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錦年聽他話中意思,暗自思量,莫非對方同樣是青石宗弟子?
他趕忙將身份玉牌遞了上去:“此乃青石宗弟子的身份令牌。”
馮虎接過令牌左右翻看,隨即不動聲色的遞了回去,恭敬抱拳,說道:“入世弟子馮虎見過徐師兄。”
先前有過猜疑,如今確定身份,徐錦年臉上倒未露出詫異之色,沒成想這名震燕國的虎威鏢局大鏢頭竟是青石宗的入世弟子。
所謂入世弟子,就是自知仙途無望,回歸世俗的宗門弟子,宗門依舊承認其身份,同時給予照顧,不過每年需向宗門繳納不菲的銀錢。
雖說修士視金錢如糞土,但修士同樣有家人,比如徐錦年這樣剛入門的弟子,父母尚在人世,自然需要用到銀錢,所以入世弟子就成了宗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兩人聊了幾句,多是馮虎探徐錦年的底,見其將青石宗描述的分毫不差,心下僅剩的懷疑也煙消云散。
馮虎為人豪爽,拱手道:“師兄既然也是前往長陽坊市,不如同行如何。”
徐錦年并未推脫,露出感激之色,抱拳道:“麻煩馮兄啦。”
李茂才在兩人身上來回打量,半晌之后,面帶狐疑的問道:“大鏢頭,這位小兄弟是你師兄?”
馮虎聞言面露尷尬,卻不知該怎么解釋。
旁邊的青年見大鏢頭這副表情,就知道此事不好詳述,立即轉移話題道:“既然是自家兄弟,那就捎上一程,黑子快弄匹馬來。”
李茂才當即眉毛一凝,轉頭道:“你剛叫我什么,黑子是能你叫的?”
青年見他雙眼含煞,立時改口:“額……黑哥,黑哥,麻煩你牽匹馬給這位兄臺。”
徐錦年見狀搖頭苦笑:“在下不會騎馬。”
不會騎馬?此話一出,眾人皆是愕然。
徐錦年真的不會騎馬,上輩子是一介平頭百姓,六歲進入黃泉魔宗修行開始悶頭修行,修至練氣境就以飛行寶器代步。
今生同樣如此,雖沒有法寶,但卻換成了靈鶴,只是這騎鶴跟騎馬根本是兩碼事。
馮虎禁不住哈哈一笑,指著身后馬車,說道:“那師兄就坐馬車吧。”
徐錦年抱拳謝過,翻身上了馬車,他不經意的向后一撇,只見后面稀稀拉拉的跟著十多輛相同樣式的馬車,神識一掃,發現馬車載的箱子里均是空空如也。
他不禁心中起疑,卻未多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正所謂望山跑死馬,雖然隱約可以看見長陽坊市的輪廓,卻是因其城池高達二十丈的緣故,實際距離尚有百余里。
傍晚,眾人在路邊驛館留宿。
夜幕降臨,名叫李茂才的精壯漢子騎著馬,沿著車隊嚷嚷道:“兄弟們,今天是到不了長陽坊市啦,咱們就在這兒歇歇腳,天亮再上路,最后一晚,全都給我保持警惕。”
眾人轟然應是,旋即開始交頭接耳:“我聽說長陽坊市里都是仙人,不知青樓里的姑娘是不是也與眾不同,等到地兒咱們找幾個小娘們好好玩玩兒。”
周圍人紛紛大笑,各干各的活計去了。
徐錦年剛下馬車就被馮虎拉到一旁問長問短,顯然對方已經很久沒回過宗門,對里面的變化知之甚少。
其實青石宗并沒有多大變化,除了弟子新舊交替之外,甚至連高層都很少有變動。
兩人聊著聊著沒了相關的話題,馮虎便開始講述自己離開宗門之后經歷的趣事。
徐錦年聽的津津有味,他越是如此,對方越是講的眉飛色舞。
不一會,李茂才干完自己的活計走了過來,很快青年同樣提著壺酒來到兩人身旁,四人圍著火堆天南海北的一頓胡吹。
就在李茂才講述自己被數十名大漢圍攻的時候,遠處突然走來一名儒雅的中年人:“黑子,你又在胡吹什么?”
李茂才聞言面色發苦,繼而轉過頭去,咧嘴干笑道:“大哥,你不抓緊時間修煉,咋還有空偷聽我們說話?”
馮虎見到中年人,恭聲叫到:“半山兄。”
旋即指著徐錦年說道:“半山兄,這就是我剛跟你提起過的徐師兄。”
徐錦年習慣性的動用神識自中年人身上掃過,卻看不出對方深淺,心下凜然,抱拳道:“青石宗徐錦年見過師兄。”
阻止神識的窺探只有兩種原因,一是對方實力遠超過自己,二來是有遮蔽神識的法寶。
據徐錦年觀察,第二種的可能性比較大,畢竟燕國這樣的小地方不太可能有元嬰境修士存在。
隨后馮虎給徐錦年介紹道:“徐師兄,這位是李言風師兄,李師兄乃是天機門弟子,號半山,在燕國那是大有名氣,一手卜卦算命之術無人能及。”
“李師兄,久仰久仰。”徐錦年知道善算之人可用術法蒙蔽天機,先前的疑惑便解開了。
李言風裝束儒雅,面色白凈,眼神炯炯有神,透出幾分智慧之色,倒真有種仙家風范,他拱手回禮道:“不敢在徐師弟面前賣弄,我那點小本事,實在算不得什么。”
馮虎聞言翻了個白眼,說道:“半山兄的本事要算小,那我就啥都不是啦,徐師兄又不求您給算命,何需如此自謙。”
徐錦年抱拳笑道:“先生即是天機門人,那可否為師弟算上一卦?”
“得!”馮虎咧咧嘴,看向李言風:“半山兄,這可不是我有意提醒啊。”
李言風搖頭失笑,卻未拒絕,上下打量片刻,說道:“師弟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鼻如膽懸,目若朗星,口似涂朱,牙排碎玉,真是三山得配,五岳相均,乃大氣運之人啊。”
徐錦年眼角抽搐,這句話乃是相面算卦之標配。
隨后李言風目光一凝,正色道:“師弟你渾身虎踞之氣,同時隱含龍盤之勢,前途不可限量。”
徐錦年笑了笑,說道:“師兄慎言,師弟我可擔不起這四字。”
虎踞龍盤乃是天子相,放在修真界就是一等一的天驕,他怎敢自詡。
李言風哈哈一笑,卻是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