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劇情的合理性開一篇解釋下竇亥為什么被逐出府,不看不影響之后的劇情。)
正午
竇府飯堂。
剛結束晨課的眾多少年們聚在一起議論紛紛,雖然不知道竇府會怎樣處置竇亥,但是瞧上午的架勢怕是沒好果子吃,在場的每個人都在為竇亥擔心,飯也吃不下了。
竇蘇整個人好似油鍋上的螞蟻,煩躁的扯開衣服的領口。
“不行,我得去問問。”竇蘇便要前去內院問個明白。
這時府內教習走了進來,陰沉著臉。
“想問什么?”
“教習,竇亥上午被守衛抓去了。說是得了府內命令,到底發生何事?”一眾人忙上前詢問。
教習突然一拍桌子,大怒道。
“發生何事!哼,竇亥犯府內規矩,將軍下令嚴懲。這你們可是滿意了?”
“為何,十九弟犯了府內什么規矩,大父要如此嚴懲?”竇蘇難以置信的問。
“稱將軍,竇五難道你忘了府里軌跡。”教習嚴厲的說道。
“是。竇五知錯。”竇府有規矩,除了十歲以下幼童或者女眷以外。所有人稱呼竇子楚將軍,竇府二代按年齡稱爺。
認完錯竇蘇便又急切詢問事情的經過。
“哎。你等是否沒有將我昨日的話聽在心里。將竇亥被精怪附身的消息傳于內院?”教習嘆了一口氣說道。
眾人互相看了看,默認了。
教習接著說:“將軍早年帶兵,軍中有令不得傳鬼神之說。違令者斬,雖近些年將軍少有領兵。但這規矩一直在軍中留下。雖然府內一直沒有立下這條規矩,但我早些年跟隨將軍在外,知道將軍不喜鬼神之說。昨日便讓你等將此事瞞下,免得觸將軍霉頭,卻不想你等......哎。”
眾人聽后面面相哧。
竇蘇突然捂住臉大哭:“是我害死你啊。十九弟,都怪哥哥啊。”原來是竇蘇以為竇府已經把竇亥處死了,不由得悲從心來。
“沒死呢,府內傳令除名發往吳地。”撇了竇蘇一眼,教習沒好氣的說道。
“啊?”竇蘇腦子有點轉不過來,一時不知應該為竇亥被發配感到悲傷,還是為他沒死感到欣慰。不過總算是留下了一條命,竇蘇喃喃道:“那就好,那就好。”
這時竇廉有些不解的問:“為何將軍要立下這等軍令。我大楚境內許多人家都敬鬼神,更何況連王室都每年祭拜。”
教習是跟著竇子楚的老人了知道一些秘辛,為了防止眾人再犯,便跟大家解釋以下這條軍令的由來。
原來,當年竇子楚率領楚軍伐巴蜀。巴蜀因長期遠離中原,在武器與謀略方面完全不是中原諸國對手。
早些年秦國、晉國都有吞并巴蜀的野心但都被巴人靠著當地險惡的地形和瘴氣抵御。但楚國境內有一處名為枸忍(百度查不到是今天的準確地址,大概在重慶那邊)的地方。
當地地形風俗與蜀地相似當地人對于蜀地非常熟悉,所以楚國當年就以枸忍當地人組建了一支名為“破山”的軍隊用來攻伐巴蜀。
果然在經過一年的訓練后,竇子楚率軍攻伐,一路暢通無阻。在吞并巴地后。領兵繼續進攻蜀地,剛開始楚軍進攻還算一帆風順。
但在一處名為黔的地方發生悲劇,當時楚軍先行軍攻下當地土寨后安營扎寨等待中軍到來。卻不想當晚蜀人襲擊土寨,楚軍奮起反擊但不想蜀地巫師引出出現大量白色鬼火,巫師利用鬼火引燃營地,楚軍在滅火時發現無論是用水還是用沙子都無法熄滅,楚軍一時士氣大降,軍士四散逃串,先行軍大敗。
時任破山軍先行官的是竇子楚大兒子竇勝也當場戰死,只有二子竇文逃回中軍。蜀人順勢追擊至中軍駐扎處,潰兵逃回中軍后,蜀人能指示鬼神之說便在楚軍內傳開,楚軍士氣大降,形式對楚軍極其不利,隨時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竇子楚當即下令封鎖謠言,安撫軍心。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二兒子竇文卻被嚇破膽,整日渾渾噩噩,嘴上說著一些神神叨叨的話語。
楚軍兵士一看,更加相信鬼神之說,謠言愈演愈烈,而蜀人給的壓力卻越來越大。屢戰屢敗,三日便損失了近萬兵士。
竇子楚明白若謠言在軍中繼續散布,后果不堪設想。當機立斷,下令軍中在有討論鬼神之說、散布謠言者殺無赦。
可是竇文卻以神志不清,無奈竇子楚只能下令將其斬首示眾。
竇文被斬首后,竇子楚來到軍士面前指著蜀人的方向沖著楚軍將士說道。
“我等被困蜀地,若棄營后撤,蜀人必順勢掩殺,一路追擊我等,歸途之路生死難料。軍中有傳蜀人得神鬼相助不可戰勝,但若愿葬身此地者,吾無可奈何。可若愿與我等一同歸鄉看望妻兒者,今日便隨我滅了這些蜀人。今日神若斷我等生路,便滅了那神;天若阻我等歸途,便逆了這天。最壞莫過身死,若死都不懼,鬼神何懼之。”
隨后竇子楚提著竇文的頭顱對著軍士大喝道:“從今日起軍中再傳神鬼之言、亂我軍心者有如此獠。眾將士聽令,今日出營!破敵!回家!”
楚軍頓時士氣大振,隨后全軍出營迎戰蜀人。
雖然此時楚軍士氣已經恢復,但是蜀人因為連勝也是士氣如虹,而且當時蜀人因楚軍入蜀各山寨頭領早已聯合起來人數是楚軍的幾倍,那一仗打得是昏天暗地、日月無光連土地都被雙方將士得鮮血染紅了。
當時楚軍千人將級別的將領都死了十幾個,而竇子楚的三子竇武和幼子竇奎也戰死。
說到這里,教習嘆了一口氣。
“當年蜀人人多勢眾幾度差點沖破中軍,將軍都親自上陣殺敵。幸好當年親衛營拼死守護,但也好幾次都險象環生,親衛長當場戰死,親衛十不存一。竇恭你就是當初親衛長的遺腹子,出府的竇義、竇禮還有竇智、竇信、竇溫、竇良你們幾個的父親也是當年那些親衛。”
少年中的幾人眼睛通紅的正是當年親衛的孩子,但更多的親衛甚至連孩子都沒有就戰死沙場了。
(PS:遺腹子就是孩子沒出生,父親就死了。親衛大多都是沒什么文化的平民老百姓,給孩子取名都很糙,所以收養回來就改名了。而且古代貴族幫平民取名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當時蜀人雖然人多但是缺乏武器和訓練而且各自為戰,戰役的結果就是蜀人傷亡近五萬人,楚國傷亡近兩萬人,兩敗俱傷。雙方最終罷戰,楚軍止步于黔地。
教習講完后,正色的對少年吩咐道:“日后莫要再提鬼神之言,子不語怪力亂神。”
眾人都應聲答應,但是心里都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