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隴安城,子時將近。
“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水缸滿滿,灶倉清清!”
……
顧鶴楊故意扯開嗓子叫喊著,一副極不情愿的樣子恨不得把沿街的人全部吵醒。這一路鬧得雞犬不寧,果然一戶戶沿街民舍推開窗戶,大罵道:“打更的,叫魂啊!”
“叫!叫什么叫!家里死人啊!”
“他娘的,還讓不讓人睡覺?!”
顧鶴楊抬頭高聲道:“看誰再吵,我就進門查火燭查水缸!”
京都最新防水火防災要求,每家每戶入夜須滅燭火、滿水缸,若有不熄燭火者罰銅錢十板,水缸不滿者亦是十板,院子內未張貼防災字樣者,再加十板!
門戶瞬間皆閉,無一再吵。
顧鶴楊不滿道:“為什么要我們穿上金吾衛的衣服在這里巡更?這全副武裝的,熱的老子都快生出痱子了。”
齊昊笑道:“你聽說過哪朝哪代是書院學生出來巡夜的?我們這也是奉命行事,你就別管那么多了。”
“弄的這么神秘,真不知道想干嘛?”
顧鶴楊說著回頭看了看齊昊,突然問道:“齊昊,你為什么執意要進書院?”
齊昊愣了下,過了片刻才說道:“是書院七層樓,這事你問了又有何用。”
顧鶴楊道:“先甭管幾層樓了,我聽說了七層樓從來就沒有進過學生,你這不是白折騰嗎?”
齊昊欲言又止,自己心中的秘密又豈是一般人能了解的。他低聲道:“算了,不說這個了,我有點累了,我們再轉一圈就找個地方休息下吧。”他轉頭看了看不遠處偌大的城門,城門早已關閉。
二人一時都不再說話。
良久,齊昊突然停了下來,抬頭問道:“顧鶴楊,你聽過一個傳說沒有?”
“什么傳說?”
“一個跟這個地方有關的傳說。”
齊昊徐徐道:“這條街叫朱雀大街,前面便是皇城的朱雀門,當年景文帝在位時,一天夜里,七個攜帶秘密軍情的軍馬從對面的乾定門進來,一路直奔朱雀門而去,只是這七個人走在半路,突然被埋伏在這里的殺手伏擊了,七名將士很快就被悉數斬殺,殺手連夜將這些人埋入原先就挖空的城墻之中,然而換上對方的衣服進城,等候最后一道密令殺掉景文帝!不過景文帝命不該絕,在他的幾名死侍的幫助下成功逃脫,從此不知所蹤,只是那些冤死的將士魂魄被埋在城墻內不得往生,戾氣難消。后來有一群野犬進了城墻,在冤魂的指引下,啃掉了這些人的尸骨,這些人的靈魂就趁機寄居在野犬的身上,化作了傳說中的犬臉陰兵!只要每到深夜,他們就會化作陰冷恐怖的犬兵破城而出,在這皇城內來回巡游,若是遇到生人,便格殺勿論,并收割他們的靈魂帶回石墻里,叫這些人永生永世不能投胎!”
齊昊說的正是南帝弒兄奪位時的那場政變,當年南帝以皇弟的身份起兵殺進隴安城,奪了皇權,嚇得文弱的景文帝棄宮而逃,直到現在都不知所蹤。而七名殺手暗指當年進皇宮執行秘密任務的七個人,至于后面的犬臉陰兵一說就是子虛烏有了,這故事半真半假,還暗喻南帝奪位來路不正。
齊昊一向謹慎,卻不知道為什么突然要說起這件事,這其中的利害顧鶴楊自然是知道的。他正要告誡齊昊最好不要亂說,只是這話還沒說出口,他的雙眼突然睜得渾圓,一只手指了指前方,大叫道:“啊,齊昊,你,你身后……”
齊昊急忙回頭一看,卻見清冷的月光下,這城墻下不知何時涌起一陣陣青白色的薄霧,月光透過霧氣,折射出鬼魅迷離的光線,散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氣,整個大街瞬間化作了陰曹地府一般。
霧氣漫卷,一串串馬蹄聲開始由遠及近傳了過來。
嘚!嘚!嘚!
可是這水霧的后面就是一堵厚實的城墻,眼前黑黢黢的一片,并無軍馬出現,可這馬蹄聲又從何而來?
聲音越來越近,在寂靜的夜里顯得尤為刺耳!
齊昊直搖頭:“不可能,這不可能是真的!”
顧鶴楊道:“莫非……我們又中了常言道的噬魂香了?”
“更不可能,噬魂香的毒早就解了。”
“難道是......”顧鶴楊思索了片刻,說道:“難道是城墻內的空隙,收集了反射兩側的聲音,這聲音其實是白天時路過馬隊的聲音,只是現在被放出來了而已!”身為幼兒園物理課代表的顧鶴楊將這聲音的來源分析得有理有據,齊昊卻聽有些半信半疑,他定了定神,一手將燈籠高高挑起,往前挪去,他想要確認這聲音是不是從城墻內傳出來的。
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近,仿佛近在眼前了。
眼前空蕩蕩的唯有那堵城墻,齊昊心想這聲音果然是從墻里發出的,看來顧鶴楊說得沒錯,這城墻果然可以反射聲音。他剛噓了一口氣,緊接著眼前情景的變化又迅速讓他渾身一緊,四周的霧氣突然狂卷而起,一道道黑影在城墻上快速掠動,這光影變化得既突然又詭異,而后四名穿著破碎長袍的黑影突然破霧而出,黑影凌空而起,手中還舉著三張人皮拼接起來的詭異燈籠,就像風箏一樣飛在了半空中。三張人皮慘白如紙,卻又透露出一絲絲暗紅色的血印,尖銳的聲音響起:“犬神過道,生人為何還不避讓?!”
迷霧之中,一頭兩人高的黑色戰馬踏了出來,這馬上赫然坐著一名身著黑袍,穿戴青色胄甲的白面將軍。這將軍的面部戴著一張東瀛犬神的面具,背上插了五面青黑旗,身著一套鐵青獸甲,手里還捧著寶匣,猶如陰將般在迷霧中居高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