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和妹夫的爭執我已了解大概,但身處劇中的他們卻無法自拔;各執一詞,針鋒相對;站在各自的角度,他們都沒有錯;至少各自的出發點都無惡意,這是一個基本框架,所以不會出現大問題,更不是不可調和;
有些事情必須他們兩個當面訴說清楚,彼此間有個印證,這樣的話,作為親屬,我就不會摻雜親情因素去評述這場爭執;但有些事情,并不在他們的交集點,或者說每個人都有一些保留空間,不足外道,這個部分也許是真正產生誤解的層面;想要徹底解決他們的問題,化解矛盾,就必須直擊這個層級,那些日月累積的怨氣和誤解;所以,我決定采取分而治之的辦法,各自了解這些矛盾的根源;
我讓一凡下樓等我,我們一起去街邊的星巴克聊一聊;等到一凡下樓后,我和表妹嚴肅的說:“華子,你確定要離婚嗎?想好沒?”
表妹此時有些木訥的杵在那里,之前咄咄逼人的銳氣見消;
“哥,還真離呀!我那時氣頭上說的,其實我和一凡也沒大矛盾,其實我就是~~~”表妹眼眶瞬間濕潤,委屈神情溢于言表,哽咽數次,不再做聲;
“那可不行呀,你有一個專門做婚姻類官司的哥哥,得離呀!不離多浪費資源?你用我又不花錢,我保證你們離婚速度會很快,手續我都做好了,你們簽字就行!授權委托我也隨身帶著呢,你簽了字,都不用再出面;哥都給你辦了!咋樣?”我拍了拍皮包,對表妹說;
“別呀!哥,我那是說著玩兒的,嚇唬嚇唬一凡,還有明明,我們~~~”表妹懊惱的表情,低下了頭,此時無聲;
“你還知道有孩子呀!都嚇成啥樣了,心理沒數?你們就這樣帶孩子?我要跟你媽說,你媽非抽你不可!你們所謂的矛盾,都是為孩子好作為出發點,可結果,是你們要的嗎?你們的目的是孩子,并不是自己內心的那一點自私的感受,吵吵架已經很過分了,還要離婚掛在嘴上,這種話最傷人!一凡是個憨厚的,你于心何忍?一個老實人傷了心,想挽回,就難啦!”很中肯的對表妹說;
“哥,我也覺得是我過激了,那怎么辦?我有點兒后悔了!怎么辦?怎么辦?”焦躁懊悔的神情可在小華的臉上。
“我倒是可以想想辦法,不過,你真的聽我的?”
“聽,哥,我都聽你的!你說咋滴就咋滴!”處在絕境的中人,一旦抓到救命稻草,也許就是眼前這個人的全部表情;
“那好,一個小時之內,把家里打掃干凈,給明明做點午飯,孩子已經看了很久的電腦,不能再看了,對眼睛不好;和他玩兒一會兒,想辦法轉移他的注意力,要鄭重的解釋和道歉!我一會兒再回來,你能做到嗎?”
“能,能,一帆那邊,拜托你了,哥!”
我沒有答話,推門下樓;一凡正在大門口抽煙,我招呼他,一起開車出去;兩條街的距離,我們來到星巴克,邊和咖啡邊閑聊;
沉默內向的人,并不是不善于表達,更多的是缺乏傾訴的對象;一旦,有一個有耐心愿意傾聽的聽眾,一凡也會娓娓道來,聲情并茂;
任何人類的戰爭都不會隨機發生,一定是經歷了潛伏期的堆積,直至臨界點爆發,被針輕輕一扎,才有了一觸即發;家庭內部更是如此!
我了解到,表妹家的矛盾,始于孩子的照看交接;作為母親的表妹,一直不放心婆婆的照看方式,處處例規,時時監督;這讓婆婆產生怨言和惱怒;但這層惱火首先燒到了兒子一凡的身上;一個憤慨的母親,對于兒子的教訓,沒有什么保留,定是淋漓盡致;可想,一凡被指責被質問時候的情景;
“二哥,簡單說幾件事兒,您就明白了;我媽給孩子做飯,稻米油,橄欖油,亞麻籽油,一天用一種,說是專家說了,不能一種油吃過長時間,對身體不好!買食用油,要分清楚,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也是專家說的;再有,給孩子洗衣服要用兒童專用洗衣液和消毒液;喝奶,不能喝純牛奶,而是要喝含有益生菌的酸奶;煮雞蛋,多吃蛋清少吃蛋黃,說膽固醇高,也是專家說的!零食不讓多給,也就算了,水果要多種少量,這樣既維生素氨基酸均衡,也不至于長蛀牙,這也是專家說的!哥,我媽60多了,沒有那么好的記性;更不知到不飽和脂肪酸是什么東西,也不知益生菌哪里才有,為難呀!~~~~~~。”
的確,父輩一代人,曾經物資匱乏,知識所限,習慣的是我們今天看來,粗獷式的生活方式;作為親情的傳遞表達,大多數爺爺奶奶,以孩子達到滿足,作為自身情感傳遞的滿足;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表達,也稱為天倫之樂;兩個時代的生活狀態不同,有著不同的生活訴求,也許這才是產生這種矛盾的根本因素;
曾經,我也想過;表妹的要求太過分,事兒太多,甚至還有些矯情;但仔細想想,也不完全,她的出發點是孩子,并不是自己;所提出的要求,應該是他和婆婆交接前,對明明的生活就是這樣做的;在這里,表妹的內心應該是有潛臺詞的;既然表妹認為自己能做到,婆婆也應該做到;可是作為婆婆,也是希望把最好的生活照看帶給孫子,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在實施實現的過程中,困難卻客觀存在;這一點,是表妹的疏忽;再有,一凡兄妹三人,都是婆婆帶大,對于照看孩子,在婆婆的內心是不容置疑的,可謂是經驗豐富;可如今,兒媳在不斷質疑自己,照顧孩子的能力,感情上也是無法接受的!這種感情遭受打擊之后,有反彈的天然動力;
通過一凡的表述,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恐怕是整件事件,婆婆最大的抵觸;
兒子的家庭地位!
一個家庭中,男主過于遷就,往往變成了唯唯諾諾;作為母親,這種感受如鯁在喉;僅存力挽狂瀾之心,卻又每每欲言又止;這種客觀存在的性格只能優化,難于改變,我想這一點作為母親最清楚不過;于是,這種情緒慢慢演變成對兒子的埋怨,僅僅是埋怨和不時的牢騷;別無他法,這讓母親難于平和心態;積蓄已久之后,爆發也只需一顆小小的火星;
都說婆媳是天敵,我是極不認同的;大多數婆媳關系處理,男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他是癥結所在!沒有男主,婆媳本就是陌生人,如果這對陌生人接觸,都有可能成為忘年的朋友;但就是因為男主而確立的婆媳關系后,反而容易出現問題,出現矛盾;那又是為什么呢?
情感訴求!
男主左右,是母親,是妻子,都是至親至愛;所有的婆媳問題,大多是圍繞對兒子對丈夫情感訴求展開的;于是,就有了,掉到河里,先救誰的八卦假設;
看似,男主兩面夾板氣,是要受定了;此題無解!恰恰是因為多數人看到了這一步,放棄解題,所引發的,就是曠日持久的矛盾升級!
一邊是母親,一邊是愛人,總歸無法逃避;既然無法逃避,就想盡一切辦法解題,根除矛盾,才可得太平久安;解鈴還須系鈴人,自己不解,想著婆媳自我化解,那都是意淫與妄想;至少自我化解概率極小!
解題之前,男主首先要搞清楚,雙方的情感訴求是什么?這也是解決的關鍵!于是,我對一凡進行了必要的引導,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盤活這個局面,需要他自身做出努力;我清楚,一凡和妹妹,對我解決此事,產生的依賴心理;事實上,我并不是癥結,何從解決?但,我不能破滅他們的期望,人只要有希望才會前行,我希望他們前行,而不是停滯;
經歷一番溝通,一凡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這很關鍵;
當下需要破冰,打破婆媳間的尷尬,就需要妹妹首先示弱;這一點有難度,表妹是家中獨女,多年前姑父因公殉職,姑媽獨自帶表妹生活,有些方面嬌慣嚴重,任性,甚至還有些偏執;生活經歷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表妹本身的性格所致!棘手,也要搞定;我和一凡商量一番,打算回家先做表妹工作!
回到家中,屋內已經整理有序;明明在和表妹搭積木,表情看,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驚恐之色;
一凡回到臥室貼了創可貼,戴了帽子,出來和表妹說“小華,我帶明明去超市買些菜,晚上讓哥在家里吃飯!”表妹點頭應答,給孩子穿戴整齊,妹夫領著孩子下樓去;這是我和妹夫商量好的,我必須在這個時間內,做通妹妹的工作;
“華子,我和一凡商量過,以后你在家帶孩子,這樣也就減少了你們婆媳矛盾!你看怎樣?”我用嚴肅的表情看著表妹。
“那可不行,哥,我那份工作好不容易才去的,托了好幾層關系,這么好的工作,恐怕以后再也找不到了!再說,我在家待了2年多,快廢了!再有,生活開銷這么大,單靠一凡那點工資,也不夠用啊!不行,堅決不行!您再想想別的辦法~~~~”表妹開啟了一推牢騷,這是我意料之中。沉積片刻后,我說:
“要不,還讓奶奶帶孫子?”
“人家正在生我的氣呢?哥,你能給勸好啦?”
“不能!”
“那你不是逗我嘛!”
“你能勸好,估計你不能去呀!”
“我???多尷尬呀,我~~~!!!”
“我就知道你不能去,還是你辭職,在家帶孩子吧!”當我的目光掃過小華,我已經確定有戲!像表妹這種性格的人,問題和答案都會寫到臉上,我似乎看到了那個答案。
“剛才有人跟我說,都聽我的,可現在~~~?算了,你自己的事情自己看著辦吧!晚飯我也不吃了,你自己在琢磨琢磨?”邊說,一邊整理衣服和公文包,做出下樓準備。
“別呀,哥,幫人幫到底,送佛到西天,你一走,我就沒注意了,不能走!不能走!你說啥都聽,全聽您的,別不管我~~~”;表妹已經抓住了我的衣袖,哀求狀。
“那好,一會兒你去隔壁請你婆婆過來吃完飯!”
“行!”
“第二,晚飯時候,當著一凡,跟婆婆道歉!”
“啊?多難為情?能~~~不能~~~”小華有些遲疑和不情愿;
“那我還是走了”拿著包往外移動一下;
“別別,哥,我道歉,道歉!”
“第三,~~~”
“還有第三呢?”
“走了,孩子不聽話”我又移動腳步;
“第三,晚飯時候,一凡的要求,你必須全都辦到,不能帶情緒!”
“哥,葫蘆里賣的什么藥?這是誰跟你說的怪招?”表妹滿臉狐疑。
“專家說的!”表妹呵呵傻笑起來,他清楚我是在打趣她,這可是她專屬的口頭禪;
事不宜遲,我讓表妹馬上去請婆婆,我看出領出門時候她的為難,但必須要堅定她,消除這種尷尬局面,必須這樣做!
過了15分鐘的樣子,表妹回來了;很輕松的樣子,看來談的不錯;長輩怎么會故意難為晚輩呢?從人之常情角度出發,這個結果也在意料之中!
“我讓婆婆6點飯做好了就過來,他同意了,剛才我已經跟她道過謙,能不能晚飯就別~~~”
“不行”!
“好,聽哥的,道過一次歉,還怕第二次?”人心理關口一旦突破,就不會再形成障礙;
和表妹閑聊幾句,一凡帶著孩子從超市回來,還有一凡的母親,應該是巧遇樓下,作為親家母,寒暄過后,一凡母親和表妹進廚房忙活起來;我也能夠和一凡輕松的閑聊,小外甥明明別看是個孩子,也能感受環境氛圍的改變,在客廳跑來跑去,玩耍著自己的玩具;這個場景,才應該是一個家庭應該擁有的和諧;那些阻礙我們親情交融的,很多時候是那份可憐的自私;我們每個人的情感訴求終將得到慰藉,各得其所;
晚飯開始了,親家母首先向表妹表示了歉意,這是我很詫異的環節;當然,表妹也同時向婆婆表達了歉意,一旁的妹夫,此刻的心情應該是復雜的,感動得,釋然的;吃到一半,我不小心將筷子滑到地上,親家母急忙說:“一凡,趕緊給你哥那一雙新的!”
一凡看了看我,我擠了下眼;一凡朝著表妹說:“你去!給哥拿一雙新的!”雖說,劇本和妹夫早已制定,但妹夫的確不是一名好演員,演的有點兒過戲,一激動,竟然把自己的筷子也摔了出去,我不能笑場,否則會整段垮掉;強忍著,一凡到是入戲很深,沒有笑場!
表妹遲疑了一下,竟然也意會到了什么;趕忙應聲,去取了兩雙新的筷子來;好在,親家母沒有發現端倪,會心一笑,這個瞬間,對于妹妹妹夫意義非凡;
剛好吃完飯,親家母電話響起,朋友張大媽約她廣場舞,沒等散席就去赴約了;一凡母親走后,表妹用手指指向我和一凡,你倆早就商量好的吧!!!
我實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其實一凡也早就憋不住了,也哈哈大笑起來;一旁的外甥,看著我們有點蒙圈;看到他的小表情,我和一凡笑得更可厲害了;
那個晚上,我和妹妹妹夫聊到很晚,大家完全敞開心扉,開誠布公;這樣,才是真正的生活;喜怒哀樂,各得其所;

夏日的小太陽
新書,希望支持,求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