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哀鴻晉升總旗,并且正式得到了師父顏卿的認可,理應接受青衣衛的書院教育。不過因為前段時間忙著給南百戶打下手,處理岳陽劍譜的后續事宜,一直沒有參與。如今春季將至,要赴約前往湘地的湘西書院學習。
“潔若,明天一早我就要赴往湘西書院學習,你和婉容在家多加小心。”付哀鴻要離開巴陵,最擔心的就是家中的兩個姑娘。反復拜托完顏冉和南鑫關照。正好自己離開,在征得王潔若同意后,拜托完顏冉住在家中保護兩個弱女子。
雖然王潔若私下里一直有苦練劍法,不過將將三流的水準和付哀鴻的仇敵相差甚遠,因此只有完顏冉這樣一流高手才安穩。
王潔若雖然不想和情郎分離,但是知道此行乃是付哀鴻提升自我的必由之路,因此不做阻攔。不過她越是這樣善解人意,付哀鴻越是不舍。
“你盡管去吧。等書訓完后我們便可以相見了。如果你真的擔心我,我們還可以往來書信。”王潔若撫了撫他的臉頰,安慰著他。付哀鴻點點頭,合上眼睡了。
第二天一早,付哀鴻悄默聲離開了家。先去客館叫起完顏冉讓她住進自己家,而后才離開。
付哀鴻打扮成書生模樣,經由山間小路向湘西書院步行。
想要到達湘西書院,先要翻閱“大羅山”。此山荒涼凋敝,良禽過而不棲,山頭巨石陰沉黃褐,其狀如船,當地人叫它“石船山”。
這座湘西書院,孕育了無數真君子,大人物。對于每一個有幸得到總旗及以上官職的青衣衛,都有機會來此學習。許多宗門子弟不知道珍惜機緣,決絕了這場修行的機會。付哀鴻出身低微,沒有良好的資源,自然不肯放過任何對自身裨益的事情。
付哀鴻穿著布鞋,在大羅山中跋涉。早晨出發,到達大羅山時已經過了正午。此時爬到山腰,卻見斜陽如血。
佇立于大羅山上,透過凋零的樹枝,付哀鴻與山腳下的城鎮相對視。四野里,衰草連天,亂石穿空,荊棘叢生。冷冷的冬風掠過他干澀的面頰,將他的書生袍子吹得啪啪作響。
在此,付哀鴻方才感到自身的渺小。或許以當前的年紀斬殺無數江湖好手,為一方百姓伸張正義,稱得上少年才俊。不過個體的生命相對于宇宙行跡終歸渺小可笑。
仁人志士終生的奮斗,市井小輩的醉生夢死,兩者或許不過是物質循環往復。但在付哀鴻看來,人與人之間的生命高度終歸有些差異。當一個人的獻身是為了給更多人創造美好的未來,當一個人的思想能夠給千百年后的后輩以激勵,使革命的烈火在這片蒼莽大陸上熊熊燃燒,那么這個人的生命高度當高人一籌。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付哀鴻終于理解了那些領袖、偉人的感受。生命的平淡,是非常普遍且容易知悉的。然而生命的極限,卻擁有無限可能。當人在見識到天地之廣闊后,不免生出一種沖動,那便是使自己的種族在這廣袤的天地間永久的留存。
付哀鴻的族群,便是華夏血脈。華夏血脈的留存,就是天下百姓樂其樂,江山社稷美其美,有猛士兮守四方。
“為萬世開太平。”付哀鴻在嘴里念道,“華夏人,從來多災多難。不過其中堅韌不屈的精神,其中與天抗爭,與外敵抗爭,與個人命運相抗爭的精神永存。為萬世開太平,便是讓百姓有思想,有精神。萬世太平,指日可待。”
付哀鴻一直有些排斥顏卿,南鑫的理想化和偏激。不過親自體悟過一些遭遇后,反而愈發希望不幸不再降臨在別人身上。這種擔當與責任不知不覺已經長在付哀鴻的肩頭。
搖頭笑了笑,暗嘲自己不自量力。
“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拍了拍股上的土灰,付哀鴻背上書囊繼續爬山。
一路上,心神沉靜,思緒曠達。當天色黑下來,付哀鴻就燃起一堆火,攀到樹上休息。雖然并不怎么舒適,但也比之先前的提心吊膽要放松。美美地睡過一覺,付哀鴻不知疲倦地在山間行走。
于第二日清晨,付哀鴻總算瞄見山下冉冉升起的青煙。按照南百戶的描述,大概就是這里了。
“人不學,不知道。希望此行能有些收獲。”

冰冷的寶
沒有互動,沒有本章說,感覺俺已經撲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