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目的地已經到達,他們停在了一處用竹子建造的房舍前。
竹樓入目非常亮眼,帶著濃濃的歷史味道。它共分兩層,從高空看就像鑲嵌在山腰里,四周種著很多當地特色的草藥樹木。
樓外的院子長著一株巨大柳樹,要三人才能合抱,看起來很有年頭。
柳條迎風招展,商和的目光落在樹上,撲面而來是一股厚重而蒼老的氣息,她不由朝那邊走去。
商和把手放在樹干上輕輕摩挲,表面非常粗礪,她感覺這棵樹好像有生命一樣。再結合剛才的故事,她有理由相信,這顆柳樹和故事里的是同一顆。
想到這商和不由露出了微笑,有種見證了歷史的奇妙感覺。
此時院門開了道縫,里面走出一個五十多歲的婦人,她穿著黑色繡紅邊的馬甲和套裙,袖子寬大。耳垂分別系著半米長的五色彩繩,臉頰兩邊的頭發全部編成了細長的小辮,剩下的垂在腦后。
婦人長相很老實,臉上有些皺紋,但人非常精神。
“屋婆婆,這就是我們接下來三天的客人,還要麻煩你幫忙照看照看。”顧安看見她后快步走過去,用當地的語言仔細跟她解釋。
屋婆婆笑著點頭,把門全部打開,示意客人們走進去。
這時候眾人才發現,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似乎是啞巴,顧安向他們說明:屋婆婆年輕的時候傷了嗓子,雖然還能發聲,但語句很不清楚,后來就漸漸不說話了。
眾人走進院子,竹樓內部很大。
一層左邊是廚房,中間是大堂,右邊是主臥和次臥,分別是屋婆婆和她兒子兒媳的房間。
前年他們離開家鄉去外地,次臥就被空了下來。
二層有八個房間,因為近些年旅游業發展迅速,加上長屋村的刺繡編竹等工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常有外地游客到這觀光。屋婆婆就把二樓當成廂房來招待他們,也算一個小型的民宿了。
簡單介紹了這里的情況,顧安終于給他們頒布了今天的第一個任務:請各位嘉賓準備一份九人份的午餐。
現在是十點半,當地的吃飯時間比較晚,在一點左右,也就是還剩兩個半小時。
期間嘉賓們要獨立解決做飯的問題,畢竟屋婆婆不能說話,你總不能指望她在旁邊指導吧。
了解任務后凌蕪看了看眾人,她的表情有點兒無奈:“那么問題來了,你們會做飯嗎?先說好,我在這方面是幫不上什么忙了,就刀工還行,切菜切肉都沒問題。”
說著她拍了拍身邊人的肩,一臉同情,“老溫和我情況查不多,為了避免發生意外我倆還是負責備菜吧。”
溫弘點頭,吐槽了一句:“她一炒菜就糊鍋,我每次都把調料弄混。”
“我倆并稱廚房雙煞,一般人我都不告訴他。”凌蕪笑呵呵地接了話,沒有半點兒不好意思。
從這方面也能看出他們關系是真的好,互相做菜的情分這可不是普通人能有的。
“我做菜還可以。”商和默默舉手。
“+1。”方休附和。
商和不由自主看過去,表情有些微妙,方休笑了笑,給了她個放心的眼神。
這句話好像不符合你的人設啊,商和在心里腹誹。
沒想到這個從小錦衣玉食的大少爺也會這些,倒不是她對富家子弟有偏見,只是他們這種人大多不會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生活瑣事上,家里基本都會雇個廚子。
而且——嗯,怎么說呢。
總感覺他這種站在神壇上的人是不會做如此接地氣的事兒的。
想到這商和又覺得好笑,她差點兒忘了,方休可不只有這二十多年的經歷,這些年肯定也在其他位面待過,會這點兒事自然也不那么讓人意外了。
前輩們都說話了年輕人自然也不能一直沉默,應乘風完全不會做菜,就主動承包了燒火的工作。沒等幾人討論個所以然出來,已經很自覺地抱著柴火去灶臺了。
施庭知則表示自己可以在旁邊打下手:我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雖然他會做菜,但整個屋子只有三個灶臺。一個是大鍋土灶,這個肯定要用來煮飯,順便一提,屋婆婆家里是沒有電飯煲這種東西的。
剛進門的時候他就環視了一圈,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攝制組收起來了。
另外兩個是煤氣灶,方老師和商老師肯定都要用,他就是想幫忙也有心無力。
不過施庭知也表示了,如果后面人手不夠他還可以給大家烙餅吃。
由于他來自某面食極其發達的地域,說這話的時候很是理直氣壯。
而最后剩下的兩個就完全是廚房小白了。
林婳出自藝術家庭,那雙手從小就是用來彈鋼琴的。別說做菜了,家里人平時連廚房都不讓她進,真可謂是十指不沾陽春水。
而管疏游嘛……這人對食物方面一向不怎么講究,家里連個鍋都沒有。
一日三餐不是各種速食就是外賣,偶爾還會吃點兒饅頭啥的,總之餓不死就行。
所以要指望他們……商和看了看略顯無措的兩個人,試探著給出建議:“要不你們倆煮面條?另一個就洗菜吧。”
畢竟這節目到時候還是要播的,就算不像一般的綜藝,但大家都有活干他們要是一直不作為肯定會被觀眾噴。
商和覺得煮面條這件事不算太難,一般來說就算沒下過廚也能完成。
她到時候稍微看著點應該出不了什么差錯。

人間清棠
方·只要小和子看我就笑·無論她說啥我都捧·休 我只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捧哏機器罷了 某影帝:夸張了,你又崩我人設。 作者:啊這——咦女兒你怎么來了! 某影帝:【條件反射一笑】 作者:哇——哦~【照相機抓拍】 某影帝默 【碎水杯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