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突發(fā)奇想,讓營地中的匠戶更加繁忙了,光是在銅牌上刻字的木匠都開始兩班倒了。
不過還好經過軍師的提議,他們只用在身份牌上加一個字就可以了。
當然軍隊中的特殊兵種,身份牌就有所不同了,現在的五圣軍中就有兩個特化兵。
一是王莽,將軍代號麒麟的麒麟重甲兵,一人兼了兩個將軍稱號,身份牌都刻到背面來了。
第二個就是朱麻雀了,代號朱雀是朱雀軍中的特化狙擊手。
備注:五圣軍編制中,一共有十二個將軍職位,六個文職。
正(王莽)副(空缺)主帥兩個位置缺一人。
五圣營每一營有正將(營長)偏將的編制,五營共有十個將位其中:朱雀營正將謝二,偏將朱(麻)雀。
青龍營正將偏將空缺(沒有一個什長有備將威望和功勛)
白虎營全員空缺(未建立概念中)
麒麟營正將王莽,副將空缺(加手底下的親兵在隨便湊了湊剛好一隊人)
玄武營正將黑山偏將空缺中。
當然這些營將還在累計軍功中,軍功不滿一百級始終還有一個“備”字在前邊比如:備-朱雀營正將.謝二(備.百夫長)。
備注:百夫長與將名并不沖突,將是百夫長的上一階,正,偏將都是百夫長的升級版。
特殊的只有千夫長,萬夫長!千夫長比各營偏正將還要高半級,萬夫長比王莽這個主帥高半級,但是理論上說千夫長應該就是營長萬夫長是主帥,這就是他們退休以后的軍職。
而十人斬,百人斬……這些則是榮耀稱號,例如:少校,營長!是兩個分開的東西。
反正全軍的框架在慢慢修改,唯二的兩個文職人員忙的不亦樂乎。
其文職滿配六人與營將同級,為正副軍師兩人書記四人統籌全軍各項事務:軍功、后勤、軍法……
雖然忙但是不是忙得毫無意義,軍隊的名字確實應該改一下,這一點是三人都共通點。
一切起義時求一條活路,取一個乞活軍的名號自然不錯,可現在王莽不是在只是求活而已。
他們要勤王封侯,用韃子的人頭去換那萬頃良田,正如軍歌最后兩句所唱的:殺盡敵寇,永享太平!
現在營地中所有人都信王莽,信他能帶著他們殺韃子換土地,也信他會遵守承諾一個軍功五畝地,信他會帶著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世外桃源!
這些苦難中人一旦有了信仰,一個確實可以看見希望的光點,他們就會去追逐那黑夜中唯一的光,即使可能跌倒在黑暗中在也爬不起來,他們依舊會繼續(xù)向前!
陵園中英魂碑上,將會是所有五圣軍人的歸宿,軍中的花名冊里軍功簿上都留下他們的痕跡。
人這一世匆匆?guī)资?,既然生于苦難之中,和不在綻放一次,哪怕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但是這樣才算真正活過不是嗎?
既然生如落葉般茍且,卑微到塵土中依然生不如死,那就要像鮮花般隕落,讓自己在這黑白的世界添上一筆彩色,哪怕它是用自己的鮮血染紅……
王莽經常在閑暇時,和士兵說著這些他們聽不太懂的話。
這些農民出生的士兵,他們骨子里終究還是懦弱,渴望……渴望王莽承諾中的萬頃良田永享太平,土地是扎根在骨子里的東西,值得他們有生命去爭取即便身死他鄉(xiāng),相信在五圣軍的庇護下他們的家人一定過得比現在更好,即使看不到那片桃園……
越是珍惜時間它就走得越快……
這兩天里王莽和秀兒親近了許多,有了幾分幸福的味道,但大軍終究要離去為了所有人的未來!
第三天冬日暖陽下,五圣軍開始集合整頓軍隊,在眾人的留戀中全軍整隊離開了軍營。
大軍東去雪留痕,百姓相送情無限。
軍人家屬端著一碗碗糖水,一塊塊大餅站在路邊等候,士兵強忍著淚水在向家人告別。
一白發(fā)枯槁老人,一雙眼瞳是別樣的昏黃,一雙枯枝般的手摸著一個滿臉胡子的中年漢子。
“兒啊!喝糖水記得回家!”
漢子接過那碗渾濁的糖水,一飲而盡水很甜但他的心很痛,兩行濁淚奔涌出眼框留著這片雪地上。
男子雙膝跪倒在地,給眼前的老母親磕頭,一邊流著淚一邊說著:
“是我大年不孝,娘!我發(fā)誓我一定回來我會跟著將軍回來,他帶著田地和我一起回來!”
老者的眼睛早已模糊不清,看著身前熟悉的聲影,把他攔進懷中像兒時那般……
自古多情傷離別……
秀兒提著一個小小的竹籃子,端出一碗溫熱的糖水,還有一沓紅豆的白面餅子遞給戎裝滿身的王莽。
“妾身待將軍得勝歸來……”
王莽解開頭盔,接過糖水感受碗中溫柔慢慢飲盡。
“我會回來的,生生世世永不分離”
王莽說出了屬于他的承諾,看著眼前流淚的人兒。
拂去清淚吻朱紅,玉人提籃盼君歸
隊伍沉寂在送別的悲傷中,包括王莽亦是如此,但他還是振作起來,他為主帥當以身作則!
分分寸寸皆應該考慮在前頭,看著眼前這幅簡單的路線圖,王莽雖然看得懂但是還是有些無語。
這是一副皮卷地圖畫的有些抽象的感覺,是死在路上的信使隨身攜帶的地圖,看著這地圖王莽計算著路線。
通過五圣軍智囊團的驗證和估算,王莽終于弄清楚自己的位置了。
更具一些地名和路線判斷,王莽一行五圣軍應該是在:慶陽府和平涼府附近的官道旁邊,按官道走一路向東過一條大河到延安府,在繼續(xù)向前過黃河就到了山西地界,到山西鎮(zhèn)雁門關附近就到了。
王莽看著地圖上細長的路線,一千三百多里??!他不經感嘆道:
“路程遙遠啊~”
現在五圣軍計劃每天沿地圖行進五十多里,預計一個月零兩天后到達到達九邊重鎮(zhèn)的山西鎮(zhèn)。
現在時間是九月份,到達時估計應該快要到十一月份了,一路上一個可以“撿”到不少人頭。
王莽收其地圖,沿著馬蹄印子在隊伍前面帶路。
加上王莽一隊麒麟親兵,始終走在軍隊的最前面,在冰雪的世界中慢慢前進。
前進了幾里路后,走在最前面的王莽忽然聽到一陣馬蹄聲,果然遠處一個騎著馬的身影在不斷靠近。
來人正是朱雀營正將:謝二,王莽命他騎馬到五十里外的地方探路,謝二一早喂完馬就出發(fā)了,現在探路回程就剛好遇見王莽匯報情況。
“吁~”
謝二挎著弓箭(鳥銃掛在馬上)下馬而來,行了個軍禮就開始匯報前方情況。
“將軍我已探明前方五十里,這五十里路上有幾群流民外,就沒有看見其他人了?!?p> 流民,吸納流民是計劃中的一部分,王莽當然不會輕易放過,這個加強兵力的好機會。
“謝二哥天氣寒冷,你一路奔波辛苦了先下去休息休息吧。”
“謝謝將軍,末將就先去休息了”
謝二摸了摸馬背,就牽著馬向后方走去。
王莽繼續(xù)帶路,只是沒有剛才那么警惕了,五圣軍大軍開拔軍士眾多,甲具武器齊全自然沒什么人敢來找麻煩。
說是開路還不如說鍛煉身體,每前進幾里路大軍就會停下來,休息休息來保持體力。
順便化點雪水燒點肉湯,一路上分與全軍將士驅寒。
分界線——————
和五圣軍一起開拔的,還有關外的蒙古韃子。
據歷史記載1638年秋韃子就有入侵之勢。
9月清兵入寇。崇禎帝召宣、大、山西三總兵入衛(wèi)京師,又三賜盧象升尚方劍令督天下援兵。
這快馬信使就是那個時候出發(fā)的,可惜病死他鄉(xiāng)信報未送到,被王莽等人獲得制定了東進勤王的機會。
在其9月22日(昨天),蒙古再次入侵變關。
韃子經驗豐富分兩路進至墻子嶺和青山口。
鎮(zhèn)守的明薊遼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戰(zhàn)敗而死,中官鄭希詔逃走。
韃子沒有了阻攔直接遂長驅直入,兵屯于牛欄山。
皆時明宣、大總督盧象升丁憂,候代未行。
帝乃詔督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諸軍入衛(wèi)。二十四日,京師戒嚴。
我們的五圣軍還在路上,一片素然的大地上有一隊細長的灰色“螞蟻”,朝著戰(zhàn)事開始的地方慢慢爬行。
同時邊關的各個衛(wèi)所,軍隊都在慌亂的調動著,加快看了整個邊關防線在迅速加強。
可惜韃子破關而入戰(zhàn)力強橫,又與明朝對戰(zhàn)多年,在戰(zhàn)爭中不斷的吸取經驗,早就不是普通隊伍能打敗的了。
明朝唯有一戰(zhàn)之力的幾只部隊都在集結當中,名將掛帥以抵擋外患。
其頂梁之軍:天雄軍,由由盧象升掛帥戰(zhàn)力冠絕天下,可謂天下第一等雄軍,為滿清韃子所忌憚。
是明末為數不多可戰(zhàn)之軍!
歷史的一切正在按照它的慣性在滾動著,王莽這顆凸起的小齒輪會讓歷史改變方向嗎?還是五圣軍會被巨輪不留聲息的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