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繽英雖然在《明通鑒》里面看過明末廣惠庫并不常用,早已是破敗不堪,但眼前一見仍然十分震撼,外表看上去不像是國庫,更像是農村里面的小倉庫,裝不下多少東西卻十分破舊。
錢繽英問:“我早就聽聞廣惠庫年久失修,今日所見確實如此,你們一般多久進去一次?”
李司務說:“從我到戶部以來,我一次都沒見過廣惠庫的大門打開過,我聽聞若是平白無事,廣惠庫大概半年開一次,可能是每次開的時候我不在,所以并未看其真容。”
錢繽英問:“每次打開檢查,是誰負責?”
李司務說:“既然鑰匙在左侍郎大人那里,想必都是他每次親自檢查。”
錢繽英笑道:“你們戶部真是人手不夠用啊,堂堂戶部左侍郎干那么多活兒,
你去別的部看看,哪有左侍郎這么忙的。”
李司務陪著笑,說:“這有什么辦法,連尚書大人都要經常東奔西跑,我們下
面的文官,能不身兼數職嗎?”
錢繽英拿出鑰匙遞給李司務,說:“李司務,這門你來開吧,我怕這破門出了
什么問題,你們戶部還要找我賠償。”
李司務接過鑰匙,說:“錢大人說笑了,我們戶部雖然擅長精打細算,但我們
還是有底線的,這種坑蒙拐騙之事我們怎么能干呢。”說著,拿起鑰匙開鎖,由
于廣惠庫本不是很重要,所以鎖就是十分普通的鐵鎖,沒有過人之處。
鎖打開以后,李司務將鎖去下,拿在手上,輕輕推開門,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錢繽英順勢將門推至大開,只見在明亮的陽光照射下,屋子里面瞬間有一絲亮堂,
在推開門的瞬間,門后的積灰像被風吹了一般,迅速卷起來向后退去,更多的塵
埃是向上竄,竄到錢繽英和李司務的臉上,兩人頓時感到眼睛被迷住了,吸入了
灰塵之后,就是一段急促地咳嗽聲。
錢繽英緩緩地睜開眼睛,問:“怎么灰這么大?當真是半年打掃一次。”
李司務說:“恐怕不是半年打掃一次吧,看這架勢得有幾年沒打掃了。”
錢繽英待視力完全恢復之后,走進廣惠庫里面,看著里面有一排排地架子,上
面堆著不少紙一樣的東西,錢繽英走到一個架子面前,看到一排的木盒,木盒上
面可能原來有著字,但如今已經辨認不清了。錢繽英將衣袖往上捋了捋,用手肘
將木盒表面的灰一層一層摸掉,很快看到了上面的文字:五百文。錢繽英打開木
盒,先是撲面而來的一股霉味,仔細一看寶鈔已經大多泛黃,紙張表面褶皺很多,
甚至有的已經殘損很多,寶鈔上面還能看到一些文字,其中“五百文”最為醒目,
錢繽英翻開下面,也全是面值“五百文”的寶鈔。
錢繽英關上盒子,擦了擦后面一排的某一個盒子,上面寫著一貫,錢繽英打開
一看除了面值“一貫”之外,其余的文字依然看不清楚,錢繽英把盒子關上,問:
“這些寶鈔怎么都如此殘損不堪了,除了少數幾個之外,大多都已經連字都看不
清楚了。”
李司務也很無奈:“這些寶鈔基本上都是從官府收上來的,大多都是經過太多
次的利用,若有破損實屬正常,至于為何文字模糊,紙面泛黃,我想是發行寶鈔
的最后幾年,朝廷為了大面積制造寶鈔,就讓戶部加快印刷,可能就是為了準時
完成朝廷的指標,戶部只好粗略制造,這才有這些殘次品。”
錢繽英說:“昔日太祖推行寶鈔作為紙幣,規定一貫等于一千文,一千文等于
一兩白銀,四貫寶鈔就能抵得上一兩黃金,后來正德九年,一石大米用銀子購買
仍然是一兩銀子,可用寶鈔得一百貫才能換的了一石大米,至此寶鈔已經在民間
流通不下去了,很快朝廷也不再發行寶鈔,仍然用銀兩作為交易之物。眾臣無知
也就算了,畢竟他們不懂國家財務,但你們戶部也不懂嗎!你們明明知道大肆印
制寶鈔,讓其流通市面會有什么下場,你們還一聲不吭,放任寶鈔貶值下去。簡
直是愚蠢至極。”
李司務說:“不是每個尚書大人都有膽量提出異議的,為了不觸犯上意,忍著
也是最好的辦法,況且這些寶鈔也過了一百多年了,還能有就已經不錯了,想各
個保存完好,那怎么可能呢。”
錢繽英說:“當初建廣惠庫是為了讓戶部存一些寶鈔,以備不時之需,但沒想
到,最后剩寶鈔最多的不是百姓,而是廣惠庫。”
李司務說:“雖然明面上寶鈔已不再流通市場,但寶鈔還是大明官方紙幣,所
以必須要讓它存在,至于有沒有用處,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錢繽英說:“好好的紙幣,就給你們濫用變成了廢紙。”
李司務嘆了口氣,說:“過去之事不是你我能改變的。”
錢繽英問:“那左侍郎大人每次來廣惠庫如何清點數目?”
李司務不明白錢繽英的意思,說:“不就是打開木盒,一個個數嗎?”
錢繽英說:“不對,你看看,每個木盒上面都有不少積灰,不是一年半載能攢
成的,由此看來左侍郎大人每次清點都沒有打開木盒。”
李司務感到十分詫異:“什么?沒打開?沒打開怎么能看出來里面東西少沒
少?左侍郎大人又不是神仙。”
錢繽英說:“對啊,他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不打開木盒就清點數目呢?”
李司務恍然大悟,說:“難道左侍郎大人是......”
錢繽英幫他說下去:“沒錯,左侍郎大人恐怕根本就沒有清點,只是粗略地看
了一下,然后在里面轉一圈就算清點完畢了。”
李司務說:“我去,那這也太省事了吧,不打開木盒誰能知道有什么?”
錢繽英說:“左侍郎大人估計是覺著,廣惠庫里面的寶鈔早就失去了它的價值,
沒有人會為了這些廢紙而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