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躺在床上,心情郁悶。這又是哪根筋搭錯了?
當時怎么想到?要平定中原。哎,而且還是脫口而出。
沉下心來想想,也許是自己上輩子,心里就一直有一個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夢。
外界雖然磨平了青春的棱角,內(nèi)心深處,對一統(tǒng)天下還是很向往的。
上一世張浩就經(jīng)常跟朋友討論,如果我是誰誰誰,我要怎么管理國家。
甚至就一些國家治理問題、邊境爭端問題、戰(zhàn)略問題等與朋友爭的面紅耳赤。
誰也不服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恰同學少年……
又是一陣頭痛。張浩咧開嘴,眼眉上挑,倒吸了一口冷氣,腦子里又傳來了一片雜亂的聲音。
好一會兒才舒服了一些,張浩想起了一句話:病在腠理(còu lǐ),,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在腸胃,尚可醫(yī)治;腦殘者無藥醫(yī)也。
哎呀,我不會是真的腦殘了吧。
男子漢大丈夫,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既然說了要平定中原,那就要干。
話說回來,現(xiàn)在這個世道,也是真夠亂的。
當年始皇帝13歲繼承王位,21歲登基親理朝政,39歲一統(tǒng)中國,我為什么不可以?那要具體怎么做呢?……
想著想著,睡著了。
翌日,張浩召開城主大會。
之前都是有王曉晗來主持,因為前幾天副城主韋大彪帶人走了,就這么走了。
至于原因,據(jù)說是要攻打其他城池。
張浩坐在中間那張寬大的城主椅上,更顯身材消瘦。
俯視掃看了一下下面站立的眾人,目露精光,鷹眼狼顧,不怒自威,竟有一種上位者的氣息。
下面40多人,分立在兩旁,竟無人敢與之對視。
城主今天怎么有心情參加大會了?這讓下面眾人有些不太適應。因為之前張浩沉浸在煉器中,很少參加城主大會。
“今日大會,主要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和各位商議。我欲稱帝建國,三年內(nèi)掃平中原。各位意下如何?”
短暫的安靜后,這句話如同一顆炸彈,在大廳里炸開,引起軒然大波,下面人議論紛紛。
“建國?我不是在做夢吧?”
“三五年掃平中原,我靠,中原可不是公園?打掃打掃就完了。”
“之前就聽說過,城主這里出了問題,現(xiàn)在看果然是出了大問題,得趕緊找醫(yī)生來治。”一人說著還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是啊,病的不輕啊!”
“我覺得挺靠譜。我支持程度。”
“我靠,你怎么感覺出靠譜了,哪靠譜啊。有什么依據(jù)呀?”
“因為是城主說的,所以我就覺得靠譜。”
“哎,等會城主看完病,給你也看一下。”那人白了說靠譜的人一眼。
張浩端起茶杯,輕輕吹了一下,慢慢飲了一口茶。
面無表情,繼續(xù)聽著下面人的議論。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境界。】
“我支持,老子早就想打趙國了。”一個曾經(jīng)從趙國逃出來的逃犯說到。
“我也支持,好久沒打仗了,感覺手里癢癢。”另外一個暴力狂說道。“只要有仗打,有肉吃。打哪兒都行。”
“我們要以德服人。”
“諸侯混戰(zhàn),苦了百姓。我們要為民平天下。”
“平天下,靠什么平,靠嘴嗎?說的簡單。”另一個人譏笑道。
下面鬧哄哄的,吵成一片,爭論不休。
“16歲的城主,已經(jīng)感覺很不靠譜了。”許多人心里暗道的。“沒想到還要建國,稱霸中原。我不是在做夢吧”
多瑾堯也是心中一陣感慨,他之前以為張浩也跟他一樣,有滅掉燕國,然后取而代之的想法。
沒想到,張浩所圖之大,竟不止于燕國,張浩的思路真是讓人琢磨不透。
沒想到我閱人無數(shù),只有張浩這么個小孩兒,卻無法看透。組織能力、武力、煉器能力、無窮的潛力……
也罷,反正是在一條船上,他想干什么就跟著干什么?成王敗寇,亦不枉此生。
“平定中原后,要不要逐漸取消奴隸制呢?取消奴隸制,步子邁的有點兒大啊,小心扯到蛋。想那西漢王莽,運氣爆棚的穿越人物,當上皇帝后,改幣制、改革土地、造游標卡尺,結(jié)果步子邁的太大,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張浩一邊觀察下面人的的表現(xiàn),一邊暗自思忖(cǔn)。
這時候只聽有人大聲喊道:“我堅決支持城主,不就是平定中原嗎?有什么大不了的?不想跟城主混的都滾出去!別在這兒唧唧歪歪了。”
眾人一看,原來是陳三炮,敢這么說話的估計也沒幾個人。
“哎,陳部長所言極是,我也支持城主。”陳三炮一聽,心中很是受用。
轉(zhuǎn)過頭來,循聲望去,一看,原來是圖穆大屯。
陳三炮伸出大拇指,朝圖穆大屯晃了一下。“英雄所見略同,咱倆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
混亂之城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整編,傭兵團雖然還存在,但力量已經(jīng)削弱很多。
由于近期大量人口的涌入,基本上都是歸屬在城主府下。
現(xiàn)在在會堂的傭兵團團長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
城主要去打仗,那讓誰去?肯定是傭兵團也得去呀。不給錢可以,至少得給點兒兵器,提升一下傭兵團實力啊。
可是無緣無故的,就去打仗,沒有什么好處,這就沒道理了。
傭兵團與閣下無冤無仇,好好的在這兒打打工,混混日子。閣下,難道拿我的傭兵團當槍使?當我是傻子嗎?
”
所以這些傭兵團團長們都不怎么支持,在混亂之城這一畝三分地上,逍遙快活不也是挺好的。
“好了,大家都靜一靜!現(xiàn)在也討論了一段時間了。”張浩虎目俯視一掃,“諸位有什么想法?一個一個的說。”說完又端起水杯喝了一大口。
張浩這么一說,眾人突然安靜下來,這是要眾人表態(tài)了。
“城主,我覺得此事不妥。”一人打破沉默,說話之人是一個傭兵團的團長。“我們僅僅占有兩城之地,就妄圖建國,只怕會被別人笑話。”
“我也不支持建國,”另一名傭兵團長見有人打頭陣,也附和著說道,“一是我們的人手比較少,現(xiàn)在急需補充城衛(wèi)守備。二是攻城略地也不是我們的強項。所以我覺得此事要,應徐徐圖之。
廣積糧,緩稱王。待時機成熟了再建國。
此外,目前我們軍隊人員不足,混亂之城又多有流民涌入,治理上還一片混亂,沒有理清。加之我們目前才占有兩座城池,如果說建國會被人貽笑大方。
總之,目前時機不太成熟啊。城主目標遠大,咱們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二三十年后,準備充足,建國應該還是可行的。”
“多久?”王曉晗騰地一下就站了起來。擰眉看向張浩,頓時感覺被騙了。
眾人皆錯愕不已,不明白王曉晗怎么突然反應這么大。
多瑾堯這時搖了一下羽扇,緩緩開口道“依在下之見,平定中原,若一切順利,二十年可期。”
“一切順利,二十年……”王曉晗目光復雜,嘴里喃喃自語。
“我有些不舒服,先回去休息了”王曉晗忍著哭泣的聲音說道,就算是個傻子也感受到了王曉晗語氣里的哀傷。
眾人望望王曉晗離去的背影,又望望高高在上的張浩,均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就連多瑾堯這種機智過人的天才,也是不明所以,只是隱隱覺得跟張浩有千絲萬縷地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