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山溪水源,倒也不是沒辦法,無非是要麻煩一些,連通引水渠。
蘇木抱著胳膊沉吟。
其實認真一想,竹林小溪的水源治理也不難。畢竟它源頭也是純凈的山溪水,只不過在經過山腳的竹林地帶,因為枯枝爛葉在水中腐敗而對水質有了影響罷了。
既然是枯枝爛葉引起的,那么把積壓在溪流里的枯枝爛葉清理一遍就行。
看似解決起來很簡單,甚至有些兒戲。
但確實可行。
至于以后每天都持續掉落的竹葉,也不需要擔心。水體里腐敗的枝葉在一定范圍時,它的腐爛分解過程其實是有利于改善水體環境的,可以一定程度上去除硝態氮,降低水體的氮負荷。
并且枝葉在腐爛分解時,也能給魚類提供一定的微營養。
而竹林小溪之所以缺少溪石斑生存,其原因也不難解釋。
積壓多年的竹葉,其腐爛超過了一定范圍,從而導致水體環境受到破壞,造成水體嚴重的富營養化問題。
其中就包括水體酸性的問題。
而溪石斑本身是喜堿性的魚類,當然就不喜愛在竹林小溪出沒了。
念頭逐漸通達。
蘇木皺著的眉頭緩緩舒展。
溪石斑資源解決。
水資源解決。
而捕捉溪石斑苗種也簡單,只需要發動村里的熊孩子們,抓幾天就能抓到許多。
最后剩下的問題就只有一個——養殖池。
而養殖池無非就兩個選擇,一是依照現在主流的水泥池養殖模式;二是池塘養殖模式。
兩者孰優孰劣,其實也不好說。
現在已經不是‘第一百零一次養殖’發表文章時的2011年,此時經過養殖戶的幾年摸索,魚塘養殖不僅開發了流水養殖,而且對于池塘砂石和泥土之間也有了大改進。
水泥池養殖易于管理。
流水池塘養殖更接近生態,同時魚體病害要比水泥池少上一些,尤其是水泥池必須要防備的小瓜蟲病,砂石的流水魚塘就不需要擔憂。
折騰半天,已經午飯時候。
蘇木打算把蘇小丫送回家,小丫頭卻是賴皮不走了,還可憐兮兮地說:“爺爺去縣里了,回家沒飯吃。”
蘇木翻翻白眼,小孩子的謊言根本就不需要猜。
原本他只想著自己隨便應付一下,既然小丫頭賴上了,只能跑一趟鎮子,畢竟家里除了大米還是大米,煮個飯都不知道吃什么。
蘇小丫高興。
當蘇木載著她到她嬸嬸家時,她就鴕鳥一樣吶吶不說話了,爺爺是去了縣里沒錯,可家里不是還有叔叔嬸嬸么。
從村子到鎮子距離七公里,其中四公里是泥巴路,嘉陵神車的唯一缺點就展露無遺,避震能力賊差。
到達鎮子后,蘇小丫揉著小屁屁下車,小臉兒擰成了一團,這是被崎嶇山路給顛的。
今天不是墟日,加上已經中午。
街市擺攤的菜販和小販只有零星幾個,蘇木也省了買菜的心思,帶著小丫頭直奔鄉鎮的小飯店。
飯店是幾十年老招牌,名字很有些喜慶,叫做好運來大飯店。
雖然掛著大飯店的名字,其實并不大,幾十年來一直維持著五張四方桌的規模。
黑色四方桌,圓形小板凳,墻壁四處寫滿了龍飛鳳舞的毛筆字,都是舊時一版一版的菜單。
飯店沒變。
掌勺的廚師變了,花白頭發的陳伯伯已經不在,現在守著飯店的是一個禿頭的油膩中年人。
蘇木在店門外頓了頓足,頗有種物是人非的感慨。
不止是掌勺的陳伯伯不在,自家老頭子不也不在了么。
以前是老頭子開著小嘉陵,隔三差五帶自己來飯店吃一頓。
現在是自己開著小嘉陵,帶小丫頭到來飯店。
稍有些不同的是,老頭子只帶自己來吃早餐。
店子的云吞和腸粉是一絕,話說腸粉的發源地就是瀧州,說不定就在鎮子。
“木木叔,有三元及第湯?!?p> 蘇小丫拽著蘇木的衣擺,她沒有蘇木那么多感慨,一來到飯店,就踮著腳尖,伸長了脖子往店門口懸掛的小黑板上瞅。
在看到其中一道熟悉的菜式時候,她眼睛一亮,就大聲叫喊出聲。
油膩的中年掌勺,此時拿著大勺子,瞧見小丫頭這歡呼雀躍的模樣也是忍俊不禁。
“那你跟伯伯說,要一份三元及第湯?!碧K木笑道。
“嗯嗯,要大份的。”蘇小丫重重點頭,眼睛亮亮的望向店老板,“伯伯,那種很大的碗,要一大碗?!?p> “欸。”掌勺的笑瞇瞇應聲。
也沒再問蘇木要什么,大份的三元及第湯足夠兩個人吃。
說起這個三元及第湯,從名字看,很有一種大酒店菜單做的噱頭,但確確實實是鎮子里的土叫法。
通俗點的名字叫,豬肝粉腸瘦肉枸杞湯。
是一道清肝明目的名菜式,做法也簡單。
粉腸用鹽抓洗干凈,切成小段。豬肝瘦肉切片,與粉腸一起加鹽油、姜絲和生粉腌制十分鐘。
枸杞摘下葉子。
剩下的枸杞梗折斷捆成小扎,煮一鍋清水,把枸杞梗扔進去煮出味,再撈出來扔掉。
然后把腌制好的豬雜倒入鍋內,大火煮兩分鐘。
最后加入枸杞葉子,大概兩分鐘煮沸騰,加少許鹽,就可以出鍋。要是在飯店里吃,一般都會再配上一小碟調制好的醬油蘸汁。
十分鐘不到,油膩中年掌勺端著一大碗三元及第湯上來,湯水幾乎都要溢出碗外,顯然是加足了分量。
還有兩大碗白米飯。
“謝謝伯伯。”蘇小丫笑嘻嘻道謝。
一大一小美滋滋吃完午飯,已經是十幾分鐘以后。
接著兩人又在街市轉了一圈,滿足了小丫頭逛街看新奇的愿望,跟著才回轉村子。
對于養殖池的選擇,蘇木糾結了半天。
水泥池養殖作為現在的主流,自然是有其道理的,單是易于管理這一點就是核心優勢。
如果只是單純把兩個養殖模式擺在眼前,蘇木會毫不猶豫選擇水泥池養殖。
可現實是建造養殖用的水泥池太耗費時間。
而池塘養殖的池塘卻有許多現成的。
再還有一點不得不注意,現在已經是七月中旬,如果現在決定,那還能找到不少繁殖期的溪石斑,可以試著做人工繁殖。
要是錯過這個時間,就只能等明年才能試繁殖。
“時間有點急了,干脆池塘養殖吧……”蘇木稍作猶豫。
其實池塘也不錯,至少不用大興土木擾亂村子生態,而且還能把二十幾口廢棄的池塘重新利用起來。
至于往后養殖的規模和產業化的問題,卻是自己想得太遠了。
鄉村綜合體是多元化發展,不可能就一個溪石斑養殖。
最后對池塘的選擇,蘇木就不需要糾結了。
宅子附近的狗眼塘就很不錯,以前老頭子養殖過一段時間土鯪魚,魚塘塘底雖然不是砂石,但完全可以人造覆蓋砂石。
并且狗眼塘有一個許多池塘沒有的大優勢,它直接和竹林坡的其中一條小溪連通。
塘體整體呈現一個眼睛模樣,左右兩端都是出水口,總體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半天然流水坑塘。
很適合溪石斑苗種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