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浩瀚煙同波,唯留詩與書
第十篇:海干巖熔星辰散,塵灰翻涌天地始
?。ūM心盡力則無怨無悔)我繼續撥動時光的轉輪,眼前的混沌開始收束。最初的海洋正在干涸,蒸汽凝結成火雨,帶著硫磺味的瀑布逆升天際。鹽粒從礁石間剝離,匯成白色溪流涌向天際。甲烷與氨氣的瘴癘蒸騰而起,包裹著蒼茫大地,像穿上了一層胎衣?;鹕絿姲l的煙柱漸漸矮下去,熔巖縮回地縫,發出轟隆隆的巨響回聲。沸騰的巖漿褪去猩紅,逐漸凝固成黑色玄武巖的褶皺。山脈被無形的手掌撫平,露出大地的裂口,緊接著,裂口越來越大,而這顆星球炙熱滾燙的鐵核也暴露出來了,在黑暗中發出喘息般聲音,。我在“幻境實地”中,懸空而起,自高空俯望,飛速的目睹著山海之變。
星辰的碎片從四面八方聚攏。我看見小行星拖著尾焰升入云端,如同千萬只歸巢的火鳥。星球表面的隕石坑漸漸飽滿,像是皮膚愈合時消弭的痘痕。鐵鎳核心在旋轉中解體,碎片化作流星四散,天空因此亮如白晝。在某個瞬間,這顆星球突然不再完整。我目睹它裂解成無數碎塊,與火星、金星的熱液混作一鍋沸騰的湯。太陽的烈焰也在收束,從刺目的白熾退為暗沉的紅光。金烏斂翅,行星們如同被線扯回的風箏,紛紛墜入混沌的襁褓。最震撼的時刻終于降臨。星云坍縮成光的旋渦,創世的余燼重新聚作熾熱漩渦。原始星球的胚胎在其中浮沉,像一粒在湯鍋里打轉的米。連太陽都開始萎縮,光芒如退潮般收回核心,直到整個太陽星系蜷縮成混沌的模樣。
我懸在虛空,目睹著創世的倒影正在褪色。這顆恒星越來越年輕活躍,其所在的星系(被后世稱為太陽的星系)也在不斷改變,行星的殘骸正在飛散——土星環碎成億萬冰晶,裹著甲烷的彗星如倒流的眼淚,墜入深空化作幽藍的霧。木星紅斑收縮成針尖大小的血痂,最后連這痂皮也脫落,裸露出沸騰的氫海逐漸凝固成虛無。火星的峽谷在合攏,像被無形針線縫合的傷口。水星鐵核淌出金汁,重新化作漂浮的隕鐵。金星硫酸云收束成琥珀,裂成細沙灑向混沌。那些曾在博物館熠熠生輝的橄欖隕石,此刻正吐出吞噬的星光,變回飄蕩在星云里的硅酸鹽塵埃。最震撼的是太陽的出生,亦更像是葬禮。日珥如被斬斷的赤蛇,一節節縮回光球內部。黑子褪成蒼白的白斑,整個恒星正在干癟,像顆被孩童含化的橘色硬糖。當它最終坍縮成暗紅色胚胎時,獵戶座懸臂的星云殘骸突然抽搐——那是四十億年前被超新星沖擊波震醒的胎動。
我伸手觸碰奧爾特云潰散的邊界,冰殼在寂靜中融化。甲烷凝成藍霧升騰,氨的結晶簌簌墜落??乱敛畮У奶祗w正在消融,冥王星的冰心滲出氮淚,海王星軌道殘留的甲烷藍漸漸褪成宇宙的淤青。原行星盤開始倒轉。巖石行星融化成金屬液滴,鐵鎳核心在鎂硅酸鹽的淚水中解體。碳質球粒隕石吐出氧原子,重歸星云的襁褓。整個太陽星云正在舒展,像團被風吹散的蒲公英,每根絨毛都載著即將湮滅的創世密碼。
在某個時刻,創世余燼的漩渦突然停滯。星云的紗幔層層剝落,暴露出核心處微小的光點——那是銀河系第三旋臂尚未成形的悸動。當超新星沖擊波的余韻如潮水退去,我聽見了宇宙子宮深處傳來的、太陽系誕生前的最后一聲啼哭。
我懸在銀河褪色的褶皺里,看見星光正褪成散落的齏粉。第三旋臂的血管逐漸透明,群星如老人斑在暗夜中消融。獵戶座腰帶的三粒銀釘開始松動,墜入虛空時拉出乳白的絲絮——那是二十億年前尚未凝結的星云胚胎。銀河中心黑洞吐出碎星。那些被引力嚼碎的恒星殘骸重新站立,像從墳塋中爬出的白骨巨人。人馬座A的吸積盤逆向旋轉,噴流收回熾熱的喉嚨,暗物質編織的繭殼層層剝落。我看見數以千億計的恒星倒退著生長,紅巨星收縮成白矮星,白矮星舒展為嬰孩般的主序星。超新星爆發的殘骸如同被風吹散的蒲公英,每顆種子都倒飛回母星腹中。原本螺旋狀的銀河逐漸松散。懸臂像浸水的墨跡在宣紙上洇開,恒星間距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拉大。仙女座星系從東北方飄來,它藍移的光譜中滲出紫色星云——那是兩個星系尚未交合的矜持。我們彼此倒退著分離,暗物質織就的橋梁在虛空中斷裂,化作游離的引力絲線。
最古老的球狀星團開始解凍。十萬顆恒星掙脫引力枷鎖,拖著冰棱狀的光尾四散奔逃。它們核心的氦閃逆向綻放,聚變火焰縮回氫原子的襁褓。金屬豐度極高的第二代恒星吐出重元素,重新變回大爆炸初期的純氫云團。當銀河完全消散成霧狀星云時,我看見了原始銀河的雛形。直徑十萬光年的氣態巨獸正在分娩,暗物質構成的骨架咯吱作響。某個瞬間,所有星云突然朝九個方向坍縮——那是被后世稱作衛星星系的胚胎正在剝離母體。麥哲倫云流著電離的淚,在劇烈抽搐中重新融入銀河母體。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變得灼熱。隨機將某個畫面無限放大到分子水平,看到震動跳躍閃爍的頻率變得極大,再將畫面縮小,猛然發現周圍環境竟所有方向上都被橙紅的光所包裹。銀河的灰燼重新燃起,卻不再是溫柔的彌散。無數星云在引力作用下扭曲成旋渦,像億萬只同時睜開的眼睛。它們的瞳孔深處,倒映著即將吞噬整個宇宙的黑暗時代——那時連第一代恒星都未曾點燃,只有氫原子在永夜中孤獨游蕩。在時間徹底倒流的臨界點,空間本身泛起細密的波紋,量子泡沫在無中生有的瞬間生成又湮滅。能量的閃爍如同魚群掠過深水,在絕對寂靜中攪動出概率的漩渦。那些構成萬物的基本粒子,此刻不過是虛空中偶然凸起的褶皺,尚未獲得質量的羈絆。它們以比眨眼更快的節奏震顫,用數學的韻律在零與無窮之間搖擺。原本平滑的時空結構泛起龜裂,每個縫隙里都蜷縮著尚未展開的維度。虛粒子對短暫地凸出虛空表面,像煮沸牛奶上轉瞬即逝的浮沫,將創世的密碼烙進尚未冷卻的宇宙幕布。那些構成銀河的星辰灰燼,此刻正變回創世之初的量子泡沫。
接下來,事情變得愈發不可言語、不可思議。那些宏觀巨構,飛快著坍縮,我渺小的身軀卻能置入其中,是何等妙不可言,仿佛是位貴賓,接受了造物主的邀請似的。我無法理解這樣的波瀾壯闊,于是將時間往后再撥了撥,重新倒放。卻見銀河系旋臂上的星火漸次熄滅。人馬座旋臂蜷縮成蒼白的褶皺,獵戶旋臂收攏為未張開的骨節。那些被引力捆縛了百億年的星團,此刻正吐出積攢的金屬元素。年邁的紅色巨星舒展身軀,將碳氧歸還星云,重新變回嬰兒般發藍的主序星。暗物質編織的骨架開始融化。原本籠罩銀河的引力蛛網,此刻化作液態的陰影,順著倒流的時光滲入虛空。兩個矮星系從銀河邊緣剝離,麥哲倫星云拖著電離的長尾,倒退著游向宇宙暗處。它們的氫分子云在分離時簌簌發抖,像被風吹散的蒲公英絨毛。那些誕生于宇宙童年的藍巨星,此刻正吐出吞噬的氫氦,讓超新星爆發的光焰倒卷回核心。它們用死亡時的絢爛,贖回誕生時的星塵。金屬豐度表上的數值不斷歸零,直到所有重元素重新分解為質子中子。原初氣體云在虛空中彌散。曾經孕育星系的暗物質暈,此時如冰殼般碎裂。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開始回升,光子們重新與電子糾纏,電磁波與物質再度膠著成混沌的湯。整個宇宙重新變成灼熱的等離子體,溫度攀升至十億開爾文。原本分離的輕核重新熔作一鍋沸騰的夸克膠子湯。暴脹場的能量開始回收。曾經被拉伸到宇宙尺度的量子漲落,此刻正將星系團級別的結構折疊回微觀漣漪。時空本身像被熨燙的綢緞,那些百億年后將成為星系團的褶皺,正在以超光速平復。真空相變逆向進行,凍結的場重新沸騰。
最后的時間褶皺被抹平。當宇宙年齡退行到10^-36秒,四大基本力重新統一成超力。暴脹子場衰變出的能量逆向回流,整個可觀測宇宙收縮成幾不可見的奇點。此刻沒有空間延展,沒有前后分別,連因果律都蜷縮在普朗克尺度之下。在比眨眼更短的剎那,量子引力效應接管了一切。奇點本身的定義開始動搖,時空的泡沫從數學方程中滲出。那些構成宇宙的定律——光速、普朗克常數、精細結構常數正在融化瓦解。連真空本身都在顫抖,虛無中涌現的虛粒子對,將最后的創世密碼交還給永恒的黑暗。當最后一個量子漲落平息時,宇宙成為了尚未被書寫的故事。像一本合攏的書,所有情節都沉睡在空白的紙頁間。沒有光,沒有暗,沒有問“之前”的語言,所謂的“盤古”在絕對零度的深淵里,做著關于存在與虛無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