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劉艾走了很多遍,不管是從張家到劉家,還是從劉家到張家。以前從劉家到張家會期待,從張家到劉家是歸途的安心,這次從張家往劉家走卻是一種去探親的期待感,沒有那種前方是歸途的感覺了。
“這孩子,你怎么回來了。”劉艾站著不動,任大伯母將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看著大伯母臉上的笑容,劉艾心頭也似暖流停駐。
“快來”,劉艾跟著大伯母的腳步進了堂屋,就見小外甥虎子也在,前兩次她帶著張高巖回劉家的時候,因為堂姐劉瑩婆婆一直不舒服,所以堂姐只是自己匆匆忙忙回來,和她見了一面,所以在自己出嫁后,這還是第一次見這個小外甥。虎子和張騰差不多大,以前見小虎子的時候,只覺得小虎子和他的名字一樣,長得虎頭虎腦的,看起來也很機靈,雖然說話上不太利索,但是懂得看大人的眼色,有時候想使壞的時候,眼睛骨碌碌地轉,看得大人忍俊不禁。現在再看,不想著張騰的樣子,小虎子比在村子里見到的其他孩子都要懂事的樣子些,當然這要考慮到其他孩子會因為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才會表現的不好些。這次見自己的小外甥,總覺得和張騰比要差點,就算在劉艾心里覺得小虎子更親近些。劉艾隱隱約約地覺得,造成這種差異的,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壞境的問題。
“我姐把虎子送過來的嗎?大伯和光明呢?”劉艾一把把坐在地上的虎子撈了起來,高舉著虎子耍了幾下,把虎子逗得咯咯地笑。
“好了”,大伯母抬手就往劉艾的背上拍了兩下,“好好坐下吧,說說干嘛回來呀。”
劉艾抱著虎子坐著,大概是因為還想要劉艾舉著他玩,虎子在劉艾的腿上邊動邊哼哼,劉艾哄著:“虎子,等一下小姨再跟你玩,這次小姨沒有給你帶東西,下次小姨給你帶糖吃,好不好?”
虎子不說話,繼續哼哼,還拉扯著劉艾的胳膊。
大伯母沖著劉艾一擺手,“行了,你跟他說這個,他哪懂呀。”把虎子從劉艾的懷里抱走,對著虎子說了一句“這是你小姨,你要記得。”然后又把虎子放到了剛剛的小墊子上,虎子立刻又拿起地上的小木塊開始玩。
“你別管他,小孩子自己知道玩。前兩次,高巖陪著來的,有些事情我不好問,今天你跟我說說,在他家,有沒有什么不方便的?”說著,大伯母坐在劉艾旁邊,一雙溫熱的手虛虛握著劉艾的雙手。
劉艾正色回到:“大伯母,你別為我操心了,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我肯定不會瞞著的。”
大伯母責怪道:“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這孩子的心是操不完的。唉!其實對你,我不怎么擔心,你不是以前那個不懂事的小姑娘了。”說到最后,大伯母的口氣突然低落了。
情緒低落也就一瞬間的事情,大伯母干咳了一聲,才接著說:“沒事最好,我和你大伯都盼著你們都沒事,都平平安安的。”
聽大伯母這樣說,是堂姐劉瑩那里或是堂哥劉光明那里有什么事了。
“唉,你看虎子,在這里已經住了五天了,你姐婆家那邊也不說接孩子回家,你姐夫他娘病了,就你結婚后一個月那個點,也不知道什么病,現在瘦的都不見人影了,說起來也挺心酸的,可她病成這樣了,還可著你姐一個人欺負,兩個兒媳婦,一個月里有二十多天都是你姐伺候著。當時你奶奶那樣,我們就是伺候著過來的,當時家里不管是男人女人,不管是大人小孩都上陣,有時候還覺得受不住呢,畢竟伺候病人是最磨人的事,要不然能有句話,叫久病床前無孝子嗎?你姐那婆婆,也不像你奶奶是個會心疼人的,你姐伺候著她,她不說句好不說,還經常罵罵咧咧的,就算你姐那樣直腸子的人,也會被罵得心里不舒服呀。這身累加心累,就病了,這病了,你姐也不說休息休息,就只是把虎子送了過來,讓我幫著照顧兩天。”大伯母應該是憋屈的緊了,碰到劉艾就想往外吐吐口。
“那就讓虎子住著,干嘛還要讓洪家把孩子接回去呀?讓我姐也回來住幾天吧。”劉艾聽到這情況,也覺得氣憤。
“你就聽我說說就行,別亂出主意,這事我心里有數。”
劉艾也知道大伯母不會同意的,現在劉艾也能考慮到這些彎彎道道了,堂姐婆婆病重了,磋磨了堂姐,大家就算覺得堂姐可憐,但是還是會覺得堂姐應該忍一忍,要是現在讓堂姐回娘家,大家不會考慮里面的原因,只會覺得堂姐是不孝順。劉艾只是不喜歡這樣順著別人的看法做決定的方式,但是她也知道,自己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堂姐,要求大伯母。
“我現在就等著,你哥娶一個媳婦,到時候我一定會對你哥的媳婦特別好,我因為你們兩個閨女,可特別了解人家姑娘的娘是怎樣的想法了,咱們不想別人對自己姑娘不好,也不能對別人家的姑娘不好呀。就是你哥這媳婦,難找!現在一說他這個,他就跑得沒影了,也不知道在鼓搗什么,等會兒他回來了,你記得說說他,他聽你的。”雖然劉光明是哥哥,但是對于現在的大伯母王蓮花的心里,劉艾是兩人中間更有威嚴的那個。
劉艾應了一聲,心里卻想著:‘看來堂哥還沒有將和村長家二女兒的事情跟家里說,也不知道是因為出了什么問題,還是他有什么打算。’不過劉艾并沒有打算在堂哥這事情上做干預,男人娶媳婦,他要靠自己的本事。
太陽開始西斜了,兩人打算邊做飯邊聊,正好小虎子也已經自己在墊子上睡著了。
火光映著劉艾的臉,旁邊是菜刀落在砧板上的噔噔聲,劉艾把最近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給大伯母一一講述著,聽著大伯母作為“過來人”的看法,也把要分家的事情說了,大伯母聽了大嫂徐慧芳娘家的情況,覺得分家那天大嫂娘家應該不會去人,所以他們也應該不去,不過這事還是要等大伯回來了,再給大伯說一下,看大伯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