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不到,左中尉竟有如此強悍的武藝,真的想親眼見識一下?!眳尾豁f說道。
這下,小杜內心慌了,不過他沒有表現出來,平靜的說道:“會有機會的,呂相,前提是當我的傷痊愈?!?p> 呂不韋哈哈大笑:“那本相就等著你痊愈,見識一下左中尉的神通。”
小杜心中腹誹,我也想見識一下自己的神通,我自己還沒有弄明白,也沒有跟老板聊是怎么回事,你們就來了。
接著,王辰試探的問呂不韋:“呂相,您也知道大王致力于橫掃六合,這也是大王拜辰為御史大夫的主要原因,呂相門客李斯,也是獻上橫掃六合的策論得大王賞識拜為長史,此間不難看出,以后大王的朝堂會以橫掃六合為主要方向,今日恰巧相遇,想問問呂相對此有何見解?”
“橫掃六合說的簡單,做起來也是相當的艱難??!大秦數代先王都在為此努力,連年征戰,百姓苦不堪言,得不到修養生息,長此以往,必然國力空虛啊!”呂不韋說道。
“想不到呂相還真是憂國憂民啊,既然如此,就更應該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愿聞其詳。”呂不韋向王辰抱禮道。
王辰干脆直接起身:“周天子早已名存實亡,諸侯國之間連年戰亂,幾百年了,今日我攻你,明日你攻他,今日我聯合你攻他,明日你再聯合他攻我,這樣下去,何時是個頭??!如果真的憂國憂民,那就更加應該建立大一統的帝國,只有這樣才能,百姓才能得到修養生息,國力自然增強?!?p> 呂不韋笑了,狂笑。
王辰嚴肅的盯著他:“呂相為何發笑???”
“本相笑御史大夫太幼稚了,幾百年下來,諸侯國誰不想建立大一統的帝國?為何都沒有成功?御史大夫可知為何?”呂不韋說道。
我能不知為何?我可是兩千年后過來的,各種論壇,各種解密,各種講座,各種電視劇,在上大學的時候自己就了解的透透的,你現在倒問我為何?
“請呂相賜教!”王辰還是禮貌的問道。
“幾百年形成的秩序,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各諸侯國之間相互都有聯姻存在,牽一發而動全身,哪個諸侯國強大起來之后,都會遭到其他諸侯國聯合起來的削弱,想要建立大一統的帝國,難上加難,根本不可能?!眳尾豁f說道這里,搖搖頭再次說了一遍:“難啊!難上加難!!”
王辰也是笑道,一口氣說完:“秦強而六國弱,加之《呂氏春秋》還會吸引更多有識之士前來效力,六國必將損失巨大。穆公時,秦強足以滅亡六國,卻是時機不夠。自孝公起,重用商君變法以來,滅亡六國,就是大秦的使命,今秦強而六國弱,朝堂穩定,大王賢德,消滅六國如同掃除灶上的灰塵那樣容易,現在是完成帝業、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能錯過?!?p> “呂相還記得李斯被大王拜為長史之時對七國的分析吧?”
呂不韋大笑道:“六國之中韓國最為弱小,以現在秦國的力量,當以迅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之勢滅亡韓國,震懾五國?!?p> 他越說越氣憤:“這些都是放屁!放屁??!李斯不就是主持編纂的本相的《呂氏春秋》嘛!他懂什么?滅亡韓國,其他幾國就不會聯合起來一起抗秦?你當他們都是傻子嗎?他們都會坐以待斃嗎?”
“呂相不要那么激動,我們只不過是在探討而已,其他幾國可以聯合起來,我們也可以聯合其他幾國啊!我們當然選擇最優的方案,來進行統一,當然不是全靠武力解決,就像呂相您不也是因為奇貨可居做到大秦的呂相這一地步嗎?”王辰反問道。
“本相的情況跟六國不同?!?p> 王賁看著激烈討論的王辰和呂不韋,心中有感而發,說道:“呂相、御史大夫可否聽在下一言?”
王辰沖王賁點點頭,呂相也是看向他。
王賁開口道:“其實我認為御史大夫和丞相全都言之有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大秦朝堂上下一心,方能無往不利,既然大王的方針是要橫掃六合,我們就要往這方面用力。就像此次出征伐趙,不也是呂相奏請的嗎?而且,僅僅兩個月不到,我們就斬首敵軍六萬有余,進一步虛弱了趙國的力量。”
“文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武將馳騁沙場,萬馬叢中取敵將首級,只要文武百官一心,發揮各自所擅長,向著同樣的目標奮進,定能取得最終的勝利?!?p> 王辰向著王賁夸贊道:“看來,大王又是撿到寶了啊,想不到,作為武將的右中尉竟能有如此見解?!?p> 王賁向王辰施禮,接受了王辰的夸贊,接著說道:“呂相講的是原本的規則,而御史大夫所主張的是新的規則,大秦從來都是推陳出新才有了大秦現在的強盛,商君之法是推陳出新,接下來的橫掃六合是推陳出新,既然商君之法能令大秦強盛,那么橫掃六合就不能令大秦橫掃六合,建立大一統的秦帝國嗎?”
“所以!王賁的建議是呂相為何不試著去改變一下,跟著大王的方陣走呢?畢竟這樣對呂相也沒有任何的損失?!?p> 聽到王賁說完,小杜終于能插上嘴了,說道:“對呀!對呀!創新改變世界嘛!落后就要挨打??!呂相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
三人話里話外都是一致的思想,說的呂不韋一愣一愣的,他也感覺有理,可他并不甘心就這樣把原本高高在上的身份讓出去,讓大王發掘新人?,F在自己再往這邊去靠,必然比不過先行者。
奇貨可居,就是自己賭對了,自己的一生得以改變,得以輝煌,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生的時光,自己還有賭對的可能嗎?人的一生有多少次賭的機會?每次都能賭對?答案是否定的。
當人生面臨抉擇的時候,是選擇安逸還是選擇改變,或者多條道路選其一,都會令后面的人生發生改變,這個道理呂不韋也懂。
他不是不能賭,而是不愿賭,因為輸不起,所以只能選擇橫加阻攔。
雖說此次宴席只有四人,保不齊明天滿朝文武百官就全知道了他們所討論的內容,為了把對自己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呂不韋裝著喝多了,愣愣騰騰的站起身來,舌頭打彎的說道:“左中尉說的對!本相不能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聽到呂不韋的話,王辰笑著說道:“那么,期待與呂相的下次探討,關于橫掃六合的探討。”
呂不韋笑了笑,舌頭打彎說道:“一定一定!本相不勝酒力,就先行離去了。”
說完,他向著三人輕輕舉了舉雙手,施了非常不規范的禮節,起身向外走去。心中想到,本相決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