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我阿爹他,他怎么一下子老了這么多啊?”宋澤哽咽著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陣法怎么會出問題呢?”
金舒雙手背后,搖搖頭說:“具體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當時文山仙人說只要將琵琶精的魂靈打碎,將其碎靈融進陣法中,再將陣法里的水取出給病人服下,病人就可以痊愈了。”
“陣法里的水?哪里來的水?”
“文山仙人當初用蒼茫山的山頂寒冰鑄造了霜月,其實還有剩余的一些寒冰被文山仙人藏于冰窖之中,這次將其取出,用真氣化水,以寒冰之水畫陣而成的。我當時靈力只能勉力維持自身,便無法參與護陣,只能呆在陣外等候消息。”
宋澤疑惑,問:“那姑父是如何知曉陣中情況的?”
“多虧了明城散人。阿澤你也知道,每個人只要踏上修道之途,便與自己的命星緊緊相連,修為越高,命星對天道的影響越強烈。那無名喪生的九層修士不說,就是文山仙人這樣的宗師修為散盡,天象都會有變。明城散人在關中察覺到此事,便告知于我了。我同明城散人一道去水陣查看的時候,那五名修士已經救不回來了。”金舒眼底青黑,,已經開始顯現中年老態,他自從取心頭血為夫人延緩病情到現在控制局面,早已經心力交瘁,短短數月,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大不如從前。
宋澤可是記得之前姑父與姑姑恩愛非常,姑父靈力充沛精力飽滿,完全像個二十來歲的青年模樣的啊。
一般踏上修道的修士,通常不會輕易染上歲月的痕跡,因為斷了輪回之路,便相當于把輪回的歲月一同拿來去用,全看自己如何修煉了。宋澤想到,阿爹和姑父如今初顯疲態,未必不是靈力衰竭的前兆。
可是阿爹短短幾天,就比姑父看起來老得多,莫非真是靈力在逐漸衰減了?
宋澤看著圍繞著蕎麥草的涓涓細流,顏色碧藍,水面平靜,只有淡淡細紋蕩漾開來。而初夏并非蕎麥草生長的季節,蕎麥草對于生長環境又極為嚴苛,一般很難種植。但這里的蕎麥草卻長得極好。
明城散人為何要在此種植蕎麥草呢?
“姑父還是要保重身體要緊,歸元門還有很多事情要姑父處理呢。姑父,不知道明城散人去了哪里?”
金舒搖了搖頭,從儲物袋中掏出兩封信和一本書來,將其中一封信給了藍景封。
“那故去的五名九層修士都是世家之主,此次在我歸元門出事,明城散人說,他要親自將這五名修士送給各家。至于昏迷的這幾位修士和文山仙人,他說,天心門宋澤,可以信之。”金舒將那本書和另一封信遞給宋澤,問:“阿澤,你之前與明城散人可有交情?”
宋澤搖搖頭,雙手接過信和書,正欲打開,卻被金舒止住了。
“明道散人特意留言,讓你私下里再打開。”
宋澤疑惑,但還是聽話地將東西都收了起來。
“一路以來辛苦了,時候不早了,你們二人的房間已經打掃出來,先去休息吧。”
宋澤知道這是給他私下時間,讓他可以好好看看明城散人的東西,便點頭應了。
金舒便帶著他們二人來到了以往宋炎在歸元門的住處,這個地方宋澤以前常來,地方雖然有點偏僻,但是還算安靜清雅,作為外客再合適不過了。
據說以前姑姑還沒有嫁進來的時候,便是住在這里。等到后來做了歸元門的門主夫人之后,便一直派人修葺以前的住所,所以一直都十分干凈整潔,沒有半分荒廢之感。不過正因為這是外來女兒家借住的地方,除了兩個打掃侍女之外,也沒有其他什么人了,所以房間不多,能住的就是一間臥房和一間書房而已。
宋澤想著自己一個人住,也是夠了。
“你們二人便住在此處吧,有什么需要的再和我說。”
話音剛落,便有一名修士匆忙跑過來,對二人拜禮之后,在金舒耳邊說了幾句話,很是著急的模樣。
金舒眉頭緊鎖,神情一緊。“歸元門中還有一些事情未處理好,我要過去一趟。小師叔和阿澤,你們也早點休息。”
“唉~姑父,藍兄他......”
額...人已經走遠了。
宋澤驚訝地轉頭看向藍景封,心想:剛剛姑父說的話是什么意思,是要我和藍景封都住在這里嗎?
“藍兄,你作為姑父的小師叔,在歸元門不會沒有住處吧?”
藍景封抽出那封信,打開來看,上面只有短短幾行字:
“好徒兒,你不懂人間五味,是為師的過錯。
跟著宋澤小公子,好好學習,定能參破。
唉,我要道歉認錯去了,若是扛不住打,來年徒兒記得給我上香。”
藍景封將信拎在手上,無奈地說:“或許這就是原因。”
宋澤將信上內容一掃而過,滿腦子的疑問號。她指了指藍景封,又指了指自己,說:“你師父,是明城散人,讓你跟著我學習?跟著我?一個連靈力都使不出來的人?”
藍景封點點頭,“從字面意思來說,是的。”
“我能教你什么啊?”
藍景封指了指信,“人間五味啊,之前在酒館你請我吃麻辣魚,應該就是辣味了,你再帶嘗其余四味,應該就好了吧?”
味覺是每個人的本能好吧,你辟谷又不是失去味覺,是個人都可以帶你品嘗酸甜苦辣咸的!
宋澤晃晃頭,完全不知道明城散人肚子里賣的什么藥。
腦殼疼。
“我好想見見你師父啊,這到底怎么回事啊?”
“我師父雖然師出歸元門,但從不過問門中事務的。”
言下之意,我也很納悶,師父為什么要出去挨罵。
宋澤看著藍景封,不由自主地嘆了口氣。
真是個木頭疙瘩。
其實宋澤心里很清楚,這五位九層家主是在歸元門出的事,歸元門自然要給個交代。金舒瑣事纏身,明城散人若愿意去,便是最好的選擇了。
畢竟之前這五位家主愿意幫忙,除了俠義為民之心,未必不是為了明城散人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