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爾市以美食而聞名,像什么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鹵煮咸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這些個美食在迪爾市的任何一家餐館或者酒店都可以吃的到。
曾經患有厭食癥的一個大學生獨自一人來到小吃街,他想要挑戰自己的極限,便開始了瘋狂的進食,整整吃了三個小時,已經是晚上十點鐘了,他很是滿足的回去了。路過迪爾市唯一的大河,他忽然看到河面有一條纖長的魚游到了岸邊,那條魚身上的紋路很漂亮,他很喜歡攝影,便趕緊跑到岸邊拍照。燈光一閃,那條魚不見了,手機只拍到了一個模糊的影子。他覺得有些可惜,呆呆的坐在岸邊,期待著那條魚再次游到岸邊。時間過去了很久,他放棄了等待,剛要往回走,突然那條魚跳出了水面。他立刻拿出手機準備拍照,可是,腳沒踩穩,他跌入了河中,他不是很會游泳,掙扎了半天,夠到了河邊的柳樹枝條,拽著樹枝把自己救了上來。他緩了緩情緒,一瞬間腦海里想到了細思極恐的事情,他突然想起河邊早被圍起來了,就是怕有人跌落河中,但是他現在根本看不見圍欄,他開始恐懼了,跌跌撞撞的回到家。一頭扎進枕頭,不久便睡去了。
次日凌晨,他突然感覺很惡心,迷迷糊糊在廁所狂吐,腦海里時不時閃現著昨天墜河的畫面,慢慢的畫面開始像影集一樣倒放,他好像看到了工人在拓寬那條大河,只是他感覺畫面里的人穿著有些奇怪,像是一百多年前的穿搭,突然,畫面又開始向后倒,好像是剛修建圍欄的時候,畫面慢慢放映,這時一聲“張銘”。他頓時清醒過來,“媽,有什么事嗎?”張銘的媽媽皺著眉頭說:“兒子,你剛才吐了好多,好像神智不太清醒啊,你是不是喝酒了?”張銘搖搖頭。張銘媽很無奈:“好吧,兒子,有事就叫我。”“好的,媽。”張銘回到床上又睡著了。在夢中張銘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張銘……張銘……”一個畫面出現了,張銘的父母在和爺爺討論張銘的名字。爺爺說:“感覺名字還不錯,但既然是花錢取的名字,難道人家就沒說這名字有什么寓意嗎?”張銘父母搖了搖頭。畫面突然往前倒,定格在張銘的父母離開了一個屋子,屋子里那個人就是給張銘取名的大師。大師自語道:“張銘啊,這個名字其實是我父親的名字,只是他老人家臨走前囑托我,說一定要找到第六感能力和他一樣的使用者。我預見了未來,知道了你就是那個偶然繼承我爸爸能力的人,所以才給你取名叫張銘,等你知道了這件事就來找我吧,我在未來等你。”
7年前,景觀城的住戶僅有十幾家,所以那時的人們也都相互認識,但凡是過個節日,也都聚在一起。剛開始的兩年順風順水,可后來又有一戶人家移居過來了。那戶是一對夫妻帶著兩個老人和女兒,剛搬到那時,也都向老居民們走訪了一趟,一個月下來大家也就熟了。可沒過多久,那家的老頭得了怪病,滿身的紫斑,一直躺在床上,無法進食。村里的人們知道了就鎖好了家門,關緊了門窗,生怕被傳染。就這樣過了半年,某天晚上,由米的爺爺對由米奶奶說,那家老頭要咽氣了。由米奶奶說:“真是奇怪,為什么我看不到那個老頭是怎么得的病呢?”由米爺爺說:“既然是人類不能知道的事,那恐怕是鬼在作祟。”由米奶奶搖搖頭:“老頭子,你這是封建思想啊,世界上哪有什么鬼神的。”由米爺爺大笑著:“老婆子,我能預見死亡,你能看到過去,這種驚人的事情都發生在自己身上,難道別的什么東西就不存在嗎?”由米奶奶生氣了,自己去了南院睡覺了。由米爺爺知道奶奶生氣了,就只能去東院的沙發上睡了。
次日凌晨,那家重病的老頭便去世了,這個消息也傳遍了景觀城。人們紛紛來吊喪,有些關系好的人家也送來幾句安慰的話語。沒過多久,不幸的事又發生了,那家夫妻的女兒突然瘋了,可悲的是,那家夫妻丟下女兒去了別的城市,家里僅剩一個老奶奶和那個發了瘋的小女孩。起初的那段時間,左鄰右舍時不時給這家老人送吃的,可是那個小女孩的樣貌越來嚇人,那個老奶奶也得了重病,從此也就沒人來看望了。過了很久一段日子,由米爺爺路過這家門口,突然,由米爺爺感覺到這家的老奶奶和小女孩馬上就要死了,由米爺爺一直猶豫,要不要進去看看,可最后還是回家了。幾天后,拋棄這個家的夫妻又回來了,推門一進,院子里一股濃濃的臭味,進入屋里,發現那個老奶奶和小女孩已經死了,身體局部腐爛的很嚴重,最后叫人給拉走了,具體拉到了哪里,只有這對夫妻和由米奶奶知道。某天夜里,由米奶奶對由米爺爺說:“那對夫婦最終還是盡孝了。”由米爺爺則搖搖頭:“活著的時候不好好的照顧老人和孩子,死后做的再好也無濟于事了。”由米奶奶也點點頭。
人生有太多的奇跡,在這些奇跡的背后是一段又一段的故事,虛構就是虛構,真實就是真實。故事有真有假,生活也是如此。后面的故事還會接著寫,接著去虛構那些奇奇怪怪的角色,接著去虛構那些不真不實的故事。可現實還是要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啊。

作者大大.
人這么努力的活著,不就是為了爭口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