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身份的象征都有著它獨特的味道,這種味道或清新自然,口齒留香;或一拍就散,短暫停留;或刻骨銘心,沁人心脾。這一切的感悟,終歸會成為一個人成長的印記和前行的符號。
教育學原理中對“班主任”這一概念的解釋是:“在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與生活工作的教師。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校辦學思想的貫徹者,是聯系班級任課教師奮力譜寫‘青春新堡’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學生團隊組織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長和社會的橋梁”。
然而米粒擔任的這個班主任確很不一般,首先她管理的對象是讀書群中的幾十號人。
他們有來自本校和外校的教師,且每位教師的水平皆在米粒之上;有來自本校和外校的校長,且每位校長都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工作者;還有熱愛閱讀且具有高學歷的博士,更是用實力碾壓米粒的學歷。
米粒接手的這項工作真是讓米粒頗有壓力,聽到當“班主任”的消息后,她心跳加速、血液噴張、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她進行了很久的思想斗爭。
后來終于戰勝了心理的魔杖,她暗下決心:“不管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先去嘗試,若不行,再打退堂鼓……”
班主任的工作其實很簡單,每周布置閱讀作業,收集書友們的讀書心得,再匯總讀書心得后糾正書友的錯別字,并挑選10篇優質的讀書心得編輯成作品,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表出來即可。
剛開始對于這項工作,米粒實施起來確實很吃力。大篇幅的文字讓她看得頭昏眼花,四肢無力,長期面對電腦,把她折騰得疲憊不堪。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后,她逐漸掌握了方法,工作效率也大幅度得到了提升。
她開始發現這個班主任工作給她帶來了無盡的驚喜:她的閱讀速度變快了,對文字也更加敏感了,她甚至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寫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書友們的心得或才思敏捷,或文思泉涌,或一針見血,或領悟透徹,或感同身受,或嚴謹博學,或輕松愉快……
這些書友的心得打開了米粒思維的局限,讓她真正領悟到了“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讀別人的文章,頓覺自己的領悟不高,修煉不夠,閱歷尚淺,道行不深。看別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不可知的未來,帶著自己和陽光前往遠方。
米粒深知:“一個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更遠”。我們都是群居動物,單打獨斗和單槍匹馬終歸不會走得長久,只有一群人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才會更有競爭力,才能更加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
當班主任的歲月里,她結識了很多優秀的老師和管理者,她從書友的身上看到了大家的認真與專注。
同時,米粒的文字能力和編輯水平也得到了質的飛躍。她知道:磨礪可以將自己打磨得越來越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