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運轉靈力左手持弓右手虛空控制五支箭,滿弓瞄準箭靶。纖細的手指一放松,五支箭瞬間飛射出去,分別深深的嵌入箭靶中心。
太子殿下和蕭諺從未見過如此箭藝,兩人有些目瞪口呆,“韻兒,這箭術可能傳授給我和蕭諺?這才是真正的五銖連環箭!”
肖韻笑笑,她本就有些后悔自己一時沖動,向兩位哥哥賣弄箭術,此時看到他們的表情更是覺得自己太冒失了。“哥哥不必將此放在心上,當做玩笑便好。我不過是討了巧,普通人如何能一只手同時控制五支箭呢!”
“你練了多久?”蕭諺覺得即便此箭術非一般人能習得,能一下射中五個靶心,定然也是練了許久。
“一個人無聊的時候隨便練練,我討了巧,哥哥別太在意。”肖韻一直向他們灌輸“這沒什么”的思想。
“算了蕭諺,我們這輩子怕是沒有機會了。韻兒自小與我們習得的武藝不同,她的厲害你我都嘗試過。以后我們的安危可要多多仰仗妹妹了!”太子同弟弟妹妹玩笑。
“太子說的是,韻兒如此厲害,到不擔心她被人欺負了去。”蕭諺也笑著說道。
“不然,她雖然厲害,可心思太過單純,還需得你我好生照應著!”太子若是中年人,此時比是在捋著胡子同蕭諺講話。
“稟報太子,刑部的人求見肖小姐。”太子的手下前來稟報。
“因為宮宴的事?”太子問。
“是,當時肖小姐最先同刺客交手,因此刑部前來問詢小姐可否發現異常。”那人如實回答。
“讓他們進來吧。”此時他們已經回到太子平日練習騎射的校場,刑部的人怕是得到消息后便趕來了。
“韻兒別怕,想到什么就說什么。”蕭諺安慰她,覺得一個小姑娘被刑部的人詢問心中難免有畏懼。
肖韻對他笑笑,這種詢問,她怎么會害怕呢!
說來刑部她可認得兩個人,一個是在隨州認識的梁甫成,另一個則是在鳳華山認識的刑部尚書之子夏昌。不知這此次來京可會見到他們。
說著這兩個人竟然結伴而來。
“見過太子殿下、小侯爺,見過肖姑娘。”他們兩個齊聲拜見三人。若說拜見,太子和蕭諺擔得起,肖韻身無官職又無爵位繼承,不過沾兩位哥哥的光而已。
“起來吧。”太子代表三人回答。
“謝太子殿下。”
“韻兒,這是刑部尚書之子夏昌,這是梁大人。”太子給肖韻介紹。
“見過兩位大人。”她沒有明說自己是否識得這二人,只是單純的向他們還禮。
“肖姑娘客氣,此次我和甫成前來是為了宮宴之事,姑娘可有什么發現?”夏昌也沒點破他們之前便認識的事,開口向她詢問。
“起初是兩根針射向陛下,我用酒杯將其打落。后來出現的黑衣人我并未察覺出什么異常,不過逃走的那人。”肖韻有些欲言又止,她思索著是否要說出那人身負靈力之事。若說了不知會不會引起恐慌,若不說又會不會誤導他們。
“那人如何?”梁甫成著急的問。
肖韻想夏昌是鳳華書院的學生,梁甫成在隨州已經見識過玄門秘法,兩位哥哥也見過自己射箭,他們對玄門之事多少有些了解,說給他們聽也無妨,只是這小廝……
太子不愧是儲君,就在肖韻猶豫的這一瞬間,他便明白了是何意。于是揮手示意在場的小廝、隨侍都退下。“說吧,韻兒。”
肖韻點點頭,“最后逃走修為不淺,我猝不及防接了他一掌,受了些內傷。”
“你受傷了?”蕭諺和太子同時問。
“我沒事哥哥,平日里修習這是常事,調息后便可恢復。”肖韻安撫兩位情緒激動的哥哥,她忘記了,在這里她是如紙一般脆弱的女孩子,不是沈氏那個以劍術著稱的肖韻。往常她受傷的時候沈叔叔和阿梁都擔心不已,所以通常小傷她能瞞則瞞住。剛才她只顧著還原當時的情形了,沒想到兩位哥哥的反應會如此強烈。
“常事?難道這些年你經常受傷?”蕭諺有些著急的問。
“沒有,哥哥別緊張,韻兒可厲害了,平時都是我打別人。偶爾受些傷也是難免,不過都是些小傷,就像小孩子學走路哪有不摔跤的,但總也無傷大雅。”肖韻開始圓自己的話。受傷不是重點,重點是可能有玄門的人參與了此事。
夏昌看太子和小侯爺緊張兮兮的,不禁開口替肖韻解圍:“若是有所防范,姑娘可是逃走那人的對手?”
“之前交手他未曾使用靈力,最后一擊也不知用了幾成功力。若是八九成的話,我還可以應付。”肖韻認真回憶那人使用靈力后不多的幾個動作,在腦海里極力分析著。
“可否請肖姑娘協助我們查案,否則若當真遇此歹人我等不是對手,怕又會讓其逃脫。”梁甫成還真是個耿直的人,兩個頂尖貴族手心里捧著的妹妹他也敢勞駕,還將她當做在隨州仗義相助的肖韻呢。
“如此危險的事韻兒如何做得,若當真兇險便去向父皇請命求助鳳華山!”雖說鳳華山不偏袒與任何朝廷,但倘若有修行之人亂世,必然會出手的。
太子都發話了,梁甫成自然是不會再說什么。肖韻覺得有些尷尬,其實自己沒那么嬌弱,但她身居蕭府,太子又是自己的表兄也不宜涉及更多的政事之中。便回答:“早就聽聞夏公子文武雙全、才冠絕倫,有他在梁大人放心便是,若遇歹人必不會另其逃脫。如果日后有用到肖韻的地方,我自是鼎力相助不會推辭。”
也不知梁甫成有沒有聽懂肖韻的暗示,他沉默片刻回答:“多謝肖姑娘。”
夏昌的面部雖沒有過多的表情,但他方才緊張極了,生怕肖韻的話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剛剛放松下來,太子便問:“韻兒識得夏公子?”
肖韻說:“和先生出游時,偶然聽聽人提過夏公子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