑笑的時候,我也恨過你……那時我固執地認為:都是你害我變成了這樣,如果不是你將我送到那里,我就不會經歷這一切。所以,那時的我,最恨的不是欺負我的那些人,也不是關雅琳,而是你,我覺得你是這一切不幸的源頭。”
劉健柏的手不住地顫抖,他瞪大雙眼盯著劉夢柔,他絕不曾想過她最愛的女兒心里曾藏著這樣的想法,可是,這……其實都是他的錯。
劉夢柔握著劉健柏的手,繼續說:“可是,爸爸,后來,我明白了,你已經做了你自己能為我做到的最好,你已經將自己每一個時間段所擁有的一切都給了我。所以,我不能因為沒有得到我所需要的,沒有得到全世界最好的,就遷怒于你,否定你對我的愛。”
劉夢柔安慰地拍拍劉健柏的手,繼續說:“爸爸,你不是超人,你也不用成為超人,我們互相保護。”
劉健柏看著劉夢柔,半晌才開口:“小夢,你長大了。”
是啊,她的女兒長大了,變得堅強、勇敢、亭亭玉立,可是,他還是會懷念當初那個扎著雙馬尾,吵著要吃冰淇淋,全身心依賴他的小女孩,只是,那個小女孩,被他弄丟了,丟在了劉夢柔5歲的那一年。
他真的不是一個好父親,他后悔了……
劉夢柔似乎是看出了劉健柏的想法,笑著開口:“爸爸,你別自責,我更喜歡現在的自己。”劉夢柔頓了頓,笑了一下,繼而說:“而且,不管我怎么樣,我都是爸爸的女兒啊。”
“是啊,無論怎么樣,你都是爸爸的好女兒。”劉健柏笑著揉了揉劉夢柔的頭,一臉寵溺。
劉夢柔回到自己的位置,深吸了一口氣,笑著說:“爸爸,今晚的菜可真香啊。”
“香你就多吃點。”劉健柏笑著給劉夢柔夾菜。
“嗯,我今天要吃兩碗。”劉夢柔笑著比了一個“二”在頭頂,好像小兔子一樣。
“哈哈哈哈……”,劉健柏看著劉夢柔耍寶,想:“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她都是我的女兒,是嵐嵐給我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我一定要好好護著她。”
本來劉夢柔有把握將整件事情完美翻盤,將真相原原本本地呈現在眾人面前,還自己一個清白的同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教訓一下那些人。怎料,人算終究不如天算,半路殺出個張榮軒。所以,這天過后,W大學生眾說紛紜,充分發揮了當代大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亦真亦假地編出了好幾個版本,甚至已經有人在校園貼吧寫起了同人文。
劉夢柔又被迫地紅了一把,真令人頭大啊!
雖然事情最終得到了解決,雖然劉夢柔與向陽都是整件事情的受害者,雖然有句古話叫“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又有幾個人會在乎最終的真相呢?他們關心的只是茶余飯后的談資而已,以便他們的大學生活不至于太過枯燥乏味。所以,最終,向陽為了避嫌,還是辭去了助教的職位。而劉夢柔,花了比高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沖刺期末考試,用實力堵住了殺人不見血的悠悠眾口。
伴隨著獎學金到賬的聲音,劉夢柔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暑假。與此同時,她收到了王念安的好消息——下次見面,請尊稱我為“準北大學子”。
功夫不負苦心人,她們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