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這座城市,我喜歡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問大家,長大以后要做什么?
張曉東和身邊的小伙伴都是不約而同的回答道:“我長大了要當一名科學家!”
如今,大學畢業后的張曉東算是圓了兒時的夢想,成為了一個工程師,準確的說,現在還是助理工程師,也算是一個科學家了吧。
幾年前,張曉東在學校的招聘會上投了位于寶城的這家公司,后來,作為一個祖籍西北的大學生,他成功的被招聘了回來。
至今,他還清晰的記得,他背上行囊,早早的離開學校,來到這家公司報道的情景。
那年甫一畢業,他甚至沒來得及回趟老家,就早早的接到公司的通知,要求即可前去報道入職,于是他收拾行李,直接奔赴寶城。
還記得到達寶城的那天,是一個盛夏的清晨,列車乘務員清晨的報站聲,把蜷縮在硬座上的張曉東,從睡夢之中給吵醒了。
他十分吃力的,把因為睡眠不好而沉重無比的腦袋,從眼前堆滿了亂七八糟的瓜子、飲料瓶等的小桌子上抽出來,無比艱難的睜開雙眼。
十六個小時的行程,全程硬座,擁擠的空間,鐵軌的噪聲,旁邊乘客的呼嚕聲,都使得他離開學校前去公司報道的這段路程,簡直是充滿了煎熬。
但當他收拾好行囊,走出列車,走出車站,站在寶城火車站前的時候,天還未有大亮,行人寥寥,卻恰逢寶城的天空中飄著涼涼的雨絲,輕輕飄灑在他的臉上,讓他感到十分的涼爽,真是愜意無比。
他想起十幾個小時前,他登車之前的彭城,那可真是酷暑相比,最高溫度甚至達到了40℃,甚至是整個夏天沒有掉過一滴雨。
此刻,寶城的涼爽與彭城的酷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讓他的心情特別好,長途跋涉的疲勞也是一掃而光,他在心里說,他喜歡這座城市!
他拎起行李大踏步的走向了火車站出站口,搭乘了附近的一輛出租車。初來乍到,不知道具體的地址,坐公交車是不明智的。坐出租車,則可以直接到達目的地。
片刻之后,一輛白綠色相間的出租車載著張曉東,在寶城火車站前呼嘯而過,絕塵而去。
當初他在簽下位于西部寶城市的公司之后,回到宿舍,便上網查詢了這家單位。資料顯示,這家以石油機械為主營業務的制造業公司,始建于50年代,注冊資本八千萬,企業性質為國營企業。
發展到今天,公司的業務幾乎涵蓋了石油勘探領域的全部產品,可以說是全產業鏈覆蓋,并且其龍頭產品某型號石油鉆機代表了國內的頂尖水平,在國際上也處于領先水平。
公司的產品覆蓋面達到了50多個類別、1000多個品種規格,產品遠銷歐美、非洲、澳洲、中亞、中東、東南亞等58個國家和地區。
到公司人事部門報道后,就算是正式入職了。入職剛開始是千篇一律的入職培訓,內容也無非就是公司的公章制度,保密條例,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HSE培訓。
上述的這些培訓基本上都比較壓縮內容量的,畢竟要在一周的時間里完成公司的多方面的培訓要求,信息量還是蠻大的。
而包括張曉東在內的一批四十多個新人,在一周的時間里,要不間斷的接受公司安排的多個文件性質的培訓,個個也都是頭昏腦脹,痛苦無比。
好在枯燥無味的入職培訓結束后,公司還安排了一次為期三天,地點位于寶城某著名風景區的拓展訓練,這倒是讓不少人拍手叫好。
那次的拓展訓練,張曉東是印象比較深刻的。由人事部門一個主管負責,公司派出一輛豪華大巴車,直接前往。
早晨七點半在公司大門口集合完畢,不做停留,大家便即刻出發。
路上經歷了約一個半小時,路邊的景色也是由城市的柏油馬路、綠化帶漸漸的變成鄉村風格,車輛的行進速度也是越來越慢。
本來按規定的日子,預計的時間,出發到景區是毫不費力的,卻是在剛進入景區不久,就發現山中天氣變化較快,放下行李不多久居然掉起了雨滴,看來是天公不作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