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玉都,晉顯允坐在大殿之上聽著禁衛明若向自己匯報二十年前的楚國王宮被十幾萬大軍圍攻之后又莫名其妙離開了王宮的過往,實在覺得匪夷所思,明明圍的水泄不通,可是楚國的王室硬生生逃離玉都另起金陵,隔著海河與齊國遙遙相望。忙著安穩新朝的晉顯允的叔父晉修自然騰不出手去收拾舊朝的遺族,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在金陵逐漸站穩腳跟,但是王宮定然藏著很多他不知道的秘密。
二十年的時間過去,人心逐漸安定,人們對他這個異族入侵傳承大位的帝王也有了認可,在百姓眼中看來,誰在玉都當家做主并不重要,只要賦稅不高,能讓他們安安心心的繼續在自己的家園生活下去,王宮的事情,他們并不關心。
晉顯允在叔父死后上位,繼承大統,明若在王宮中活動的幾年中,逐漸發現了這座從前屬于楚國的王宮的奧秘,竟是各宮都有暗格,各宮之間暗格都不太相同,即便是自己苦學機關多年,都只能破解其中幾個,王宮的腳下應該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地宮,要想全部打開它,應該除了金陵的楚國連氏,這世上再也沒有人可以打開這座地宮的全部,明若探查多日,只有一個結果,要么有地宮的鑰匙開啟地宮,要么有地宮的地圖,可以逐個破解,雖然不急鑰匙開得快,但也已經好過王宮下埋著個不定時的炸藥。
晉顯允仔細思量,還是覺得地宮的存在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從前的齊國地域狹小,物產不足,在蜀國還有楚國的夾縫之中生存,作為強大的楚國的附庸存在著。所以,在君主晉修的號召下,所有的成年男子一律從軍,接受嚴格的訓練,最后培養出十幾萬以一敵十的悍勇鐵騎。苦苦掙扎多年,終于在二十年前的朝拜中,一些軍人偽裝成隨侍跟進了楚國,打開了楚國的城門,后面的鐵騎一路攻城略地,最后,十幾萬大軍匯合,圍住了楚玉都,最后卻離奇的讓楚國的王室逃離了玉都,所以,即便齊國扭轉了局勢,讓往日的楚蜀相爭變成了如今的三國鼎立,可他們每日住著的王宮就是齊國最大的隱患。
現在既然已經有了眉目,自然是要去探查一番,王宮找不出,就只能去金陵真正的會一會楚國連氏了,晉顯允吩咐明若,我不在玉都的時候,記得拖住王宮朝臣,我去金陵探探連氏虛實,記住,我沒回來小事你做主,實在拿不住了就和幸思言商議一番再做決定,這金陵我要自己去看一看,那地宮的事情不要張揚,免得人心浮動。
金陵,一個少年騎著馬,看著周圍的街道上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心中還是暗暗佩服,即便被齊國打到棄都城而逃離,也依舊可以在金陵穩住民心,隔著海河,經營著屬于自己的天地,若假以時日發展壯大,重新入住玉都也真的不是什么難事啊。
金陵宮,連桑還在聽著他的師父遲敬虞的訓誡:“公主,你可是連家的獨苗,你要知道從前玉都一直可是我們連氏的...”連桑聽的頭大:“是了,要早日復興連氏,入主玉都啊。”
遲敬虞回到:“是了,公主也慢慢長大懂事了。”
“我不是長大懂事了,我是背過你的臺詞了,你呢,勸不動我父王,所以你在這里說我。我父王看的比你明白多了,那玉都,我們不過是沾了祖先的光才能一直在那里,早些年也是因為祖先造了地宮我們才逃了出來。現在呢,在金陵好好呆著,我們楚國是比從前小了些,但是我們家沒有男丁啊,我母后生我的時候難產走了,我父王現在也就我一個親閨女,大位自然是要傳給堂兄堂弟了,所以我們還想那么多干嘛呢?不想聽你說了,走了。”
連桑漫步在金陵宮里,朝著父王的祈佑殿走去,準備在那里等著父王批完奏章之后一起吃飯,穿行在金陵宮中,始終想不出來師父講的,玉都王宮的模樣。
連桑從小就是在這金陵宮中長大的,連桑的母親身體虛弱,從金陵嫁來北方的玉都之后,身體就更不好了,所以楚王也一直有遷都南方給她母親養身體的意思,但是二十年前的倉皇出逃使得她母親的身體更為虛弱,即便是在在金陵這般氣候宜人,水木豐茂的地方,她的身體也并沒有恢復的太好。
楚國定都金陵的第五年,楚王后懷上了孩子,新的生命總是給人帶來憧憬和希望。楚王為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取名字,男孩子叫連秩,希望他可以給金陵這個風雨飄搖的新都一個秩序,做一個圣明的守成之軍,女孩子就叫連桑,希望她這一生都不要落得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的那個女子那樣的境地,她這一生都是楚國最尊貴最受寵愛的小公主,一生都會有人保護她平安順遂,一世無憂。
所以連桑這十四年的人生,都是在順境之中的,除了她的師父遲敬虞,那是他怎么樣都不能理解的脾氣古怪的老頭。宗室的所有人基本都認可了新都金陵,可是他偏不,總覺得有一天他們楚國宗室一定可以回到玉都,戰勝齊國的鐵騎,重新入主太極殿。但是王室都明白,連氏香火少,雖然從前國土很大,但是宗室卻并沒有那么多的人才可用可能是祖先征戰四方,殺孽太重,所以,幾代楚國君主都沒有太多留下太多香火,加之連氏沒有異姓封王封侯的先例,偌大的疆土,其實根本管不過來,都城基本上很少見宗室的子弟,基本上可用的世家公子都在戍守邊衛,所以從前齊國對楚國用兵宗室子弟為了保命就往玉都撤離,王室都帶著金銀細軟準備離開,所以齊國的軍隊到達王宮時大家都已經順著地宮暗道離開了玉都,再縱馬出南關,帶著數萬水師駕船前往了金陵。
再后來,就是在金陵,國土小了很多,但是南方富庶,糧食很多,商號錢莊等等都使得宗室都覺得安定在這里舍棄北方玉都是個很好的決定。畢竟國庫的銀子,治國的精力,在那么大的疆土中完全不夠用,安定在南方這一方天地,在家也好還了祖先的殺孽,也保存宗室實力休養生息。王后也是金陵女子,在王后熟悉的環境養養身子,也好給他們的王開枝散葉,最讓他們想不到的是,王后再給楚王添了小公主之后離開了人世,所以唯一的以為親王敬王接起了給連家傳香火的重任。
他們的王與王后太過恩愛,王后離開之后,楚王在沒想著擴張自己的后宮,只想守著小公主過活。朝臣不敢對王有太大異議,所以,生孩子的重任在王后離開的十幾年,完完全全的落在了敬王的肩上。
此刻的連桑,在和自己的父王吃飯,聽著父親講自己的母后。其實她很不明白,為什么都十幾年了,她的父王依舊這樣懷念她,明明南地多美人,那些在宮里伺候的丫鬟也個個都是標致的美人,吳儂軟語,膚如凝脂。
“你的母親,是最好看不過的南地女子,你的容貌與朕有幾分像,倘若全都像了你母親,那你定是這世間的最漂亮的女子。”
“即便如此,母后也已經去了那樣久,父王何不放下母后,擴充后宮綿延子嗣呢。”
“桑桑,你母親,你不明白,連家人,這一生都只有一個伴侶,認定了就絕不會更改。前朝還有蜀國倒是后宮佳麗成群,背地里骯臟齷齪的事情數不勝數,子嗣倒是不少,可活下來的有幾個呢。你看看你伯父,他也只有以為正妻,那些朝臣倒是催著他生孩子,可你見哪一個敢讓他納妾的?我們楚國人,只有正妻,沒有別的女人,即便是王室,也覺得不會例外,明白嗎?”
“嗯,兒臣記住了。”
“這才是朕的乖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