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龍天光出生為時間原點。
七億年前,造物神尊蘇玥瑤在地球上開啟了第二次文明實驗。
基于第一次文明實驗的成果,這一次,造物神尊剝奪了這一代人類獲取元心的能力。
結果顯而易見,沒有了操控元心的能力,二代人類發展速度遠不及一代人類,過了三千年時光才統一了自己的星球。
原來,二代人類雖然沒有獲取元心的能力,但智慧方面絲毫不遜色于一代人類。
因此,二代人類走上了與一代人類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即通過科學技術來發展自己的文明。
統一整個星球后,二代人類的科技發展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在五千年時便發展到了星艦時代,在宇宙無元心者陣營中闖出赫赫威名。
見二代人類發展如此良好,造物神尊便離開了他們,前往其他星系進行文明實驗。
隨著文明的不斷發展,擁有操控元心能力的元素戰士們開始注意到這個新生的文明,并與之接觸。
起初,因為造物神尊的盛名,沒什么人敢引導這個文明的走向,但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造物神尊久久未歸,而二代人類也發展到了瓶頸,事情就開始發生了奇妙的轉變。
越來越多二代人類開始崇拜元心之力,于是不斷地與星外文明交涉。
經過有心之人的挑撥,二代人類知道自己沒有元心之力是造物神尊設下的詛咒,于是對造物神尊產生了厭惡之情,對自己的文明發展也失去了積極性。
反正都是造物神尊的實驗品,發展得再偉大又如何呢?
那段時間里,二代人類的科技發展陷入低迷,越來越多頂尖科學家選擇自殺或是遠走他鄉,不再愿意為二代人類的文明做無意義的貢獻。
數十萬年中,二代人類的科技發展始終停留在星艦文明階段,始終吃著前人的老本,再無爆發式的科技進步。
但文明是堅韌的,更何況二代人類本就富有智慧。
后來,剩余的科學家們,在各個領域繼續摸索著文明的邊界。
終于,名為“造神計劃”的惡魔之花逐漸蔓延,遮住了二代人類文明發展最后一片天空。
“造神”的大致原理是通過注射、食用、嫁接等方式讓被實驗人員汲取外星礦物,例如元心石、靈魂團來改造自身的基因編碼,然后通過有計劃的繁育來讓他們產生擁有元心能量的后代。
而讓誰作為試驗品呢?這就是第一次人種篩選的由來了。
該舉大幅度破壞了二代人類文明的倫理,撕裂了統一的文明思想,使得二代人類分化為研究員人種和試驗品人種。
試驗品人種的總體智力低于研究員人種,故而被烙上低等生物的印記,被大肆貶低。
但哪有人甘愿成為試驗品呢?那些稍微聰明一些的試驗品人種就拉動同胞奮起抵抗,一度將戰火燒到了對方的眉毛上。
斗爭期間,那個荒誕的實驗傳出捷報,竟然真的誕生出一個擁有控制元心能力的少年,他被終身囚禁于實驗室的標本室中,沒日沒夜地供研究員研究。
雖然后世證明那是一場騙局,但這個消息在當時流傳許久,削弱了實驗品人種的反抗情緒,他們真的認為那些研究員人種是為了二代人類的未來發展。
那個騙局甚至引得一些星外的科研人員也產生了興趣,紛紛到來探討,使得二代人類的科技產生了不小的進步。
經過了漫長的發展,二代人類的數量暴增到三十億,通過智力來劃分人種的方式已經變得不那么適用,而且人都是有私心的,就算自己的孩子智力不符合種族的要求,源自生理方面的情感也會讓他們不輕易放棄自己的孩子。
久而久之,量變引發質變,當研究員人種的智力不再凌駕于實驗品人種,一場新的斗爭就此展開。
擁有足夠智慧使用武器的實驗品人種逐漸開啟了反壓迫戰爭的序幕,其中的有志青年卡希爾*馬恩在戰爭中威名遠揚,他號令天下理想主義青年舉起武器,誓將世界變為社會主義的天下。
他成功了,經過數十場核戰爭后,研究員人種終于跌下了神壇,選擇與實驗品人種握手言和。
馬恩在世的歲月里,二代人類迎來了大融合,包括外星文明。
慢慢地,二代人類中出現了真正的元素戰士,他們擁有操控元心的能力,馬恩隱隱覺得不妙,卻大限將至,只能將權力下放給跟隨自己征戰四方的十位將軍,盡量不讓一個勢力一家獨大,告誡他們相互制衡。
馬恩逝世的四十萬年后,擁有操控元心能力的人越來越多,已經不再是政府能夠包庇的程度,二代人類只能承認:二代人類確實還有著能夠成為神明的機會。
積壓許久的情緒再度爆發,向往無垠星海的人們翻閱史書,在不斷妖魔化的坊間傳聞中,重新打開了“造神計劃”這個潘多拉魔盒。
而誰作為實驗品呢?
人種分級的措施卷土重來,為了避免重蹈研究員人種和實驗品人種的戰爭悲劇,這次的二代人類政府將人種分為五個等級。
只能執行體力勞動的被稱為一級人類,可以執行腦力勞動的被稱為二級人類,擁有大量社會財富的被稱為三級人類,十位將軍的勢力被稱為四級人類,元素戰士被稱為五級人類。
一級人類首當其沖,直接就喪失了人權,生殖行為被嚴格控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一級人類中沒有女性,或者說是相貌絕佳的被更高級的人類掌握,而相貌一般的則被強迫刨取生殖器官,而男性則被迫服用藥物,根本沒有傳播基因的機會。
二級人類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強行用他們會造成不可控制的叛亂,只能用鋪天蓋地的廣告來釣魚。
三級人類提供資金支持,四級人類提供政策。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卡希爾*馬恩在逝世前,令十位將軍一同宣誓捍衛了一個名為“逐星”的計劃,無論發生什么事情,都不允許污染這個計劃的相關人員,這是馬恩唯一的底線。
這個計劃被后世認為是保留了最純正的二代人類。
“逐星”計劃的本質就是一群理想主義者,他們堅信科學才是改變命運的道路。
后面的故事在《元素世界無限傳》中有所提及,就是“逐星”計劃在后期的資源消耗量十分龐大,整個二代人類對它都產生了抵觸情緒,認為它沒有像“造神”計劃一般展現一飛沖天的價值,每次遇到瓶頸都要消耗占總量20%的資源,不如趁早停止,不過在十位將軍的勢力支持下,“逐星”還是延續了下來。
但人民的忍耐總是有極限的,“逐星”計劃的人們在突破反物質能量的瓶頸時低估了當量,造成了重大的事故,傷亡人數達到二十萬。
迫于聲勢浩大的抵觸情緒,十位將軍的勢力也再難保證他們的科研資源,“逐星”計劃的成員也產生了愧疚情緒,于是決定搭乘星艦離開故土,將實驗場地和獲取資源的地方轉變為廣袤的宇宙。
他們不會停止追逐真理的腳步,像純潔的孩童追逐著天邊的流星。
失去了“逐星”計劃的人們,二代人類終于失去了所有的創新能力,從此再無法踏足其他恒星系的文明。
后來,四級人類和五級人類的身份逐漸重疊,最終成為了一個群體,被統一稱為四級人類,而星艦人類就順理成章地被稱為五級人類,但“造神”計劃能誕生出什么有慈悲之心的產物呢?最后,四級人類逐漸將權力下放給三級人類,自己則隱于塵世精進修為。
癡迷于成為神人,擁有財富和權力的三級人類開始愈發癡狂地發展“造神”計劃,二代人類陷入了新的危機。
這種局面持續了很久很久,后來造物尊者得閑,回歸炎陽系,想開啟下一次的文明實驗,大手一揮,就將二代人類全部從地球遷移到了火星,但是并未改變他們的社會制度,任其自生自滅。
隨后的五億年時光里,二代人類的發展不再出現突破,逐漸趨于穩定,一級人類如同牲口一般被三級人類奴役,二級人類勉強能獲得體面的生活,永遠無法跨越階層。
唯一的變數是十將軍勢力中的炎家,由于他們的祖先是馬恩的秘書炎啟民,非常敬仰馬恩,于是將他的思想傳承給自己的后輩,為后續的星火燎原埋下了種子。
火星一級人類領地中的地下黨就是炎家和有志之士創立的,龍天光到來火星時,炎辰烈正組織一級世界的人民發動解放運動。
這也是龍天光到來時火星人的狀況,火星地表居住著一、二、三級人類,地心居住著四級人類,四級人類并不在乎低級人類的生死,只有炎家繼承了馬恩的意志。
龍天光按照自己的本心,幫助炎辰烈擊敗了三級人類聘請的元素戰士,將塵封許久的馬恩思想重新傳入二代人類的血脈中。
由于龍天光與造物尊者的神秘聯系,引起了“逐星”計劃中五級人類的關注,他們決定派遣使者回歸這個將他們祖先驅離的文明。
在龍天光、炎辰烈、龍勝天等革命戰士的齊心協力下,火星迎來了新的時代,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時代,雖然一切都還需要改進,但好在是進步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