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瑞又被嚴密地“送”了回去。
他回去的時候已經比來的時候輕松不少,甚至在回家的馬車上還哼起了后世的歌曲,聽得隨車的內侍一臉迷茫,完全搞不清楚這是哪里來的野調。
禁軍嚴密地將古宅給圍了起來,不過只是不允許古瑞出入,其他的家丁仆人該出去買菜買菜,該出去辦事出去辦事,除了會被禁軍查詢盤問,其他的與日常無異。
古瑞一大早就起床了。
叫他吃驚的是,他剛起床不久王堇便急匆匆地來了。
他奇怪地看著她,問道:“這個時候你來干什么?不是該避嫌嗎?”
王堇怒道:“吉豐,都什么時候了,你還說笑?”
古瑞輕松地笑了笑,問道:“你是偷偷背著王公和元澤兄跑過來的吧?”
王堇反問道:“我為何要背著。昨夜爹回來就將整件事情說了,我原本想著立即過來的,但畢竟沒有正式成親,半夜過來不好。所以我現在才來。”
古瑞心中感動,正色問道:“你不怕我真的是亂黨一伙么?”
王堇道:“怕!可又能怎么辦呢?難不成我要讓我爹昭告天下立即與你解除婚約,以免受牽連?我雖怕你是亂黨一伙,但更怕你我不能白頭偕老。不管你是誰,我已不愿意再愛其他人了。”
古瑞聞言大笑,甚至笑出了淚水。他一邊抹眼淚一邊道:“你可真是傻!”
王堇也跟著笑,過了一會兒才道:“難得有了閑暇,我們應該抓住這難得的空閑過一過那些才子佳人說的花前月下的日子。”
古瑞道:“好!”
王堇愛下棋,古瑞找了圍棋來陪著她對弈。
還沒有下到兩局,管家劉結來報,說是高珍奇公子來訪。
古瑞道:“請他回去,不見。”
又下了半局,管家劉結又來報,說沈大人來訪。
古瑞道:“請他回去,不見。”
后來陸陸續續來的人越來越多,書院的教授們、學子們,古瑞不勝其擾,干脆叫管家到門口掛了一個“謝絕見客”的牌子,這才消停下來。
崇政殿。
趙頊坐在高高的龍椅上。
下面站著王安石、馮京、還有圍守古宅的禁軍頭領。
趙頊問道:“今日情況如何?”
頭領道:“一切正常。聽說古學士在家中與王堇小娘子讀書對弈,輕松怡然。有不少古學士的同僚和學生來訪,不過都很規矩,也沒有喧嘩和抱怨的。”
“都去了哪些呀?”趙頊饒有興致地問道。
頭領道:“高珍奇、沈存中、科學書院的教授們、學子們,有許多臣不認識,不過古學士一個都沒有見,見來的人太多,古學士干脆叫人在大門上掛了一個謝絕見客的牌子。”
“這個古吉豐。”趙頊竟然笑了起來。
他又看著王安石,問道:“以王丞相看來,古吉豐會是亂黨分子嗎?”王安石剛要回答,趙頊又道:“我應該多問了,如果王丞相認為古吉豐是亂黨分子,根本不會允許自己女兒去見了。”
王安石道:“陛下英明。”
趙頊又看著馮京問道:“馮參政呢?以為古吉豐是亂黨分子嗎?”
馮京道:“稟陛下,臣以為這是有人設計陷害。當然,這也只是臣的猜測,一切自當以蜀地傳回的消息為準。”
趙頊轉身看著身旁的內侍,問道:“古吉豐回去的時候氣色如何?”
內侍忙道:“氣色相當不錯,一絲一毫的擔憂都沒有,不僅不擔憂,甚至還有些高興,還在馬車里哼著難聽的小調。古學士那調子哼得,老奴實在是不敢恭維。”
見內侍那略顯厭惡的表情,趙頊笑道:“你應該佩服古吉豐。要是換做你,別說哼調子,不嚇破膽就已經不錯了。”
內侍忙道:“老奴慚愧。”
趙頊嚴厲地對王安石和馮京道:“我大宋開明,朝堂之上有些意見爭執,實屬正常,不論是支持新法,還是反對革新,議論言事都屬于臣工的本分,也是權利,朕也并不反對。但是此次古吉豐之事若被證明是誣陷,那就不是政見之爭,乃是攻訐陷害,是陷我大宋于不義,必須徹查!好在,不管是馮參政還是韓卿,在這件事情上都止于言事,沒有落井下石,朕甚欣慰。”
“謝陛下理解。”馮京立即道。
第二天,汴京報、東京報、大宋新聞全都刊發了大學問家古吉豐被疑李光吉亂黨同伙的報道,這三家報紙報道此事倒是難得出奇一致,都做到了公正客觀,只是說此事存疑,正待查證。
吳虧拿著三份報紙在前廳里跟古瑞聊這件事情,言語之中頗興奮,道:“從這三份報紙的報道來看,在下要恭喜大人。”
古瑞奇怪道:“到現在我還是疑罪之身呢,有什么可恭喜的?”
吳虧道:“大人說笑了。這不過是有人故意在設計陷害大人而已。什么疑罪之身,不久自然能還大人清白。”
古瑞笑問道:“敏速兄為何對我如此信任呢?”
吳虧直言不諱地道:“真正的亂黨不是大人這個樣子。”
古瑞見吳虧說的認真,反問道:“難不成敏速兄見過亂黨?”
吳虧愣了一下,尷尬道:“哪里見過亂黨,不過西夏的敵人倒是見的多。”
“剛剛敏速兄說到三份報紙,說要恭喜我,怎么回事,我不是很明白。”
吳虧道:“凡事關新黨,汴京報必攻擊,東京報必支持,大宋新聞因為需要平衡,報道必延后。然而大人被懷疑這么重大的事情,三份報紙竟然同時客觀地報道這件事情,說明大人以往想要成為朝中獨立于新舊兩黨之外清流的愿望近了一步,朝中的人怎么想不知道,但在民間或者說在報紙中,大人并不是新黨也不是舊黨,從他們的報道之中就可以看的出來,此難道不值得恭喜?”
古瑞笑了笑,突然問道:“敏速兄,若我真是亂黨中人,你當如何?”
吳虧不假思索地道:“古時孟嘗君食客三千,被人嘲笑多雞鳴狗盜之輩。后孟嘗君落難,卻靠著這些被嘲笑的雞鳴狗盜之輩出逃。在下碌碌無為,當屬雞鳴狗盜之輩耳,然大人若有難,亦當如孟嘗君食客,拼死助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