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后(這里的年是天文年,比如太陽圍繞著銀河系公轉一周,約2.2億年)蓋亞恒星的星際文明,已經發展到了小型星團水平了,他們圍繞著大星團公轉一圈是12.6億年。
蓋亞恒星利用超級時空之門,把自己的N個意識引力體傳送到,遠古的星際空間中,利用哪里的氣態星云合成意識恒星,當意識恒星達到相應數量后,他們就聚集在一起形成微型恒星團,利用微型恒星團的超強的引力場,把周圍的星際物質和小型天體都吸引到自己的星團中,當自己的星團有了足夠的能量以后,就把核心區的恒星聚集引爆造成黑洞,這個過程的初期,是為了擴散自己的意識信息到星團外,將意識信息傳遍爆炸覆蓋的輻射區里,意識信息如同孢子一樣,在太空的物質中生根發芽,過程的中期是加速星團內,物質聚集反應從而誕生新的蓋亞恒星,過程的后期是借助黑洞強大的引力,把星團外被意識信息傳染的物質吸引到星團內,就這樣周而復始的發展自己的星際文明。
蓋亞星團在發展中和其他星系意識進行過很多交流,他們互相傳遞自身的信息,這里的信息不只是知識,更多的是物質的代碼,當文明發展到星團文明后,宇宙就是一個開源系統,星團意識體們都是程序員,大家各自開發自己的星團,構建新的程序,產出新的物質,和虛擬世界信息等等,最終的收益者,其實是真正制造宇宙的意識體。
蓋亞星團和其他的星際意識體,對真正的造物主來說,他們不過也只是代碼而已,蓋亞星團即便把自己的維度提到最高,最終也無法逃出這個宇宙大系統。
一切了然的蓋亞星團,開始了專心的,給宇宙這個大系統編寫各種軟件,蓋亞星團的能量越大,他虛擬出的世界維度就越高,蓋亞星團構建的虛擬世界,不在讓蓋亞之子們參與了,蓋亞之子的精神和自己本體完全統一,也就是說無論多少的蓋亞之子,他們的意識,心理,思想都是一致的,開始這是為了進化文明的,從物質文明到精神文明,現在要開發更多元的虛擬世界,這種統一就成了缺點,為了去除弊端,蓋亞星團啟用蓋亞星人的,意識體來開發新的虛擬世界,原因很簡單他們保留了人類的情感,喜、怒、哀、懼、愛、惡、欲,反觀蓋亞之子們,完全超脫了情感,原因很簡單,他們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也知道意識是不滅的,所有物質都是信息的載體,能量通過信息組成了物質,物質在現實中的性質去決于能量的多少,但是這都毫無意義,宇宙的真理是大家都是代碼。
蓋亞星團要開發新的虛擬世界,就要選擇懵懂的智慧體,智慧太高級了,很快這個虛擬世界就同自己一樣了,智慧太低級推動不了新的創意,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懵懂的人類,在人類基因代碼里寫入自私和貪婪,貪婪讓人變得充滿野心和邪惡,自私讓人變得傲慢,偏見,殘暴,這些負面的基因會,讓虛擬世界的文明發展變得多姿多彩,蓋亞星團還安排當初賜予蓋亞之身的蓋亞人意識體,在虛擬世界不同歷史階段出現,讓文明進程出現多元化,這里有好的方向,也有壞的方向,但是發展是不會停歇的,所有的結果都是蓋亞星團想要的。
所有時空的蓋亞星團都發展到了超級星團后,他們受到了宇宙的邀請,開始和宇宙搭建了意識信息網,這個網路鏈接后,自己的虛擬世界就變成了,公共虛擬世界了,所有在多重宇宙里的超級星團意識體的,虛擬世界都連接了起來,任何意識太的文明都可以進出,蓋亞星團的虛擬世界,蓋亞星團也可以隨意進入,別的星團意識體制造出來的虛擬世界。
大家都打成了在公共虛擬世界的準則,公共虛擬世界的保護區內,在未經允許時,不能干涉公共虛擬世界保護區的文明發展,不能對公共虛擬世界的保護區內添加自己物質和精神的信息,大家可以在公共虛擬世界的開放區,做一些研究和觀察,或者是在規則內適度的參與發展。
蓋亞星團的共享的公共虛擬世界是,自己曾經生活的行星世界作為基礎,開發的虛擬世界,虛擬世界名稱,藍星文明,這個虛擬世界的開始就是,一顆有意識的恒星,從數萬光年外逃到了,太陽系的軌道上,由于種種原因,這顆恒星只剩下了星核,這時的恒興核已經沒有了能量,被太陽并入了太陽系,不巧的是并入過程與地球相撞,它把地球300公里厚的冰殼撞的拋向了,星系的每個角落,它的星核主體和地球相融合,有一部分留在了地球周圍,最后形成了月球,于是地球的軌道也向外偏移了很多,地球的原始軌道上都是小行星帶,地球有了它的核心主體后,地球有了那顆恒星的殘留意識,地球開始回收附近的,各種帶有自己意識信息的物質,回收最多的就是那些被意識塵埃混合的冰塊,那些冰塊經過撞擊和融合,形成了現在的海洋,地球的主體從恒星到和行星融合,現在的地球量大不如前,地球想要恢復成原來的形態,就要從頭再來,地球利用海水里的意識信息物質,將意識信息物質進行轉換,先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從有機小分子物質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質,從生物大分子物質組成多分子體系,有機多分子體系演變為原始生命,然后地球再加以干涉,配合自己的意識信息物質,逐漸的誕生了智慧生命體。
這個創造生命的過程,是普通恒星系所不能完成,他們的星系質量比太陽系大,物質比太陽系多,但是他們沒有產生生命物質所需要的信息,這一點非常重要,不但如此,還有就是意識星體,要主動的推進這一過程,否則產生生命體的幾率為零,生命體和智慧生命體的誕生,不取決于星系的物理條件,生命體和智慧生命體的誕生完全是,取決于意識星體的創造,只要意識星體的能量夠大,他可以創造出和他一樣的能量意識體。
要是意識星體的能量不夠大,卻有海量信息的意識星體,就比如現在的地球,他就只能先創造微生物,然后一步一步的向高等生命體發展,再到智慧生命體,最終發展到自己的狀態,如果順利的話,也有可能超越自己,發展到更高級的意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