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了,亂了好啊!”
方元坐在辦公室中,嘿嘿的笑著,感覺跟個隱藏在黑暗中的反派角色一樣。
等看完了混亂星域如今的情報,方元這才收起笑容。
“二十年的時間,快要過去了呢!”
是的,如今已經是68年,從53年開始,已經過去了15年時間。
如今特區的人口,不算20多億宇宙之心種族的人,也已經達到近50億,雖然依舊還少,但再過四年,又會有一個大的爆發。
54年,在內政部的指導下,育嬰室開始走出內九星域,在后續的十多個行政星上建立起來。
如今每年可以增加的人口是3.65億,而四年后,這一數據會直接跳到每年增加15億左右,幾乎增長了4.5倍。
當然,現在并不是說人口的時候,而是要為五年后的擴張做準備。
現如今,與大組織的矛盾幾乎已經擺在了臺面上,即便方元不行動,戰爭也不可避免。
兵力是不成問題的,艦隊的戰艦也在建造之中。
現在唯一需要有所準備的,就是各個星球的防御!
這一次的戰爭,對陣的很可能不再是某一個組織,而是混亂星域所有的大組織。
那這樣的話,星球的防御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畢竟就算新建的戰艦加入,艦隊的數量也有限,不可能平攤到每一顆星球上去做防御。
這時候,就需要更多的防御武器!
67年2月,方元就組織軍方的人,對如何進行行星的防御作戰展開了討論。
4月,第一份防御方案誕生,不過方元對這個方案并不滿意。下令重新進行整改。
同時要求將方案分為了陸戰隊與艦隊兩個,由軍方的兩大組織分別提交。
收到指令后,陸戰隊與艦隊分別開始進行研究分析,同年7月,兩分方案一起交到了方元的桌上。
其實兩分方案,都分別以各自的立場來制定,說不上誰優誰劣。
陸戰隊的計劃,大部分是地面的抵抗,畢竟他們還做不到在太空與艦隊交戰的程度。
不過其中一條,倒是引起了方元的注意。
那就是戰機。
自從星際母艦研制成功后,戰機的出現,最關注的不是艦隊,而是陸戰隊。
對于不合格的戰機,陸戰隊將他改為了行星內攻擊機,同時改巡航艦為攻擊母艦,在上一次與澤蘭的戰斗中,卻得了不俗的戰果。
而這次,陸戰隊對于太空戰機,同樣有自己獨特的運用思考。
登陸作戰,是極其沒有安全感的,一旦遇到護航艦隊撤離,那就相當于整支部隊孤懸于一顆星球上。
雖然在前面的戰斗中,陸戰隊暫時都還有護航艦隊的存在,可以保護陸戰隊的登陸作戰。
但這畢竟是之前的情況,隨著陸戰隊規模的擴大,也許護航艦隊已經不足以支持更多的登陸戰護航。
如果沒有護航保護,正在進行戰斗的陸戰隊遭到敵人的襲擊怎么辦?
這時候,能進行太空作戰的戰機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并不需要這些戰機作戰多久,只要能拖到艦隊到來,就是勝利。
并且,將機場布置在行星上,也并不會額外的增加更多的護衛手段。畢竟登陸部隊就可以做守衛了。
而這樣一個想法,不僅可以用在進攻上,同樣可以用在星球防御上。
按照陸戰隊的計劃,一顆星球上,至少要修建兩千個機場,布置戰機數量在5.5-7萬架。
這樣規模的戰機群,可以持續不斷的向敵人的艦隊發起攻擊,小艦隊根本不敢靠近行星,即便是大艦隊,也具備足夠的威懾力。
不想付出足夠的代價,根本就別想直接攻擊到行星。
方元對陸戰隊的這一計劃很感興趣,不夠還需要詢問戰機工廠的生產情況才能做最后的決定。
至于艦隊方面,也給出了自己的計劃,其中一條,同樣是戰機,不過艦隊對戰機的運用,反而沒有陸戰隊這么奔放,他們只是將戰機運用到了軍港的防御之中。
艦隊方面,計劃在每一個軍港都加裝了一個模塊,專門用于戰機的起降,這個模塊十分巨大,能容納數萬架戰機。
而艦隊如今擁有三十七個軍港,按照規劃,總共需要部署的戰機也達到百萬架。
除了戰機,艦隊給出的行星防御計劃,是部署一種名叫鏈式炮臺的遠程遙控作戰平臺。
這種平臺的單個個體由一個粒子碰撞發生器與一座560m雙聯裝的炮臺組成,外部鋪設裝甲,安裝Q5級的能量護罩。
不過平臺上并沒有操縱人員,而是由星球上的人員進行遙控操作。
而同時,在炮臺的后方,還有一個中繼指揮塔,負責偵查,傳輸星球上操控人員的指令,所有的鏈式炮臺,都接受指揮塔的指令,所以才叫鏈式炮臺。
這個指揮塔安裝了Q6級別的能量護罩,雖然沒有攻擊力,但防御力驚人。
在艦隊的方案中,每一個星球,布置108座這樣的炮臺,雖然移動緩慢,卻有不容忽視的投射能力,只看每三秒216枚的能量彈,就可以知道。
何況,這樣的炮臺也有防護罩,同時還加裝了戰列艦級別的裝甲,想要摧毀也得消耗敵人許多的時間。完全滿足方元的要求。
方元對這個方案也很感興趣,不過都是560m口徑主炮啊,不知道工廠的生產能力夠不夠的上。
如今方元控制的行政星,包括混亂星域的行政星在內,總計有九十三顆。
暫時特區本星域還不用這樣大動干戈,最緊急需要這些防衛力量的,還是混亂星域的這些行政星。
而每個星球部署108座鏈式炮臺,就算三十八顆行星,也需要數千座炮臺,同樣也不是小數目。
方案收到后,方元了解了戰機工廠與艦炮生產工廠的情況,得到了可以滿足生產的答復,這才在9月除,正式批準了陸戰隊與艦隊的方案。
不過最先開始動工的,只有36顆特區人類聚居的星球。
這并非方元不重視胡安―杜林聯合星系,而是有足夠的考慮。
首先,那里是特區艦隊著重防御的地方,基本上主力艦隊都駐防在兩星旁邊。
其次,則是為了繼續麻痹七大組織,如果大規模的開始動工修機場,并在外太空部署鏈式炮臺,不就直接告訴對方,你在準備迎接戰爭。
所以,這兩個星球被放到最后,最好是能夠快速部署,在他們沒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就部署完畢。
而部署完成之時,就是開戰之日。

大世無爭
唉唉……自動發布定時成明天12點了!剛發現,趕緊發出來!