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從桐木牌樓走過,連桑緩緩向楚王走去,楚王看著這個從小被他捧在手心長大的女兒,那年他娶了靜兒,也是桑桑這般大的少女,看著連桑一身華服緩緩走來,仿佛他的愛人隔著山水千重,向他走來。楚王帶著連桑,拿起三注香,燃氣,插進香爐,在后退一步,跪地,雙手疊齊在額前,穩穩的磕三個頭,敬天地神明,祈求上蒼庇佑楚國興盛,萬民安寧。
又是三聲鼓響,楚王拿著冊文:吾兒及笄,逢今日春祭,舉國神明皆知,吾妻久薨,吾兒宜被殊榮理宮室,吾兒性行直且慧貴而能儉,今封以婧凰長公主,今日事春祭,借此,以告諸神百姓,吾兒婧凰,當執鳳印,遺以冊寶鳳印,入宗室玉碟,欽哉。
冊文念完,圍在祭臺周圍的百姓紛紛下跪山呼萬歲千歲,楚國民風開放,但是他們從未見過從未見過哪一位公主及笄禮和春祭放在一起,也從未見過哪一位是穿著龍袍舉行及笄禮,這位公主太受寵了,原本以為大家盛傳楚王寵愛公主是王為了名聲才這樣,今日一見才覺得,王上對公主的寵愛,真的是當做掌中寶一般在守護啊。
所有的聲音都褪去后,祭臺上多出來十幾位少女圍著公主,黑色的舞衣,是陪著公主的禮服穿的,帶著長長的水袖,是今日的祭神舞了。十幾位少女繞著連桑,連桑在其間舞起禮服寬大的水袖,旋轉,下腰,劈腿,躍起,這一些高難的動作讓祭臺下的感到目眩,既是因為禮服上的寶石折射的光,也是因為公主身上散發的光芒。原以為婧凰公主是被王捧在手心里長大的花瓶,想不到的是,她竟然也有著讓人嘆為觀止舞藝,這是他們普通人生平第一次看到一位公主親自跳這樣難的祭神舞,也應該是最后一次了,臺下的女子對著公主也是崇拜和羨慕,崇拜她的舞跳的好,羨慕她深受楚王的寵愛,她的待遇,多少皇后都難以擁有啊。以至于之后的很多年,再也沒有看到過那樣春祭,人們都在懷念那位穿著龍袍做了及笄禮和春祭的婧凰公主。
臺下的明若將眼前這一幕收入眼底,內心贊嘆,王上說楚國王室是齊國的勁敵,果然不錯,能養出這樣的公主,王室的實力定然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他們齊國雖是得到了疆土實力大增,但是楚國這般的財力,那定然是王上的心腹大患。若不能將楚國的實力全部留為己用,那就只能毀掉它。明若從熱鬧的人群中退出來,繞到金陵的護城河邊跳下去,一點點往金陵宮的方向游過去,臨行前王上交代的,一定一定要找到關于地宮的線索,絕不能空手而歸。
另一邊的連桑跳完了一曲祭神舞,再次跪拜四方諸神,宣告著楚國這次盛典的結束。今天的盛典之后,連桑不再是沒有姓名的小公主,而是楚國宗室玉碟上的婧凰公主,從及笄禮服到連桑的封號,楚王向天下昭告著他對女兒的寵愛。但是他并不知道,連桑之后的人生從這個不平凡的及笄禮之后,就不再是一個平凡公主的樣子,她的命運和整片大陸息息相關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