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您這幾年一直在以夢瑤的名義給我寫信,也一直在截我寫給夢瑤的信?”任行之流著淚問道。
“嗯,你恨我也好,怨我也好,我做了,也告訴了你,你要怎么選擇,你自己看著辦。”岳敏芝說出心中的秘密,如釋重負。
“您為什么要這么做?”任行之流著淚追問,他想恨,卻恨不起來,因為對面的是愛他如命的母親。
“因為你是我兒子,我想你好好活下去,不想讓你沉淪墮落下去。”岳敏芝被戳中淚點,也落下眼淚。
“媽,我會好好的活下去。”任行之將憂傷藏在心底,他不想再讓年邁的雙親擔心。
“行之,聽媽的,忘了姬夢瑤,找個女人,成個家。”岳敏芝說道,她希望兒子成個家。
希望家能喚起兒子的責任心,沖淡他對姬夢瑤的思念,抹平相思帶給他的傷害。
“行之,聽你媽的,早日成個家,眼看爸就要退休,也到了抱孫子的年紀,給爸找點事做,讓爸抱孫子。”任建國也勸兒子早日成家。
“再說吧!”姬夢瑤徹底成為遙遠的記憶,任行之無心兒女私情。
任行之獨自回房,想著與姬夢瑤的過往,那一切曾經的美好,都不會再重現,十年之約不過是美麗的謊言。
雖然是謊言,卻凝聚著父母濃濃的情,沉重的愛,所以他不能再次沉淪。這世上除了姬夢瑤,還有愛他的雙親,為了他們,他也不能沉淪下去。
過了一段時間,岳敏芝開始為兒子物色相親對象,她決定拿出母親的威嚴,霸王硬上弓,不管兒子愿意不愿意。
岳敏芝的霸王硬上弓,也沒什么作用,岳敏芝攻勢很猛,任行之卻像一團棉花,讓她無從發力。每一次相親,任行之都對姑娘不冷不熱,相親自然也以失敗告終。
這讓岳敏芝很頭疼,她能逼著兒子去相親,卻不能逼兒子拿出好態度。
失敗一次又一次,岳敏芝不氣餒,依舊逼著兒子去相親,她相信,只要遇到中意的姑娘,一定能打開兒子那顆塵封的心。
也不知相了多少次親,她還沒遇到打開兒子塵封的心的女孩,卻遇到一個愿為兒子敞開心扉的女孩。
女孩叫吳悔,曾經是任行之的學生,在上學的時候,就已對任行之動心,畢業后還對任行之念念不往。
畢業后,也因為她心中只有任行之,不愿對其他男人敞開心扉,從小姑娘,拖成大姑娘。
吳悔也很漂亮,眉如彎月,眼似星辰,瓜子臉,膚白賽雪,最是那一張櫻桃小嘴,笑起來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任行之與吳悔再次見面,是在相親的茶館,當見到任行之的時候,吳悔如墜夢中,她只知道相親對象是一個老師,卻沒想到這個老師,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任老師。
“任老師,真的是您?”吳悔聲如夢囈。
“你是?”任行之早已不記得吳悔,只是吳悔一見面就叫他任老師,讓他想知道對方為什么認識他。
“我是吳悔,是您的第一批學生,第一次見您的時候,就覺得您好帥,現在的您風彩不減當年。”吳悔夸道。
“你是我學生?這親不相了。”任行之起身就走,跟自己學生相親,這叫什么話。
“任老師,等等我。”任行之想走,吳悔卻不讓,從后追了上來。
岳敏芝樂開了花,兒子是個榆木腦袋不開竅,只要姑娘死纏爛打,兒子的婚事,還是有戲。
看吳悔的姿態,是要對任行之死纏爛打,只要吳悔不放棄任行之,她再使點勁,壓壓兒子,逼他就范,兒子的婚事準能成。
這以后,只要吳悔來找兒子,她不但大開綠燈,還會強迫兒子跟吳悔約會,她這是要拉郎配。
吳悔住的吳家村,離縣城不遠,大概五六里地,騎單車差不多半個小時就能到,只要是任行之沒課,在家休息,吳悔都會踩著單車,上門找任行之出去玩。
她能準確知道任行之的作息時間,全靠岳敏芝給她提供消息,她每次約任行之,他都是拒絕的,奈何抗不住母親的強權,他雖不愿,還是不得不勉強跟吳悔約會。
每次約會,都是他踩著單車,吳悔坐在后座上,手摟著腰,頭靠在他的背上,一臉的幸福與滿足。
任行之就是吳悔的天,吳悔的全世界。雖然每次約會,任行之跟她說過的話,都不超過三句,但她覺得只要能坐在后坐,摟著任行之的腰,頭靠著任行之的背,就很幸福,很滿足。
戀愛的女人都是盲目的,傻乎乎的,吳悔就是這樣。
兩人啞巴似的戀愛,談了半年,眼看已到年底,岳敏芝將兒子的婚事提上日程,正式逼婚兒子。
“行之,學校快放寒假,媽想將你和吳悔的婚事辦了。”一家人在吃晚飯的時候,岳敏芝單刀直入。
“媽,您這也太急了,我還沒想好。”任行之忘不了姬夢瑤,他不愛吳悔,不想娶吳悔為妻。
“你都快三十的人,跟你同齡的人,孩子都已上小學,你現在結婚一點不急。”任建國想抱孫子,也催兒子早點結婚。
“可是…可是我還不了解吳悔。”任行之找了個拒婚的理由。
“約會半年,你給我說不了解吳悔,這半年你干什么去了?”岳敏芝又拿出母親的威嚴,她一發火,任行之就會怵,跟兒子斗智斗勇半年,她已莫清兒子的脾氣。
“我…我…”任行之不知該怎么說,他總不能說約會半年,就沒理過吳悔,這要讓母親知道,母親會把他吃了。
“沒話說了?這事就這么定了,明天我和你爸就去提親。”岳敏芝霸道的說道,為了兒子,她再做一次惡人。
“哦!”任行之不反對,只能默認,反正現在與姬夢瑤沒有未來,遲早要找個女人過一輩子,不如聽母親的安排,娶了吳悔。
了卻父母的心愿,以后也不用再勞心勞力去相親。
任行之不反對,岳敏芝和任建國第二天就去提親,吳悔很樂意,吳悔的父母親也不反對,婚事很快就定下,定在農歷的臘月二十三祭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