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教皇奧古斯都

第四十章 局勢(十)——神圣羅馬帝國

教皇奧古斯都 劍嘯寒州 2619 2020-05-04 11:28:32

  神圣羅馬帝國,全稱:德意志民族神圣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羅馬帝國。也被后世的德國人定義為“德意志第一帝國”,和后來的德意志第二帝國與德意志第三帝國加以連論。

  神圣羅馬帝國是個中世紀的產物,卻十分頑強的活到了19世紀。

  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1157年,腓特烈一世改國名為神圣羅馬帝國。

  在帝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其由數百個更小的附屬單位組成,其中有侯國、公國、郡縣、自由市等。早期是皇帝擁有實際權力的封建帝國,14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邦聯。

  選帝侯是諸侯中有權選舉德意志神圣羅馬皇帝的諸侯,選帝制度從13世紀中實行,一直到1806年帝國名存實亡為止。初期有七個選帝侯,分別是三個教會選帝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爾大主教,和四個世俗選帝侯:薩克森選侯,勃蘭登堡藩侯,普法爾茨選侯,以及波希米亞國王。

  帝國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風俗論》中對神圣羅馬帝國的評價“既不神圣,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為眾多歷史愛好者所熟知,但這只言片語絕不可能概括整個存在近千年的神圣羅馬帝國。

  斷章取義是不可取的,結合前文看這句話,伏爾泰的這個評價指的只是查理四世1356年頒布《金璽詔書》之后的神圣羅馬帝國。

  并且即便如此,這句話也不應該被奉為圭臬。伏爾泰的觀點一向以激烈尖銳著稱,其中包括罵教皇是“兩足禽獸”。

  作為啟蒙主義者,伏爾泰對中世紀歷史采取完全否定的態度。在伏爾泰的筆下,中世紀是一個思想混亂、愚昧無知、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時代,認為這個“黑暗時代”毫無可取??紤]到伏爾泰對中世紀的否定態度和預設立場,他對中世紀歷史的評價很難說是客觀公正的。

  但這話也不完全是沒有道理的,至少在伏爾泰那個時代的神圣羅馬帝國這么概括是可以的?,F在的神圣羅馬帝國,距離“既不神圣,也不羅馬,更非帝國”,也許還差臨門一腳,那就是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是由神圣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一次大規模的歐洲國家混戰,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全歐洲大戰。這場戰爭是歐洲各國爭奪利益、樹立霸權的矛盾以及宗教糾紛激化的產物。戰爭以哈布斯堡王朝戰敗并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而告終。

  合約內容:

  1.重申1555年的《奧格斯堡宗教和約》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約》繼續有效;

  2.承認新教在神圣羅馬帝國境內的合法地位,新教諸侯和天主教諸侯在帝國內地位平等;

  3.神圣羅馬帝國內各諸侯邦國可自行訂定官方宗教,臣民不愿改宗者限期遷出;加爾文宗獲帝國承認為合法宗教;教產的歸屬以1624年為標準年,在1624年1月1日之前占有的教產可以保留。

  4.神圣羅馬帝國內各諸侯邦國有外交自主權,唯不得對帝國皇帝及皇室宣戰;而帝國皇帝依然無權決定任何重大問題,如宣戰、媾和、課稅和征兵等。

  5.正式承認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和瑞士為獨立國家;

  6.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領地被迫割與法國、瑞典和部分帝國內的新教諸侯:

  法國得到洛林內梅林、圖爾、凡爾登三個主教區和除斯特拉斯堡以外的整個阿爾薩斯;

  瑞典獲取西波美拉尼亞地區和維斯馬城、不來梅-維爾登兩個主教區;勃蘭登堡獲得東波美拉尼亞地區和馬格德堡、哈爾勃斯塔特、卡明、明登等主教區;薩克森獲得路薩蒂亞地區;普法爾茨公國一分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普法爾茨與巴伐利亞合并,信奉新教的下普法爾茨維持獨立。

  7.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選舉不得在現任皇帝在世時進行,以免皇帝干預影響結果。

  8.法國和瑞典在神圣羅馬帝國議會有代表權,巴伐利亞公爵被封為選帝侯。

  9.瑞典獲得神圣羅馬帝國500萬塔勒的賠款。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加深了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劃定了歐洲大陸各國的國界,改變了歐洲政治力量對比。

  同時,和約作為歐洲中世紀與近代史時期之交的第一個多邊條約它既是近代國際法的實際源頭,又是國際關系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锻固胤ダ麃喓图s》建立起來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是近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國際關系體系。

  現在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1576年—1612年在位),被傳統歷史觀點認為是一個碌碌無為的統治者,他的政治失誤直接導致了三十年戰爭的爆發。

  他同時又是文藝復興藝術的忠實愛好者,還熱衷神秘藝術和知識,促進了科學革命的發展。他對當時的藝術和科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同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和約翰內斯·開普勒聯系密切,先后任命他們為皇家天文學家編制星行表。

  魯道夫二世并不是一個令人生惡的暴君,但也不是一個好皇帝。也許是生不逢時,也許是不幸生在帝王家。

  無論是其他時間的神圣羅馬帝國還是當時大多其他國家,一個碌碌無為(或者美其名曰無為而治)的君主總是能被容忍,甚至是各方勢力所樂見的。

  偏偏這個時候的神圣羅馬帝國,急需一位強勢的君主,魯道夫二世的庸碌,讓帝國錯過了最后挽回的搶救機會,也注定了自己的悲慘結局,還不可避免的背了一個大黑鍋。

  平心而論,這時神圣羅馬帝國的情況,是否是君王個人能力所能扭轉的,都是一個問題。不過魯道夫三世的管理國家的能力是真的差,這沒什么爭議。

  由于魯道夫不愿向奧斯曼帝國妥協,而且頑固地認為他可以通過一次新十字軍東征統一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國家,1593年他開始了一場同土耳其的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1606年。

  期間的1604年他所統治的匈牙利發生叛亂,1605年魯道夫被他的其他家庭成員迫使,將匈牙利事務的管理權交給了他的弟弟馬蒂亞斯。馬蒂亞斯在1606年艱難地分別同匈牙利叛亂者和土耳其人達成和平協議,魯道夫對此非常生氣,他認為馬蒂亞斯所作出巨大的讓步只是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力,因此準備重新對土耳其開戰。但馬蒂亞斯爭取到了匈牙利叛亂者的支持,迫使魯道夫放棄了匈牙利、奧地利和摩拉維亞的王位給自己。

  與此同時,波希米亞新教派抓住時機,提出更多宗教自由的要求,魯道夫在1609年簽署文件滿足了他們的要求,賦予信奉新教的波希米亞和西里西亞貴族以宗教信仰自由和特權,這一舉動成為了后來1618年開始的三十年戰爭導火索。

  雖然波希米亞人的要求被滿足了,但是他們卻得寸進尺地施壓要求更多自由,魯道夫只得派兵鎮壓,波希米亞人轉而向馬蒂亞斯請求幫助。馬蒂亞斯將魯道夫囚禁在布拉格的城堡中,直到1611年魯道夫將波希米亞的王位讓與馬蒂亞斯。

  被弟弟奪去所有實權的9個月后,魯道夫于1612年1月20日去世,去世時只剩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這個空頭銜,馬蒂亞斯在1612年6月13日繼承了魯道夫的皇位。

  不論如何,現在魯道夫三世在位是個好事,至少短時間內神圣羅馬帝國不會有什么大的動作,也不會有比較危險的嘗試。

  

劍嘯寒州

有本書書名就是《神圣羅馬帝國》,非常有意思的,強烈推薦!另外我終于要回歸主線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枝江市| 樟树市| 泰安市| 张家口市| 青河县| 江永县| 姚安县| 安泽县| 双桥区| 南和县| 精河县| 兴城市| 韶关市| 江北区| 马鞍山市| 泗洪县| 兴宁市| 福泉市| 河北省| 宁国市| 陆川县| 开阳县| 尉犁县| 丰原市| 尼勒克县| 浙江省| 女性| 克拉玛依市| 化德县| 凤冈县| 广东省| 青岛市| 丰城市| 肇源县| 大安市| 平安县| 旬邑县| 凤凰县| 天台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