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肢斷腿。
四周的一切,令人慘不忍睹。
雖然戰斗已經結束了,但是整個戰場,戰斗過后的痕跡,無一不在告訴眾人,戰斗經過的殘酷。
戰斗是殘酷的,結果卻是令人欣喜的。
經此一役。
熾火麾下的五萬大軍,近三分之一人馬的都在這場戰斗中受傷和死亡,可謂是元氣大傷。
短時間內。
熾火肯定無力再戰,更不可能組織人馬進攻老熊嶺。
但鳳陽的新軍也損失同樣不小,此役中,受傷與死亡的人數達到了五千人之眾,是鳳陽新軍組建以來,損失最慘重的一次。
虎狼之師的名號,果然是名不虛傳。
老熊嶺內。
看著剛剛經歷完了一場最殘酷大戰后的將士們,木城率領著眾將領,前往剛搭建的軍營,對受傷的將士,一一的進行了慰問與關心。
“怎么樣?虎狼之師的名號,名不虛傳吧?”走在臨時搭建的軍營中,木城一邊關心、慰問受傷的將士,一邊對著身旁的將領詢問起來。
“確實如此,面對如此突然的襲擊,對方還能爆發出如此強大的戰斗力,確實是出乎我們的意料。”
“如果是正常交戰的情況下,恐怕結果只會比現在更加慘烈。”
“是啊,若不是親眼所見,真的不敢想象,對方居然如此厲害。”
“虎狼之師,不愧是虎狼之名。”
……
無一例外,所有人提起熾火的軍隊,臉上全是凝重與后怕的表情。如果眾人可以選擇,所有人都不愿意與這樣的軍隊為敵,因為實在是太可怕了。
“怎么?你們這就怕了。”看著全部都是一臉憂色的屬下,木城不由的皺眉,轉身,滿臉威嚴的盯著眾將領,厲聲的質問。
這不是木城想要的效果。
如果連領軍的將領自己都先產生了懼意,那么那些始終沖在最前線的將士該怎么想,以后再面對敵人的進攻時,還怎么能鼓的起勇氣一戰。
所謂將熊熊一窩,兵熊熊一個。
將領是軍隊的魂,是將士在戰場上的唯一支柱,只有將領心定了,那么將士才能勇往直前,才能舍命進攻,貫徹將領下達的命令。
“都打起精神啦,看看你們現在像什么樣子。”看著依舊心事重重的眾人,木城大聲的對著眾將領呵斥道:“對的起那些死去和受傷的將士么,他們在戰場沒有畏懼,用自己性命去完成你們下達的命令。”
“將軍?”
“我們?”
聽著木城的訓斥,以及那些聞聲望來的將士們,幾人羞愧的低下了頭,為了自己剛剛表現出來的怯懦感到無地自容。
恨不得現在有個地縫,直接一頭鉆進去。
“你們都仔細想想,我們鳳陽新軍才成立多久,才經歷過多少的戰斗。而對方呢,訓練的時間是我們的數十倍,經歷過的戰斗不下數十次。”
訓斥完畢。
為了鼓勵和重塑將士們的信心,木城又隨即高聲的沖著眾人喊道:“雖然我們這次是偷襲,但戰斗的本質就是不擇手段。而且你們都捫心自問,在與敵人戰斗的時候,誰不是堂堂正正的與對手,一刀一劍的拼過來的。”
“結果是我們勝利,我們贏得首戰的勝利。”
“我們與他們相差的只是時間與戰斗經驗,他們與我們一樣,都是血肉之軀,難道我們會比他們差么?”看著已經被自己重新激起信心的眾人,木城再次朝著眾人大聲的問道:“反正我不信,我相信你們將來只會比他們更加勇猛,你們相信自己?”
“我信。”
“我們相信。”
“我們才是最厲害的。”
………
“鳳陽新軍必勝。”
“鳳陽新軍必勝。”
………
群起激憤,斗志昂揚,眾人不約而同的吼了出來,喊出了鳳陽新軍必勝的口號。口號聲直插云霄,響徹整個老熊嶺,也響在鳳陽新軍每一個人的心中。
熾火軍帳。
正大發雷霆的熾火,聽著老熊嶺突然傳來的‘鳳陽新軍必勝’,頓時反應過來,偷襲自己對手居然是鳳陽剛剛逐漸不久的新軍。
一支從來沒有經歷過真正戰斗的部隊,居然將擊敗了自己五萬精銳部隊。
想到這里。
熾火不由的怒上心頭,不甘的怒吼起來,熾火不能接受,無法接受,更不愿意接受這樣的打擊。
“你們都聽到了吧。”
“他們這是在向我們挑釁,你們能忍嗎,告訴我你們能忍嗎?”看著愁眉不展的眾人,熾火手指老熊嶺方向,滿臉猙獰的吼道。
“你們能忍嗎?”
“不能。”
“不能。”
“不能。”
………
“很好,這才是我熾火的兵,那我們要怎么辦?”熾火再次大聲的吼道。
“血債血償。”
“血債血償。”
“血債血償。”
………
“吩咐下去,三日后,發動總攻。這一次,我們要將老熊嶺還有那數萬鳳陽新軍,全部殺個片甲不留,為我們死去的兄弟報仇。”熾火雖然憤怒,但是沒有失去理智,知道現在最要緊的是什么。
凝聚軍心,恢復軍力。
這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其他的都要放在這個后面。
而后。
熾火將所有全部遣散,只留下了其中一名心腹,不甘的從懷中,取出軍師臨行前交給自己錦囊。
原本熾火是不打算用這錦囊,憑自己實力取勝。可是事情如今發展到這一步,已經容不得熾火考慮那么多了。
熾火不是莽夫,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看明白了,看明白了就按計劃行事。”看完軍師交給自己的錦囊后,熾火將錦囊遞給對方,無比鄭重的交代道。
“屬下明白。”
“好,那你下去準備,這次不允許有任何意外。”說著,熾火將錦囊直接丟到火盆內,任由錦囊被大火燒毀。
接下來的幾日。
老熊嶺一切正常,木城也沒有在安排夜間騷擾,全力的組織老熊嶺的防御工作,而熾火也在這期間全力備戰。
雙方都在積蓄力量,準備后面的大戰。
因為雙方都明白,這一切都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倒是張將軍,期間數次前來找木城,詢問老熊嶺的防御事宜。雖然名義張將軍還是老熊嶺的最高統領,但木城現在,儼然已經成為了實際掌權之人。
鳳陽新軍也成了老熊嶺所有人唯一的希望。
與此同時。
常侯的后續部隊也正日夜兼程,全力以赴的朝著老熊嶺方向趕來。按照路程來算,不需七日,后續的五萬大軍便能趕到與熾火回合。
至于樂慶。
因為距離丹陽路途遙遠,為了盡快的支援老熊嶺的戰事,所有樂慶每到一處城池,便會馬上召集附近的隊伍。讓駐軍的隊伍,先行都分出一半的軍力,立即前往老熊嶺進行支援。
幾日下來。
雖然召集的隊伍不多,但前前后后加起來,也有了小兩萬人人馬,朝著老熊嶺急行軍。
不出意外。
最先出發的數千人,應該能夠在大戰開始前,趕到老熊嶺,支援木城等人,緩解木城與張將軍當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