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件事,哪怕你在最累的時候,都忍不住想要去做的事,就是你的天賦。
完成它你不需要任何激勵的催動,也談不上任何的咬牙堅持,而是僅僅做這件事本身,就能讓你感到充滿能量,有種不做就憋死的感覺,不要懷疑,這就是天賦。
想辦法圍繞這件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動作,把它的價值最大化,會有一個大驚喜等著你。
“你說什么,溟灃沒有死?”暮吟看著前來報信的嵐,有些難以置信。
“不僅如此,尊上近日也在調查這事,說定會查出嫁禍之人,給您一個交代!”黑衣女子低眉頷首,盯著暮吟的裙邊。七殺令雖已經銷毀的銷毀,失蹤的失蹤,她依然尊暮吟為七殺令主,此生只想為一人效忠。
“嫁禍?”暮吟挑了挑眉,“此話怎講?”溟灃身為鮫人少主,并不擅戰,江騫玥要殺他,何須勞師動眾?
“或許是有心之人想要以此挑撥領主和尊上的關系,還請領主明查,”嵐沉聲回答道,“尊上在調查中發現,鮫人少主的失蹤似乎與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有關,而并非簡單的刺殺。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故意制造混亂,意圖嫁禍給尊上。”
暮吟聽后,眉頭緊鎖,心中滿是疑慮。如果真是這樣,那么這背后之人到底是誰?又有著怎樣的目的呢?她思索片刻,當即決定親自去找溟灃,她要了解更多的情況。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海域深處,溟灃正在一處隱秘的洞穴中修養。他雖得璃月救治,但因傷勢嚴重,需得慢慢調養。他心中明白,自己必須盡快恢復力量,才能找到真相。
而江騫玥對于這一切還毫不知情,他正忙于處理魔界大小事務。突然接到暮吟的傳信,邀請他前往商議要事。他心中雖有些疑惑,但還是決定前往——只要是暮吟傳的信,哪怕刀山火海他也會去。
當江騫玥到達約定的地點時,暮吟早已在那里等候。兩人相見,一時有些尷尬,但還是禮貌地打了招呼。暮吟直截了當地將溟灃還活著之事告知了江騫玥,并說明了目前的情況。
江騫玥聽后,大感震驚,萬萬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會遭人算計。他沉思片刻,開口道:“既如此,我們是不是應該聯手調查此事,找出真相。”
暮吟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頭表示同意,兩人決定分頭行動。
隨著調查的深入,他們逐漸發現,這背后似乎有著一股隱藏很深的勢力在操控。而這股勢力,似乎與七殺令的失蹤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一系列的追蹤和探查中,他們發現,原來這一切都和一個名叫“暗影組織”的陰謀有關。這個組織意圖挑起各族之間的紛爭,從而坐收漁翁之利。
江騫玥統領魔界那么久,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膽大包天的對手,竟敢把他當槍使——這要是傳出去,他堂堂魔君面子該往哪里擱?他會讓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知道,出來混,早晚都是要還的!
二人商議過后,決定放下先前的分歧,聯手解決此事。很快,暗影組織的計劃被瓦解。
很多關系,你不要了,局就解了。當你能量越來越高,你就能理解周圍的每一個人,透過行為和情緒,看到她內在的恐懼。所以你不再需要考慮給別人留下好印象,所見即所是,不管別人說你好與壞,你都不需要去解釋或證明。
就抱著“我有很多面,你看到我哪一面,你就配哪一面,至于你怎么看我,無關緊要。”的態度就好了。
生活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沒你早上喝的那杯水對你人生的影響大。
你跟誰在一起,能激起你那一顆不服輸的心,能吃好睡好心情愉悅,生命狀態越來越好,他就是命定之人!
俗世紛擾,何去何從,暮吟沒有想過。身為上古血靈,她的力量仿佛與生俱來一般,深深植根于她的血脈之中。她曾以為這種力量只會帶來孤獨與漂泊,然而在經歷了無數歲月的洗禮后,她逐漸意識到,這力量亦是她與世界相連的紐帶。
每當夜幕降臨,暮吟便會在月下起舞。她的舞姿輕盈而優雅,仿佛與月光融為一體。
微風輕拂過發梢,帶來陣陣花香。在這寧靜的夜晚,只有月光和星辰是她的觀眾。
她的心中充滿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舞蹈讓她感受到自由和快樂,讓她在這繁忙和喧囂的塵世間找到屬于自己的寧靜之地。她會一直跳下去,直到夜幕漸退,晨曦初現!
她記得阿霖的歌聲,那么空靈悅耳,蘊含著無盡的遐想與思念,仿佛在訴說著她們那漫長而絢爛多彩的歲月,無時無刻都隱藏著堅韌與希望。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暮吟遇到了一個年輕的旅者。他眼中閃爍著好奇與堅定的光芒,讓暮吟心生一絲好奇。兩人相伴而行,走過了許多地方。
在這個過程中,暮吟逐漸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與美好,她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上古血靈的傳承者,更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她的力量不僅可以用來保護自己,也可以用來守護那些她所珍惜的人和事。
在這段旅程中,暮吟不斷領悟著力量的真諦,也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世間萬物,都有平衡之道。日出日落,秋去冬來,如此,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圣明的人,適應平衡之法,不貪求于外物,不執著于對錯,不沉迷于欲望。內心圓滿自足,行事適可而止,不被外物所累,不去透支自己,于是行穩致遠,安定順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自己的方式,無關同情,只需理解。日子怎么過,自己最懂,無需他人指手畫腳!弘一法師說:“人生三見,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這三重境界,道盡生命真諦。
見天地,方知滄海一粟。站在高山之巔看云卷云舒,才懂敬畏是生命的底色。四季輪回教會我們,再大的悲喜都不過是時光長河里的漣漪。
見眾生,始覺慈悲可貴。看遍人間冷暖后,那些曾讓我們耿耿于懷的得失,終將化作對眾生的體諒與包容。
見自己,終得豁達通透。當撥開世俗迷障,照見本心,便能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從容,活出生命的光亮。
人生這場修行,不在遠方,而在“三見“之間——天地教我們謙卑,眾生教我們慈悲,自己教我們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