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太陽慢慢升起,陽光從東方照耀過來,落在九幽河上,九幽河呈現一片紅色,彼岸花在兩岸搖曳著。
一縷陽光灑在梁欣兒的臉上,照在了她紅腫的雙眼,臉上臟亂的蜂皇紅把襯托的像一只獨自哭泣的花臉貓,她對張楚嵐感到一絲愧疚,她早就知道他喜歡她了,可惜……
封靈兒和林楓是一臉愧疚的樣子,如果不是他們的堅持,張楚嵐又怎么會遭遇此禍呢?
“欣兒,我們回客棧吧,先帶上張煜萱,然后一起去七賢林,既然張煜萱一直喊張楚嵐作爹,我們就當她是張楚嵐留給我們的一絲念想吧!”封靈兒也失去了平時的活潑勁,一臉悲傷的說道。
“嗯嗯,也好!”梁欣兒點了點頭,其實她也不知道為何還要去忘憂酒館,明明自己對忘憂酒館只是好奇而已,可她心里總有個聲音告訴她,去了忘憂酒館,可以再見到張楚嵐。
三人漸漸離開九幽河,隨著太陽的慢慢升高,三人的影子逐漸縮短。
只是三人回到客棧,卻沒有見到張煜萱的影子,問客棧老板,老板也是一臉惘然。三人對張楚嵐的愧疚更深了。
三人收拾好東西,向著蠻夷深處的七賢林趕去。
此時,在離京的一座府宅里,府邸大門頂端上的匾額寫著:“丞相府”。
刺閻王把以前的丞相殺死后,梁文帝除了追殺刺閻王,不久又封了一名新丞相。
宅子后院種著一片竹林,一個中年漢子躺在一張搖椅上,慢慢的搖動著搖椅。他就是新上任的丞相:李佳玉,權傾一國。
這時一名青年男子走來,這名男子劍眉星目,溫和有禮。
男子向著李佳玉做了一禮,“爹,聽聞欣兒偷偷前往了蠻夷,我想要去找她。”
這名男子是李佳玉的獨子:李佳宇,李佳宇是梁欣兒的青梅竹馬,他們兩小無猜,兩家已定下了親事。
李佳玉聽了李佳宇的話語,點了點頭,說:“去吧,一路上小心!順便把欣丫頭帶回來,蠻夷剛開辟不久,那邊水挺深的。”
“爹,我知道了,那我先告退了!”李佳宇做了一禮,轉身離開,不久,他便騎著一匹快馬沖向蠻夷。
張楚嵐剛踏進九幽門后,走了一會兒,就跨出了九幽門。
張楚嵐不知為何來到這里后,心里居然感到一陣舒適。
張楚嵐被謝必安二鬼押著,走了一會,他問:“敢問白無常,為何要押我來地府?這對你們有什么好處?”
謝必安嘿嘿一笑,道:“好處自然是有好處的,不過還不能告訴你,不過你的肉體倒是有點麻煩!”
張楚嵐內心嘆了嘆,無可奈何,走著走著又想起了臨走前,梁欣兒哭泣的模樣,心里又嘆了嘆,幸好自己已經向她說明了愛意,此生無悔了。
想到這,張楚嵐嘴角不禁勾了起來。旁邊的黑白無常看到這里,心里也不禁吐槽,這還是人嗎?來到地府還能笑的出來!
不一會兒,張楚嵐一行人來到一座關隘前,城門古老斑駁,城門上方橫書蒼勁有力的七個大字:幽門地府鬼門關。
鬼門關前有一門亭,一古樹,古樹前有一用隸書書寫的石碑,碑上寫道:“此冥府也。”
一排雙眼無神的鬼魂排著隊進去鬼門關,門亭在檢查他們的路引。
黑白無常若無其事,直接帶著張楚嵐越過門亭,門亭的守衛恭敬的向著黑白無常喊了一聲“大人!”,黑白無常點了點頭,帶著張楚嵐走進鬼門關。
“怎么黑白無常大人還帶了個有著肉身的人進來鬼門關?”守衛不解,轉頭繼續檢查鬼魂的路引。
張楚嵐剛進鬼門關,他便被嚇了一跳,在鬼門關兩側,各有九個面相猙獰、栩栩如生的塑像。
謝必安看著張楚嵐被嚇到的樣子,笑了笑,道:“這是十八鬼王,他們是對劣跡斑斑、惡性未改的亡魂野鬼進行盤查,不使一個蒙混過關。”
張楚嵐點了點頭,繼續向前走著。
“進入了鬼門關,就該走黃泉路了,到了黃泉路,你不要被嚇著了。”謝必安一臉輕松的說道。
“黃泉路?能介紹介紹嗎?”張楚嵐心中越發舒適,不在乎的說道。
“黃泉路,是地府接引之路,在黃泉路上有著許多非壽終正寢的孤魂野鬼,他們在黃泉路上游蕩,直到壽命盡了,方可去到忘川河。如果你在黃泉路上聽到有人喊你,千萬別回頭,那是鬼魂在迷惑你,讓你帶他一程。而黃泉路上有著兩排鮮紅的彼岸花,這是長長的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了。”謝必安不厭其煩的為張楚嵐說道。
張楚嵐一人兩鬼慢慢地走著,不一會兒,張楚嵐便看到了兩排遙遙相對的彼岸花,花還是如同九幽河上面的彼岸花那般鮮紅。
張楚嵐踏著黃泉路,欣賞著兩邊鮮紅如血的彼岸花,前往著幽冥之獄。在黃泉路游蕩的孤魂野鬼紛紛為黑白無常讓出一條道路,渾身顫抖的在一旁飄著,絲毫不敢造次。
“彼岸花又稱為曼殊沙華,人間總說,彼岸花開黃泉路,忘川橋邊憶三生。其實啊,彼岸花是生長在三途河河邊的花,是接引之花。你們所說的九幽河,不過是三途河的一部分而已,因為它特殊的緣故,它在人間的流向是自東流向西。”謝必安不禁又和張楚嵐說了這些。
張楚嵐一邊看著火紅的彼岸花,一邊認真的聽著謝必安所說,旁邊的游魂野鬼的哀嘯聲不絕于耳,給黃泉路上添了幾分恐怖。
張楚嵐繼續向前走著,不久,他聽到了河流洶涌的波濤聲。
很快,一條血黃色的河流映入眼前,河流蟲蛇滿布,腥風撲面,里面有數不勝數,不得投胎轉入輪回的孤魂野鬼,他們在河里悲慘的哀嘯著,仿佛遭受著水淹火燎之痛。
河上面有著一座橋,青石拱橋,橋口有著兩名陰差把守,而橋口前則有一名老嫗,滿頭白發,面容慈祥。她在拿著一個勺子,用勺子慢慢的從自己身前已經煮沸的鍋里盛湯給排著隊的陰魂。
老嫗不遠處有著一塊石頭,石上刻著三個字:三生石。一些陰魂在石頭面前仿佛在看些什么,有些陰魂時而歡喜,有些則悲戚萬分。可惜他們已經再也不能流淚了,鬼魂已無淚。
三生石旁又有一高臺,高臺呈白色,搭建它起來的是一根根白骨,甚是恐怖。
一些鬼魂登上高臺,呆呆的看著遠方。
那些拿著湯的鬼魂,慢慢喝下湯,湯盡而濁泥現于碗底。他們眼神逐漸清澈,猶如新生的嬰兒,邁出腳步,走過了橋。有些不肯喝下湯卻想要過河的鬼魂,橋上在他們腳下伸出尖刺,絞住他們的腳,他們悲憤不已,一根長管戳著他們的喉嚨,逼迫他們張嘴喝下孟婆湯。
而一些沒有喝下湯的鬼魂,他們跳下忘川河,承受著水淹火燎之感,形削骨蝕之痛。
那位老嫗看著排隊的鬼魂,平淡道。
“若有不愿喝下孟婆湯之人,可跳忘川,承受形銷骨立之痛千年,便可無需喝下孟婆湯,直接渡入冥府,清算三生,直渡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