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創立了相對論,統一了時間和空間。一維時間和三維空間變成連續的四維時空,這就是我們所生活的時空。
假如我們把螞蟻面前的食物拿起來,螞蟻只會當它憑空消失。因為螞蟻的空間理念是二維空間,在他們的世界里,只能理解長度和寬度,理解不了高度。而我們理解四維,也就像螞蟻去理解這個食物為什么會憑空消失一樣,理解了長寬高,理解不了時間。
而徐浩洋腦海中依據CT影像而浮現出的由骨折點到骨折線,由骨折線到骨折面,然后由各個面的交錯融合,從而修復整個顱骨損傷的過程,就是我們理解不了的時間。這便是真正的四維空間。
五維空間即時間、三維空間、層次的統一。五維比四維空間多了層次。如果徐浩洋的腦海中能周而復始的出現顱骨由完好到碎裂脫位,再由碎裂脫位到完好如初,并能隨意的定格其中的任一畫面,實現瞬間移動。這便是真正的五維空間。
徐浩洋的大腦生活在五維空間里,是怎么做到的?可能是五歲的時候從沙發上摔下來磕著了腦袋,也可能是八歲的時候拿著一塊小鐵片塞進了插座里而遭受的那次電擊,亦或是十歲的時候……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我和我最后的倔強,握緊雙手絕對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絕望。我和我驕傲的倔強,我在風中大聲的唱。這一次為自己瘋狂,就這一次,我和我的倔強……”擴音喇叭在唱,但它不明白唱的是什么。
口外手術室。門口站著兩名執法人員,全副武裝、臨陣以待。
徐浩洋戴上了檢查手套。身穿黃馬甲胸前寫有醒目標識的王大力被陳佳琪安置在了治療椅上。
徐浩洋左手置于王大力頭頂加壓使其頭部不能活動,右手捏住右上2號牙輕輕搖動,上頜骨活動明顯。換為左上3號牙,上頜骨依然活動。右上1號牙,左上1、2號牙缺如,牙槽突骨折。伴有骨折片,可移動。
徐浩洋說:
“路大夫,把脫落的三顆牙齒行體外根管倒沖術后,放入生理鹽水中備用。”
書生拿出了泡在牛奶中的三顆牙齒,搖了搖頭。由于脫落時間已經超過了半個小時,根管內的神經應該已失去活性,保留神經成了一種奢望。書生拿著一個探針,進行根尖探查,以排除隱裂的可能性。
正如堅硬的骨頭是中空的,其內便是骨髓一樣。牙齒也不例外,最外層包裹的是最堅硬的牙釉質,而牙根的外層則是牙骨質;中間是硬度稍次的牙本質;最里面則是牙神經以及血管。牙神經其實就是一根細小的肉絲纖維。萬事萬物俱是一理,堅硬的外表下總是包裹著內心的柔軟。
書生明白,這是一顆離體牙,手術視野清晰。而如果是在口內操作,那就需要從牙齒的頜面正中備洞,建立疏通根管的直線通道。所有牙齒的牙根都是包繞在牙槽骨中,根本不知道牙根的長度,等同于盲操,那就需要借助拍X線片、根測等儀器和設備了。因為在牙齒根尖處有一先天的孔洞,那是牙齒內的神經與牙槽骨內的神經連接的通道,所以用倒沖的方法在牙齒的根尖口處備洞,制造手術入路。這樣就不用在牙冠中央制備洞型了,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牙冠的完整性和抗折裂能力。
本著教書育人的目的,口醫醫務處王處長把這臺手術錄了像。手術觀摩室里坐的是醫院的頭頭腦腦,投屏里放的是直播的影像。因為直視下的根管倒充填相對簡單,只需充填嚴密,壓實即可。已完成本職工作的書生、陳佳琪正在觀摩徐主任的手術。
手術示教室里,坐的是實習生、規培生。很多的實習生、規培生都是師出名門、出身名校,象牙塔里的天之驕子,所以說起理論來頭頭是道、眼比天高、目空一切。可是一到臨床他們就會發現自己眼高手低,教科書里學的東西只是皮毛而已。他們看到的是處理過的影像,投屏里播放的是書生、陳佳琪合作的以往的離體牙正統的根管充填術。
書生左手拿著一顆離體的牙齒,右手先用8號挫蘸著EDTA進行根管內探查,測試根管是否通暢。當書生確認通暢以后,先用拔髓針從根管口處刺入牙齒內部纏繞早已離體的折斷的神經,因為拔髓針上有很多倒鉤刺,旋轉后把神經纏繞其上,然后稍一用力就可以把神經抽取出來。
反復幾次確認神經主干被抽取干凈以后,書生換用10號挫按照順反30度來回搓動的方法進入根管內,以建立根管中下段最細處的預備通道。接下來書生換用15號K挫進行提拉疏通,以便于大號鎳鈦器械的進入。
陳佳琪遞過來根管治療儀的手柄,書生最后用大號的鎳鈦根管挫來回擴挫以清除根管壁上附著的碎屑和殘余的神經。
書生在擴挫的過程中,陳佳琪不斷的用針管往根管中注入次氯酸鈉,反復蕩洗。
“根管治療,通俗的講便是處理神經。根管治療的關鍵便是根管的預備,根管預備好了,形成了直線的通路,剩下的便是根管充填。這是一顆在牙齒矯正下而拔除的離體牙,也就是說牙齒內的神經是沒有炎癥的,也就省略掉了換藥消炎的步驟,直接一次性充填。”書生一邊治療一邊解說。
“理想的根充應該是根充材料將根尖區牙本質牙骨質交界處以上的根管三維空間嚴密封填。”
陳佳琪正在玻璃板上用調拌刀調配含碘仿類根管充填糊劑,書生正在選擇主牙膠尖與加熱筆尖的錐度。
根管充填開始了,書生左手拿著那顆因為正畸而拔除的離體牙,右手拿著三用氣槍吹干離體牙根管內的藥液后用鑷子夾取陳佳琪遞過來的吸潮紙尖,塞入離體牙內來干燥深部的根管。然后用螺旋輸藥針蘸取少許碘仿糊劑甩到已制備好的根管內。
陳佳琪將試好工作長度的主牙膠尖尖端切去了0.5毫米,蘸了薄薄一層碘仿糊劑在上面。
書生接過主牙膠尖塞入離體牙內,用加熱筆尖將根管口處的牙膠尖燙斷。
書生接過陳佳琪遞來的垂直加壓器,在根管內向牙膠尖做垂直的根方加壓。
陳佳琪接過已用完的垂直加壓器,遞給書生加熱筆尖。
書生將加熱筆尖放置于根管口處的牙膠尖上,按下了加熱筆尖上的加熱開關,向根方平穩加壓。將加熱筆尖壓至卡止點上方三至四毫米處,松開加熱開關。停滯十秒鐘后,再按下開關加熱一秒取出。
重復以上動作,將加熱筆尖壓至卡止點上方一毫米處。此時根管內三分之二的牙膠被加熱筆尖帶出根管。
陳佳琪再一次遞過垂直加壓器,書生接過后迅速壓實了跟尖處的牙膠。
陳佳琪遞過來牙膠注射器,書生將牙膠注射針插入根管內,使之與根尖三分之一處的牙膠相接觸。書生加壓注射,邊注射邊向根方移動,保持反向的推力。并不時地用垂直加壓器把已注入的牙膠壓實直至根管口……
書生把充填完畢地離體牙放入了生理鹽水中備用,至此根管充填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